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孩子徜徉在有获得感的课堂里
——例谈“有针对性的教”

2020-04-30沈素兵

初中生世界 2020年12期
关键词:词组教者图形

■沈素兵

“让孩子生活在有获得感的课堂里”是一个很重要的话题,为了使教学的过程成为学生积极的求知过程和获得积极情感体验的过程,整个教学过程就必须成为一种积极“教”与积极“学”的行动,而“有针对性的教”是积极“教”的一种形态。本文围绕江苏省如东县掘港镇童店初级中学“积极课堂”重点教学模块,尝试从三个方面以案例形式予以阐述。

一、适宜的教学设计是学生有获得感的前提条件

适宜的教学设计,教师须以研究的态度和精神去对待备课,研究教学的各要素——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教学方法。比如在研究教材和学生的基础上确定合适的教学内容,制定科学具体的教学目标,笔者所在学校采用“马杰ABCD目标”陈述法,描写教学目标;再如,研究学生,重要的是研究“学”,在学生“学”的困难处、能力增长处,在“学”需要的地方设计教学方法与策略。

“独立先学”是“积极课堂”一个重要模块,我校开发了相应的课堂观察量表,对“教学设计与实施”进行了基本规定,教学管理怎样组织实施,我们做了一些尝试。

【案例1】初三语文文言文教学,在“朗读课文”教学环节,教师安排两个活动步骤: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2.再次朗读,读出节奏。两个活动步骤对应的学习目标和要求,具体、准确、简练,用可观察、可量化的行为动词予以表述。

第一个独学任务,教者用课件呈现了多个重点字词,做了充分的预设。课后交流,教师说这些字词是对预学案批改后筛选出来的。显然与那些“朗读课文”一言了之的教学设计相比,该教师比较准确地把握了学情,教学指令具体、得当,学生读得专注、流畅,基本达到课堂实施效果。

问题是,学生活动时,教师该做些什么呢?很遗憾,教者似乎忙自己的事情,短短的几分钟,甚至游离在课堂活动之外。根据本校课堂观察量表要求,教师要做到“三要”,一要观察学生学的状态,是否每个人做到“大声、专注”;二要走进学生之中用耳朵听,甚至弯下腰来倾听,收集信息;三要用脑子想,哪些学生需要个别辅导,后续环节、内容要不要对原有预设进行调整。这些有针对性的教的行为动作,如果在课前有设计、有谋划,那么教的行为就不会随意。当教的行为是精细而规范的时候,才能将指令要求落到实处。一定程度上讲,学生学习的获得感是教师“做出来的”、是“课前预设出来的”。

因此,对每个教学环节或者模块而言,适宜的教学设计,不仅要依据学生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先学成果反馈,思考学生在学习时可能遇到的困难、问题,选择能有效达成学习目标的方法、途径、手段,我们还要在课堂实际环境中关注学生学的状态,优化教师自身课堂行为,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使教学设计有更明确的指向性与针对性。

二、适当的引导和评价是学生有获得感的根本保证

学习自主是现代课堂的显著特征,是学生在课堂获得存在感、主人感的根本途径。根据我校课改推进进程,课堂活动内容、活动程序以及课堂评价还不能做到完全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还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引导与评价,因而提高引导、评价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学习自觉、自主、自信和自我完善,增强课堂上学生获得感、成功感及生命力,是摆在我校教师面前的一个重大命题。

【案例2】听英语教师Revision for 9A Unit3复习课,取两个小组合作学习片段来分析。

片段1:组内自默易错单词、词组。许多教师认为“单词默写”是小儿科,所以不被重视。其实,学生记不住单词、词组现象很严重,这个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便是对单词、词组重复比较少,远达不到30次以上。因此,教者安排此环节是有意义的,因为复习课单词、词组数量多,不可能当堂一一默写过关,教者设计成“组内自默本课重点词汇和易错单词、词组”,易错的知识点摘抄于教室周边小白板上,并且再次即时记忆巩固,长期坚持,就是一种引领。学生在课前“扣住课文朗读和新授时的笔记”做好准备,对养成学生自觉“背、默单词、词组”习惯具有引导作用。以小组为单位,各组默写内容不完全一样,但是也有共性的易错点和重要词汇。学习内容是基于需要的,体现了学什么由学生学情来确定。默写后,批改订正,错误的再识记,一切都在同伴间进行。与此同时,教师通过巡视观察了解情况,对困难生予以关照,对小组完成情况进行简要点评激励。

