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发展推动教育变革

2020-04-30朱永新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科学技术人类学校

朱永新

媒体曾报道一则新闻,浙江有学校让孩子戴着头环上课,这是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案例,也是典型的关于科学技术和教育的故事。据说这个头环有采集脑电波信号、转化成学生注意力情况数据的功能,但问题在于,头环采集的数据对教育究竟有多大的作用?学生的注意力仅仅靠采集脑电波才能做到精确分析吗?一个有经验的教师,不知道哪些孩子会、哪些孩子不会,他还是好教师吗?科学技术怎么样参与教育、推进教育,而不是给教育带来负面影响?

这则案例引发了我关于科学技术与教育发展的本质思考。

一、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的成员杨东平老师曾在一次会议上说:“我们今天在现实生活中大量的教育创新到底是在颠覆改变应试教育,还是在提供更加精致的应试教育,用大数据全方位捆绑师生?”

科技发展怎么产生变革?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科幻小说中描绘的种种蓝图,很多已经成为现实。现在很多教育科技公司做的事情,到底是应试教育的“帮凶”,还是解决应试教育问题的英雄?这是我们要去思考的。

我想说,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科学技术从来不是孤立的存在,它对于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进而对于人们的精神世界和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都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科学技术对于人类的影响,有时候是一个漫长渐进的过程,有时候是一个迅雷不及掩耳的过程。它对人的影响,是通过具体的科学知识,以及从具体的科学知识凝练出的抽象知识,渗透到人们的思想中,同时又通过技术手段的中介,渗透到人类的基本生存方式之中的。

一方面,科学技术成为当代社會的支柱、经济的支撑,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试想一下,如果没有互联网、飞机、高铁、手机,我们不可能把整个地球变成一个村落。没有科学技术巨大的力量在改变以往的秩序,人类社会也不可能发生如此深刻的变化。杜威认为,促使世界目前正在经历的巨大而复杂变化的真正动力,是科学方法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科学技术在为人类社会提供如此多的便利和发展可能性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威胁,比如生态环境的破坏、人际关系的紧张、恐怖袭击等。这些不是我们今天才感受到的。

科学技术已经危害并且仍然在破坏着人和环境之间、自然和社会结构之间、人的生理组织和个体之间的平衡状态。这种脱节的产生,正是因为人们对现代科学的客观性、确定性、精确性、可靠性、合理性的一种顶礼膜拜。所以图尔敏有一段话,是对科学产生负面影响的描述。他认为,科学或技术忽视了它们对于有血有肉的人的长远影响。由于缺乏个人洞察力、情感、想象力或缺乏一种其特定活动对其他人产生影响的感受,科学家对于他的同胞,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而把对他们的关心仅仅当作是社会实验与技术实验的课外课题。

二、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如果没有纸张和印刷术的发明,没有电视机和电影的发明,没有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的发明,可能今天的教育不是这个样子。法国学者莫纳科归纳了人类信息传递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表演时期。那个阶段人和人之间的沟通,主要靠语言和动作。

第二阶段,描述时期。因为有了语言,通过文字印刷、纸笔可以进行交流,这时候信息的传递已经从直接传递,变成了间接传递。

第三阶段,依靠声音、图像传递信息的记录传媒时期。这时候信息的传递有图像、有声音,更丰富、更真实。

第四阶段,可实现人人平等互动的电子和数码时期。

每一个阶段,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力量推动其发展。现在我们处在第四个阶段。在这个阶段,新的科学技术仍然是以几何级速度在增长,社会变革的速度更快、更趋向平等。

这个阶段科学技术对教育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和科学技术对人类的影响一样,也是双刃剑。

一方面它给教育带来新的可能,成为推进教育公平、推进人的个性发展、让每个人成为更好的自己的非常重要的工具。我们的蒋里老师去了中国西藏最边缘的地区,尽管交通还不便利,离酒店、餐馆很远,但是有了互联网,接收的信息和城市是同步的。所以,科学技术为教育公平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更重要的是,它为人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毫无疑问,科学技术对教育的正面影响是客观的,而且是巨大的。

另一方面,从学生戴头环上课这样的事我们可以看出,如果科学技术应用不好的话,它同样可以成为异化人的工具,成为冷冰冰地测量人的注意力、学习力,帮助教育者更严格地监督和管控教育对象的工具。其实,这个问题在二战之后,很多教育人也在反思。有一位学者是二战时期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后来他去美国当了小学校长。每年新招教师进来时他都会给他们写信说,他看到了人类不应该看到的身影,儿童被学识渊博的医生毒死,妇女和婴儿被上过高中和大学的人枪杀。所以教育如果不能帮助学生成为有人性的人,这样的教育是没有意义的,这样的科学技术本身也是没有意义的。

那么,科学技术到底怎么去助推教育变革?

