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儿童本位 推动学生读书

2020-04-30李瑞芳杨素敏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整本书课外阅读读书

李瑞芳 杨素敏

无论是语文课程标准还是现在的语文统编教材,都把课外阅读摆到了重要位置,强调学生的“读书为要”。笔者所在的地区,一些学校的小学生课外阅读存在氛围不足、方法不当等问题。为了促进农村小学生读课外书,让他们爱读书、会读书,我们课题研究团队立足于儿童本位,尝试把激发学生读书兴趣作为切入点,将视角聚焦于课堂内外,努力探索一条行之有效的推进学生读书的路径。

一、营造阅读氛围

1.班级读书氛围

教师发动学生一起打造班级的读书角,开展“我给小书橱起个名”征集活动,如“三味书屋”“心灵驿站”“悦世界”等,让学生把自己的书拿来分享交流。教师要做好三件事:(1)固定读书时间,比如每天午读20分钟,每周组织一节读书交流课,每月举办一场读书会等;(2)增强读书仪式感,如制作温馨提示牌,提醒大家读书时间保持安静,同时播放舒缓安静的背景音乐;(3)教师当好一名阅读者,坐下来和学生一起安安静静读书。

2.校外阅读氛围

为了解决农村学生家庭读书氛围不浓的问题,我们尝试减少背诵、抄写等机械重复的家庭作业,给学生多留读书时间,实现校内校外同步读。同时,组建课下读书小组,分为“家长带动型”和“学生组团型”:推选有时间、有意愿为孩子做事的家长当队长,负责组织附近几个家庭的孩子一起读书、讨论;选几个自控能力强、喜欢读书的孩子,挑选其中一个负责,让他们自己为团体命名,如“萤火虫读书社”“阅读小火车”等。大家在固定的阅读场所,在固定的阅读时间(如每周六、日下午1点到3点),共同阅读、交流。

在此期间,教师的阅读指导要及时,可以从环境布置、读书方法、亲子互动等方面引导学生和家长,使阅读更加有效。读书小组的建立,可以集中优势学生、家长的力量,让学生在课外读书时有所管理,不再松散低效。有了同伴互助、家长陪伴,学生就能比较顺利地养成阅读习惯。

二、和学生“聊书”

笔者非常赞同特级教师蒋军晶在《和孩子聊书吧》一书中的观点:通过和学生像聊天一样共同讨论整本书,孩子们可以 互相了解不同的观点,发现彼此共同的兴趣,更能厘清自己的想法,提升自己的思考力,还能增加阅读的乐趣和动力。因此,做好“聊书”功课,才能推动学生真读书。

1.导读课各有侧重

蒋军晶老师表示:一个语文老师的本事,是通过导读让孩子们对这本书充满好奇,产生阅读的欲望,导读能力强的老师甚至可以让很多冷僻书成为一个区域内的热门书。所以,导读的最终目标是激发学生带着兴趣去读书,而不是机械地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去读书。那么,设计形式多样的导读课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二年级的田老师在教学“快乐读书吧”的文章《一只想飞的猫》时,导读课就意在兴趣引路。田老师让一个孩子打扮成书中的小猫,“蹦蹦跳跳”地来到教室,让大家猜猜“它”是谁,是谁创造出了“它”。接下来,这个孩子绘声绘色地讲述书中“自己”做过的趣事,并引起悬念:“接下来还有什么意想不到的故事发生呢?我在书中等着你们哟!”短短十多分钟的场景导读,逗得大家哈哈大笑,于是迫不及待地翻开书,有滋有味地读起来。

又如三年级的杨老师执教《苹果树上的外婆》一文的导读课,把想象、探究等读书方法发挥到了极致。上课伊始,杨老师让学生结合题目,猜猜苹果树上的外婆是从哪儿来的,再结合章节目录猜测安迪和奶奶之间会发生什么事,然后结合具体情节想想后边还会发生什么事。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激发了想象力,在验证中得到了快乐,在探索中产生了读完整本书的愿望,课堂收获满满。

而《山海经》是四年级上册的推荐书目,张老师根据书中记载的各种神奇有趣的动物,引导学生制作远古神话动物展览卡,重在形象感知,进而引导学生自主阅读传统神话故事。

这样各有侧重的导读课,不拘泥于统编教材“快乐读书吧”中阅读要素的要求,而是立足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因材施教,让孩子们真正爱上读书。

