APP下载

文学旅游吸引物附加值研究:阿伯兹福德的中国元素

2020-04-30孟令维

文存阅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附加值中国元素

摘要:作为旅游吸引物,阿伯兹福德自建成以来便成为无数游人心中神圣的城堡。中国元素为阿伯兹福德增添了新鲜的异域风情,激发了游客对中国文化的向往,使游客的旅游体验变得多元有趣。本文认为,中国元素增加了阿伯兹福德的旅游价值,促进了苏格兰旅游业的发展。

关键词:阿伯兹福德;中国元素;司各特:附加值

阿伯兹福德(Abbotsford)(见图1)位于苏格兰边境,因为是欧洲历史小说之父-沃尔特·司各特(1771-1832)的故居, 而成为苏格兰最受欢迎的文学旅游景点之一(参见Durie 1992;Brown 2003; Kelly 2010)。张进福(2020)把旅游吸引物定义为具有吸引旅游者的独特的内在品质的旅游点,并进一步指出,旅游吸引物已经超越了单纯“物”的维度,而更多地指代景点、景区。因此,阿伯兹福德可以看作旅游吸引物。2014年,美媒提到关于苏格兰外人不得不知道的8件事,其中之一便是司各特的故居阿伯兹福德。该建筑是由司各特亲自选址,并参与设计,经过三次修建而完成(1817-1818、1822-1823、1853-1857)。 阿伯兹福德是哥特式的建筑,建筑装饰融合多种艺术元素,司各特称之为“梦幻城堡”。克里斯托弗·安德烈用“豪华别墅”来形容该房屋,认为它是司各特“深远、丰富,带有浪漫色彩的理想的产物”(1984:8)。自1820年以来,游客络绎不绝,不仅包括慕名而来的文学家,还包括皇室成员。《汤姆叔叔的小屋》的作者,美国作家哈里特·比彻·斯托(斯托夫人)和《暴风雨前》的作者,德国作家台奥多尔·冯塔纳分别在1853年和1858年来此访问。维多利亚女王(1837-1901)以及英国现任女王伊丽莎白二世(1926-)分别于1867和2013年参观该景点。中国元素为阿伯兹福德增添无限文化魅力,成为游客心中的“诗和远方”。

图1  阿伯兹福德

一、中国元素在阿伯兹福德中的旅游价值

该建筑历经为期两年的最新一次翻修,于2013年重新对游客开放。根据苏格兰旅游局的数据显示,2014年有59,408名游客来到阿伯兹福德参访,成为苏格兰同类旅游景点访问人数最多的建筑。 阿伯兹福德由入口大厅、书房、 图书馆、起居室、武器陈列室,餐厅和侯见室构成。值得注意的是,起居室的墙纸是中国的山水田园画,这一东方的装饰元素和其它房间西方的装饰元素形成鲜明对比,格外引人注目(见图2)。

图2  中国壁画在阿伯兹福德起居室

该壁纸来自其堂弟休·司各特(Hugh Scott)。休·司各特在东印度公司任职,通过贸易获得一批中国壁纸,并利用职务之便于1822年将这批壁纸运达英国作为礼物赠送给沃尔特·司各特。司各特有浓厚的中国情结,在其图书室中收藏了欧洲游客到中国的游记,包括葡萄牙旅行者费尔南·门德斯·平托(1509-1283)的《远游记》和亨利·爱丽丝(1777-1869)的《东行记》;还有英国东方学者的中国历史、语言和文学的研究书籍,包括由乔治·塞尔(1697-1736)参著的《世界通史·中国篇》和约翰逊·莱邓(1775-1811)的《论中国和印度的语言和文化》;还收藏了中国古籍的英译本, 即在印度传教的英国人约书亚·马士曼(1768-1837)翻译的《论语》;更包括当时在西方畅销的中国杂剧和小说英译本,主要有当时汉学家约翰弗兰西斯·戴维斯(1795-1890)翻译的元杂剧《散家财天赐老生儿》、《好逑传》和《十二楼》中的《三与楼》、《合影楼》、《夺锦楼》。

中国的山水田园画通常包含鸟语花香的山中胜景,这和司各特在作品中描写的自然风光是一致的。司各特热爱苏格兰的山山水水,在作品中花大篇幅描写苏格兰的奔流小溪,奇峰怪石,茂林修竹,而这些自然美景常让其主人公“沉醉不知归路”。例如,在其1814年发表的小说《威弗莱》中,他描写了一位来自英格兰的公子哥被苏格兰的自然风光深深地吸引,而忘却自己有军务在身。司各特用中国壁纸装饰整个起居室,足见其对中国文化的喜爱程度。壁纸中的山水人物成为阿伯兹福德中的“异域风情”,引发无数游人对中国文化的神思遐想。余靖华和李江风(2009)把文学旅游附加值定义为对文学旅游者产生旅游吸引力的特质。中国墙纸已经成为阿伯兹福德中吸引游客的亮点。两个世纪以来,游览阿伯兹福德的欧洲和美国游客无不对中国壁画称赞有加。最新版的导游手册将中国壁纸的画面作为封皮来宣传该景点,用以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利用现代高科技,起居室中的电子导游系统已经可以呈现凤飞腾远,花儿摇曳,溪水潺潺这样动态的画面,这更增添中国绘画艺术的魅力。起居室中的中国墙纸虽有近200年的历史,但依然光鲜亮丽。

结语:从19世纪初到21世纪, 阿伯兹福德之所以成为苏格兰的文学旅游胜地,与中国元素密不可分。司各特对苏格兰自然风景的热爱与中国山水画所表达的主题不谋而合,对于欧美游客而言,领悟中国山水画的真谛,是靠近司各特伟大灵魂的一种方式。导游手册《阿伯兹福德:司各特的家》(2016)这样称赞:“中国壁纸非常耐久,禁得起湿度的变化以及害虫的啃咬。” 中国高超的绘画艺术以及精湛的技术无疑是中国壁画成为文学旅游景点附加值的源动力。

参考文献:

[1]張进福.旅游吸引物属性之辨[J]. 旅游学刊,2020,35(02):134-146.

[2]克里斯托弗·安德烈.沃尔特·司各特爵士的家乡[J].邢惕夫译.沃尔特·司各特爵士的家乡[J].文化译丛,1984,(05):8-10.

作者简介:

孟令维(1986年—)男,汉族,河南新蔡人,博士,讲师,河南工业大学外语学院,研究方向:文学旅游。

项目基金:

本论文为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2019CWX030)、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20-ZZJH-102)和河南工业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项目(项目编号:2019SBS011)的部分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附加值中国元素
附加值
附加值
附加值
附加值
附加值
浅谈中韩贸易与东亚经济一体化
《大鱼海棠》《大圣归来》的成功对动画基础教学的几点启示
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风”
服装设计中的中国元素研究
中国元素在城市空间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