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工具型层面——PPT、电化教育。

第二阶段,教学模式的改变——慕课、翻转课堂。

第三阶段,教育形态的改变——打破学校教育的结构。

我们更需要的是第三阶段教育形态的改变。杜威说过,坐在影院观看影片中播放的内容和坐在教室里上课,形式不一样,其实本质一样。因为真正的学习是需要主动的社会参与性的互动过程,而不是被动的观察过程。所以,把无聊的教育内容从一种媒介传递到另外一种媒介,并不能让它变得更加生动有序,并不能改变学习的方式。

三、对科学技术促进教育变革的整体性设计

那么,科学技术到底怎么有效改变我们的教育?我的《未来学校》这本书,就是一个整体性的设计。也就是怎么样用科学技术来改造我们的教育,来变革我们的教育。我在这本书里面提出:

第一,重构学校的形态,建立新型学习中心。

在互联网、5G技术、移动终端高度发达的未来,学校会成为一个学习共同体。也就是说,它会由一个一个的网络学习中心和一个一个实体的学习中心,共同构成一个学习社区。

有学者在谈到美国教育的同质化、同步化时,指出这些都是传统学校的问题,这是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同步化是假设所有人都是同样一个人、同样一个水平,但事实并不是这样的。所以我们提出,未来的学校一定是从传统的学校变成新的学习中心。

过去科学技术为什么集中在学校里?因为人类的教育资源非常有限,需要把人才、资源、信息集中起来。但是现在知识是泛在的,就没有必要非去学校不可。

为什么要建立新型学习中心呢?因为学习中心是以课题、特定的资源为依据整合的,是理想的学习场所,它跟传统学校是不一样的。

学生应该学什么?课堂里学的内容都是天经地义的吗?为什么要学这些学科?知识一年翻一倍,未来的十年要翻一百倍。我们的学生怎么能够像庄子说的,以有涯求无涯?这就需要我们对知识进行重构。所以,未来我们要学习的一定是整合性的知识。

第二,重构課程的内容,建立新型的课程体系。

学习将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未来学习中心的学习内容将从补短教育走向扬长教育。所以我的书里,建构了未来新型的课程体系。首先是生命。人如果不能把握好自己的生命长度、宽度和高度,是走不远的。其次是真善美。未来一定是把基本的科学概念、科学精神整合成一门大科学,把基本的人文知识整合成一门大语文;未来也将留出足够的空间,让每一个人学习自己需要的知识体系。学校不再是给每个学生设计好现成的知识体系,而是让每个人去建构属于他自己的知识体系。未来的学习中心需要创建这样一种构造,而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也提供了这种可能性。

第三,重构教学的方法,建立新型的项目学习。

我们已经进入借助智能设备而生存与发展的时代。有人说,凡是谷歌可以搜到的东西,就没有必要教了。人机结合的学习方式会发挥更大的作用,“认知外包”的现象会让个人更加注意方法论的学习,注重项目制学习和混合学习。项目制学习,也就是学习不再是传统的知识体系化学习,因为这个机器可以做。我们一定是基于项目研究来进行的学习。同时它又是混合学习,有时候可以让机器帮助我们学习,有时候可以主动学习。

第四,重构教育的评价,建立新型的学分银行。

在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的支持下,真正的学分银行体系会正式建立。我们将建立一个从摇篮到坟墓的知识银行体系,每个人的学习全过程在学分银行都可以存储、转化,而且你修到学分以后,学分还可以转变为学习币。学习币可以激励一个人更好地学习。

学分银行会打通现在教育的各种各样的鸿沟: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鸿沟,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的鸿沟,国内教育和国外教育的鸿沟,知识教育和能力提升的鸿沟。这样一套体系,可以帮助人更好地去了解每个人。

当然,我们的教育不仅仅是受科学技术的影响,其实它对于科学技术本身的意义和价值,同样是很重要的。

如果把科学技术比喻成一把钥匙的话,这把钥匙既可以打开天堂之门,也可以打开地狱之门。因为科学技术的背后站着的永远是活生生的人,是受过教育的人。归根结底是人创造和控制科学技术,是人赋予科学技术不同的功能和价值。所以,好的教育才能培养好的人性和善良的人。

在这样一个具有不确定性的时代,面对未来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最好的办法是用好的教育帮助人类,用人类的智能去战胜人工智能,把人工智能关在人类善良美好价值观的笼子里,让它服务于人类善良美好的价值观。

我一直说,期待我们的教育培养出的孩子,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到政治是有理想的,财富是有汗水的,科学是有人性的,享乐是有道德的。

让科学技术更加温暖、更有人性,让科学技术更好地造福于人类、服务于教育,这才是我们所期待的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也是我们所期待的科学技术对教育能够产生的正面力量。

(作者系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

(责 编 晓 月)

猜你喜欢

科学技术人类学校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教育部科学技术司更名为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
科学技术部令第19号 科学技术活动违规行为处理暂行规定
科学技术活动违规行为处理暂行规定
人类第一杀手
谁变成了人类?
学校推介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
历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