2.及时跟进指导

一本书的阅读往往不是一两天就能完成的,其中的背景、典故、生字等都需要查阅。要想让学生持续阅读,坚持读完整本书,就需要不断给他们动力。除了陪伴和督促,教师更需要及时跟进,进行有效指导。

教师要不定期了解学生的读书情况,如课间问问学生书读到哪儿了,好不好看,有无难度。也可以聊聊某个情节、人物,与学生交流看法,让学生知道老师时刻在关注着自己的读书情况。

读书当留痕。我们课题团队的成员结合各班读书实际情况,设计个性读书单,推动学生持续读书。如读《中国神话故事》,可以设计“神话人物名片”,让学生从故事人物的性格、品质等方面去记录。还可以设计一些轻松活泼的题目:书中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情节是什么,书中哪件事或者哪个人最让自己喜欢(感动、气愤、讨厌、无语等),我想补充哪些内容等。这都能使学生在读书时不再走马观花,而是时常有所思考,为整本书的阅读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3.轻松愉悦“聊书”

在学生读完整本书后,师生之间的“聊书”就开始了。围绕学生读书单上的内容,师生从一个个话题聊开来。这是对书中内容的总结,也是对学生零碎阅读的整合、归纳,更是学生对书中人物或者事件的再认识、再评价,甚至联系到对自我的认识和反省。

最具代表性的一次,要数杨老师带领学生读完《中国神话故事》一书后“聊聊神话故事”了。在“聊书会”上,杨老师借助4个话题层层推进。(1)书中的哪个人物让你觉得神奇,神奇在哪里?——以学生感兴趣的一个人物抛出话题,开启学生的话匣子。(2)最让你觉得不可思议的情节是什么?——放飞学生思绪,与书中情节对接,让学生在畅所欲言中初步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3)我们的祖先为什么要编神话故事?——将学生思维引向深入,在讨论中逐渐明白,神话故事是先祖对自然界的认识和猜想,是战胜自然的一种渴望和表达。(4)如果让你选一个人做榜样,你会选谁?——这一问题的交流可以让学生感悟到,阅读的收获不仅仅是一个个故事,而是一种文化意识、一种品质和精神。

这样“聊书”,不再是教师一本正经地将内容串联,而是将学生的思维一次次引入书中,再加工、整合后表达出来;不再是教师结合书中的某个片段,让学生不停地读、不断地问、不住地写,而是以逻辑性强又开放的问题引发学生思维的碰撞,渗透了思辨能力的培养。这种形式是儿童本位思想的真正体现,更是推动儿童真阅读的有效载体。

4.巧设延伸活动

聊过书后,结合不同的书目,我们团队的教师还会开展一些拓展性的延伸活动,如童话故事会,让孩子们讲讲读过的童话故事,介绍自己喜欢的故事人物;读过寓言故事后,去生活中找找和寓言故事中人物有类似特点的人,画一幅他(她)的肖像漫画;给图书设计腰封、海报,用自己的话推荐喜欢的书籍等。这些延伸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和探究欲,使他们获得学习的乐趣。

三、改进评价方式

如何立足儿童本位评价学生读书状况和效果?我们尝试以“递进式评价”进行,即学生自我评价、班级评价、学校评价三阶评价方式依次推進。学生对自己读过的书加以简单、方便的记录(也是一种自我评估或习惯养成的方式),如填写“我的读书小银行”(书名、时间、喜欢书中哪个人物等);还可以在书上画出心中主人公的样子,在有趣的地方批注一下,在不懂的地方打个问号;中高年级学生可以采用制作思维导图的方式梳理情节,用“人物图谱”记录各个人物身上发生的不同故事等。班级评价以班级读书树、读书地图等书面形式为主,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读书收获。学校评价则以积极性引导为主,从书香班级、优秀小读者等角度进行。

总之,在推动农村学生真读书的过程中,我们必须立足儿童本位,基于学生实际,把学生发展作为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的出发点和原动力,让学生在课外阅读活动中真正增长见识,与智者对话,从而有所发现,学会思考,促进综合素养的发展。

(本文系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重点课题“构建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体系的实践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立项编号:JCJYB19020549)

猜你喜欢

整本书课外阅读读书
《论语》整本书阅读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统编教材视野下的整本书阅读策略——以四年级《夏洛的网》阅读指导为例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课程体系建设必须斟酌的基本问题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课程体系建设必须斟酌的基本问题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