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体系

2020-04-30仇永红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20年3期
关键词:体系构建财务会计内部控制

仇永红

摘 要:本文基于财务风险控制规范,遵照会计法规和内部财务控制规章制度的要求,提出构建内部控制体系的策略,力求形成完善的内控机制,日常运营中规避财务风险,保护事业单位各项资产的安全、完整,提高财务信息质量,防范舞弊,预防犯罪,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体系构建

一、前言

我国事业单位立足公益服务,协助实现宏观政策目标,运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涉及各种资产的流动和周转。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是为了通过制度设置、措施衔接和执行程序,对经济活动的风险进行防范和管控。财务内部控制作为事业单位内控机制的核心,是财会部门为了维护正常运营秩序,避免单位内部发生侵吞国有财物的违法行为,保护自身财产安全而制定的各项会计工作流程和控制措施,是组织内部用于达成目标而展开的一系列策划设计和规程,应用是否得当关系到财会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尤其在财务经办权限、审批流程、现金收付等环节,一旦疏忽就会酿成财务隐患,给事业单位带来巨大的冲击风险。

尽管现代事业单位大都依照财政部颁发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及《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的要求建立了内部控制体系,但是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仍然存在种种漏洞,举措失当乏力,特别是在风险识别、风险评估系统建设等方面短板明显,亟待加强。概括而言,主要表现为领导层决策失误造成的项目搁浅、资金浪费;项目运营不善引发的债务风险,以及财务舞弊、数据造假等问题。这些不端和不当行为扰乱了事业单位的运营秩序,削弱了财务工作效率。此外,相当数量的事业单位内控机制缺乏执行力度――领导层面缺乏风险防范意识,不重视长效机制,奖罚失当,随意违反内控制度,严重扰乱了内控条例的施行。各级管理者应当高度重视内控机制,抑制财务风险,维护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转。

二、当前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执行比较困难

内部控制是管理财务风险的重要手段,有效的内部控制需要全体人员共同参与。现阶段事业单位组织体系中,有些单位没有独立的内部财务控制制度,管理举措率性而为,缺乏系统明确的岗位责任制度;有的单位虽有制度,但不完整且流于形式――职权不明确,责任不清楚,程序不规范。在日常财务管理中,违背财会规程的操作比比皆是:收支管理不严,支出随意任性,开支标准、范围模糊不清;专项资金管理松懈,未按规定严格实行专款专用,挤占、挪用专项资金现象时有发生,导致资金流向混乱不堪;有的单位无视监管,铺张浪费,任意支配项目资金,违规购买与公务无干的高档消费品,大大降低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对于固定資产管理,不少事业单位则是一片空白――资产管理混乱,没有严格的入库、领用和报废记录,导致盲目购置、重复购置现象严重;日常工作中不重视物账记录,一些易损易耗品,不入财产账,直接作支出处理,使这部分财产无账无实,这是轻视实物资产管理的表现。在关键的稽查环节,督查人员往往专业性不强、素质不高,执行力欠缺,造成内部控制形同虚设,内控机制濒临失效。以上种种不正确、不规范表现为事业单位的正常运作埋下隐患,这正是单位内部控制不足所造成的。不从一点一滴做起,内控制度就成了一堆空话。

2.预算管理制度存在缺陷,决策机制不健全

预算控制是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核心环节,这是事业单位不同于企业而特有的财务风险。现实中,虽然事业单位大都实行了部门预算制度,但部门预算涵盖范围有限,预算之外的追加项目仍然很多,弹性较大。追加项目越多,预算的随意性越大,经费预算在实施过程中的约束力就越差。有些事业单位编制部门预算时,违反新《预算法》规定,隐瞒、虚报、少列收入,导致收入预算不全面;有些单位缺乏大局意识,仅从自身利益出发,多预算,多要钱,把不该列的列了一大堆,影响了一些民生配套资金的安排,造成资金浪费。预算编制时不实不细,缺乏计划性、科学性,尤其是一些项目预算缺乏规划论证,导致在预算执行中,经常出现项目调整、科目调剂,周期性地形成结转结余资金。资金沉淀大大削弱了预算控制力,使预算绩效单薄柔弱,财政资金使用效率萎靡低下。决策机制方面,不少事业单位实行领导班子集体决策机制,但对于集体决策的重大经济事项范围划分不清晰,决策过程也缺少系统论证、民主决策,以及详尽可行的实施步骤,使得许多重大事项的决策与执行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最终导致内部控制制度成了无的放矢、空中楼阁。

3.政府采购业务环节存在风险

政府采购业务涉及采购招标、资产管理和预算编制这三个部门,部门之间往往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采购招标缺少政府采购预算和计划指引,或预算、计划编制不合理,导致资产重复或盲目购置,浪费资金,损耗资产。政府采购活动开展不规范,在招投标中容易出现舞弊行为,导致单位采购的物品价高质次,严重时单位人员涉案,使单位名誉及经济利益蒙受损失。此外政府采购时对项目验收不规范,致使实际采购项目与合同约定不相符,造成资金浪费。