片段2:整理重点词汇。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重点词汇及用法,教师参与其中,其实是解难释疑、了解情况、收集信息,调整原设计,课中进行二次备课,为展示做准备。展示时,其他小组认真倾听,给予补充或质疑。

从课堂观察看,以上两个片段合作学习学生参与度高,学的氛围好,同伴间互帮互学;教师保持较好的观察、倾听、参与状态。据有的教师讲,学生归纳出来的知识点完全超出了教师的预设,这是看得见的收获。很显然,有序、高效的自主学习,离不开教者的科学引导与及时调控。

三、适度的关注和期待是学生有获得感的动力源泉

学生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积极引导。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教师都需要对学生充满积极期待。特别是对那些所谓“成绩差”的学生,教师应以积极的眼光看待,寻找他们身上各方面的“闪光点”,多给予他们一些情感支持与鼓励。

【案例3】有位教师上“位似”一课,在分析了相似和位似的关系之后,学生知道了位似也和相似一样是一种图形变换,能将一个图形变大或者缩小。教者于是出示了学案上的例题。

例1:如图,已知△ABC和点O,以O为位似中心,将△ABC放大两倍。

师先让学生尝试着去操作,一会儿便有学生嚷道:老师,学案上不好画,左边空间不够。他的问题得到了全班同学的附和。此情此景,难道不是正中下怀?教者暗中窃喜,其实点O摆放在△ABC的左上方可是老师“有意为之”,特意设置的障碍、矛盾。

师“明知故问”:那是什么原因呢?

生说:你标的位似中心“O”摆放的位置不好,能否换下“点O”的位置?

师期待地“倾力赞同”:给你们权力,可以自己选位似中心O的位置。

让学生计划、确定学习内容,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由此生成。大家很是激动,马上动手操作起来。在巡视中,教师发现学生的想法不一,出现了各种不同的选择。由学生心智、基础的差异,产生不一样的学习成果。学生问题的产生,证明学习正在发生,是好现象!教师应信任、平等对待每个孩子。

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展示问题”。学生问题是资源,借之让大家来分析,总结归纳画位似图形的步骤,并找到位似中心与△ABC的数种位置关系。

一切似乎水到渠成。突然,第一个开始嚷的学生“要求展示”,教师示意大家倾听他的叙说:我觉得原来学案上的位似中心O点取在原处是可以画的,我没有改变它的位置。他一边说一边急切来到展台前,好像发现新大陆。他将位似图形和原图形画在位似中心的同侧,而且分析说:开始只是片面地将位似图形和原图形放在O点两侧,所以说空间不足……

一个请的手势,一个倾听姿态,一束期待的目光,一份耐心的等待,我们无需做得太多,学生需要的是尊重、关注,需要的是耐心帮助、情感支持与适度的鼓励,如此,我们的学生、教师会收获更多,甚至有意想不到的“成功”。

特级教师朱唤民老师说,学生立场是“真学课堂”的基本原则。我们以为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引导和评价、期待和关注是我校“积极课堂”坚守学生立场的具体体现。坚守学生立场不是说教师不用积极地“教”了,而是对教师的“教”提出更高要求。

只有坚守学生立场,为全体学生提供更有针对性的“贴身”服务,学生真实的学习才会发生,真学也必然同步衍生出学生在课堂空间的存在感、知识能力的获得感与情感体系的成功感。

徜徉在有获得感的课堂里的学生,怎能不迸发出强大的学习活力与喜人的积极状态?

猜你喜欢

词组教者图形
小学数学运用信息化教学的途径
分图形
找图形
图形变变变
音乐表演技能培养之我见
图形配对
副词和副词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