4.公务卡使用缺乏监督管控

公务卡的推行使用是财务公开透明的一大进步,但在公务卡的使用管理上,有些单位不重视公务卡刷卡消费的规定,对职工缺少相应的宣传与引导,使得公务人员使用公务卡结算的自律意识淡薄。公务支出时,不使用或不保留结算存根,待公务费用报销时,持卡人不能提供公务卡消费交易小票,混淆支付边界,侵蚀原始记账凭证,这样使得财务督查人员看不到公务支出的轨迹,有违公务卡支出透明的初衷。

三、财务内部控制的影响因素

1.单位管理层内控意识不强,对内控机制不重视

受审计、财政稽查等外部机构监督导向,许多事业单位比较重视会计核算、单据发票及账务的处理,但对内控制度的重要性、必要性认识不足,缺少现代管理新思维。同时,部分事业单位没有将内部控制有效实施情况纳入相关部门及管理人员的考核评价体系,没有建立内部监督机制,对经济活动的重要环节未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专业检查,也没有对内控运行情况进行有效评价和公示。内部控制意识淡薄,制度不严,导致内控制度执行效果大打折扣,无法发挥防范风险、堵塞漏洞、消除隐患的作用。

加强公务卡结算管理。事业单位应加强和规范公务卡支出管理,推进公务卡制度改革。对预算单位公务支出中必须使用公务卡结算的项目做出明确规定,制定强制结算目录,切实减少公务支出中的现金提取和使用。提高公务卡使用率,充分发挥公务卡制度优势,提高单位公务支出透明度,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堵住腐败源头。

风险预警是内控机制的一项重要功能,能让决策层有效识别和管控财务风险。事业单位工作涉及面广,内容复杂多样,财务风险存在于单位各个不同的业务层面,其中包括预算业务风险、收支业务风险、资产处置风险、政府采购业务风险等。运用科学的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对可能出现的各种财务风险进行尽可能精准有效的量化分析,就能对财务风险发生的时间、范围、程度进行比较准确的预测。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之内。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对已识别的各项风险可采取事前、事中、事后的控制手段。事前控制可以使单位的决策与执行按照预先设定的正确方向运行,以“防”为主;事中的控制则是针对具体的风险,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以“治”为主;而事后控制则是对结果进行分析、考核,并做出评价,及时总结原因,制定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与方法,从而为管理者下一周期决策提供标准依据,以“堵”为主。单位应对内部控制机制进行全面评估,从而达到预警控制财务风险的目的,避免事业单位蒙受经济损失。加强内部监督机制。事业单位应设立内部审计监督部门对自身内控制的建立与实施进行监督检查,由上级主管部门直接管理,保证其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内审部门应当积极发挥监督作用,充分利用常规稽核、督查财务报表、离任审计、落实举报等手段,及时发现、纠正并制止内部控制中存在的缺陷及违法行为。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的实施,无法通过法律规范得到强制性保障,其执行效果较多地依赖内部控制环境,信息化建设使事业单位能够快速建立健全会计督查体系。通过信息化手段实施内部监督检查,能够促进提高监督检查的效率效果。内审部门应当严格会计审核制度,将日常监督与专项监督相结合,确保会计资料及会计报告的合法性和准确性。对于审计中发现的问题,一定要查清查实,并进行跟踪检查;需要纠正、整改的,要进行审计督办,责令被审计部门按照规定的时限与程序进行整改、落实。

3.提高财会人员的整体素质,加强内部控制的信息化建设

事业单位要通过培训、继续教育等方式,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既要不断更新相关专业业务知识,提高会计核算水平和财务管理能力,还要强化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使之能够胜任财务工作,促进单位财务管理更加科学规范。

内部控制实行信息化管理是必然趋势,事业单位应当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在日常办公、财务管理和资产管理等领域,尽快实施信息化。信息化建设有助于强化内部控制的监督力度,在办公自动化、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实施过程中,将经济活动及其内部控制的流程和措施嵌入单位信息系统中,减少或消除人为操纵的因素,保护信息安全。

五、结语

财务工作基础薄弱,项目预算规划不足,固定资产管理不善,这是事业单位的普遍现象,而与此形成对比的,是财务人员专业素质不高的现状。伴随我国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具有易变性且不规则的特点,对事业单位的正常运作构成干扰,对事业单位的内控机制提出挑战。财务风险不断地嬗变升级,迫切要求事业单位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建立健全本单位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只有创新管理体制,健全完善内部控制机制,才能實现内部控制的程序化和常态化,促使单位内部管理水平及风险防范能力不断提升,维护公众利益,实现单位价值目标,完成政府赋予的事业任务。内控机制是事业单位资产安全和提高运作效率的可靠保障,驱动经济活动合法合规,有序进行。财务信息真实完整,能有效防范财务造假和舞弊行为,预防腐败,提高公共资金资产的使用效率,并显著改善公共服务效能。

参考文献

1.李凤鸣.内部控制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姚江.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及财务风险防范.经济论坛,2010(9).

3.艾晓梅.试论事业单位强化内部控制的财务管理策略.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17).

4.张烨.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浅析.浙江审计杂志,2007(2).

(责任编辑:王文龙)

猜你喜欢

体系构建财务会计内部控制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新形势下企业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发展
浅析财务会计的内部控制
农村职业学校学生成绩考核体系的研究
如何构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
构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