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毗卢寺壁画与衍生艺术品开发

2020-04-30王宝军彭鹏

河北画报 2020年20期
关键词:壁画艺术品产品

王宝军 彭鹏

1.石家庄铁道大学,2.石家庄工商职业学院

一、毗卢寺壁画与“签署厅”壁画

(一)毗卢寺壁画

毗卢寺位于河北省石家庄西北郊,毗卢寺属佛教“临济正宗”,距临济宗祖庭仅数十公里,历经数次重修,由兴盛至式微,也由“寺地三十余亩”至仅剩前、后两殿。

毗卢寺壁画作品中,艺术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可视因素的总结构,内容则是串联总结构的缘由。由两者之间的关系来看,内容直接决定着表现形式,而有需要借由适当的形式进行表达,相互密不可分。毗卢寺壁画所要表达的内容既有人情,也有伦理,更包含时代与环境,形成一种巧妙契合,具体解析如下。

从点线形角度来看,毗卢寺壁画具有较强的装饰性,且一般并不通过围绕某一主要人物进行表述,而是更倾向于以群像勾勒的形式描绘一整个群体,由远处看去,视觉效果呈大块灰布状,仔细观察之下,又可窥见多个独立的构成要素,百余组人物图像中,根据社会地位、性别年龄等因素的不同,每个人的衣着与装饰又各有差异。

从整体角度来看,在大块灰色画面之中,壁画分布着众多弯曲的线条,所包裹、呈现的形态也有着明显的“曲”性特征,而造就“曲”性形态的线条也并非全是弯曲的,部分直线、弧线在交错组合之下同样也可造成形的“曲”,由整个画面看去乍然呈分散状态,而顺着曲线的脉络细细追寻,又可发现不同曲形相互连通的脉络。

从色彩角度来看,毗卢寺壁画整体以石绿、朱红为基调,在色彩的冲突与对撞之中取得和谐,如以淡黄、石青等色作为过渡,在增强庄重感的同时维持色块之间的平衡感,保留整体和而不同的风格,也以适当的距离增强了画面美感,达成艳而不俗、灵而不飘的艺术效果。

(二)“签署厅”壁画

文艺复兴时期,著名艺术家拉斐尔大师创作巨幅壁画——“签署厅”壁画,以其特有的艺术文化魅力与人文主义光辉闻名于世,迄今仍对世界壁画艺术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从“签署厅”壁画的整体布局来看,顶面至四周呈分割状态,宽大的墙面中,数幅巨大画作分区而立,由意蕴上分析,几幅画作却共为一个整体,缺一不可,虽在阐释时可拆分赏析,但不同画作所代表的元素均是构成主题的关键,共同呈现出歌颂人类精神文明的艺术画卷。

三、毗卢寺壁画与“签署厅”壁画的异同

(一)构图方面

从两幅壁画的构图上可以看到中西方绘画的不同,西方往往采用焦点透视,而中国传统绘画,体现整体空间意识。而画面的构成却十分相似:都分为上、中、下三层,内容上都有神、人;天堂、人间。中国画的构图方式和空间处理区别于西方古典绘画是表现特定时空的传统,常按画家的主观意图自由组合。

(二)代表人物方面

毗卢寺壁画作于毗卢寺殿内六壁上,共绘有壁画122平方米,绝大部分均有壁画题记,共有122组,每组少者一至三四人,多者十余人不等。共绘有佛道儒三教各类各式天神帝君、菩萨天王、护法诸神、往古人物五百多身。与之相比,“签署厅”壁画则更着重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少量人物进行勾勒,如阿基米德、普洛丁、苏格拉底等,并通过打破时间、空间、虚实的界限来让不同人物集中于同一画面当中。

(三)表现手法方面

在表现手法上,毗卢寺壁画就体现了这种民间艺术集体创作的特色,它依据流传下来的壁画粉本进行创作,经过专业画家与民间画匠的设计与加工,绘出了富含历史文化,又接近人民群众的作品。在这一点上,与“签署厅”壁画存在较大共性,“签署厅”壁画中同样有部分内容是基于史实进行的再创作,且两者共有多样而统一的表达特征,均可透过由点及线、由线及面的视角进行赏析。

四、毗卢寺壁画的衍生艺术品开发

(一)服饰产品类

服饰产品即人们的着装范围中所涉及的各个部分,包含衣服、裤子、丝巾等,可通过提取毗卢寺壁画中的人物图像、景物图像等元素,印于服饰产品之上,使其成为具有穿着价值的衍生艺术品。(见图1-图2)

图1 扶桑大帝纹样的T恤

图2 十六高僧纹样的T恤

(二)家居产品类

家居产品即日常家庭生活当中所涉及的小件用具,包含抱枕、杯具、碗具、碟具、茶具等,通过将毗卢寺壁画当中相关元素印制于家居产品之上,便可使其成为兼具观赏价值与实用价值的衍生艺术制品。(见图3-图4)

图3 主山主树主水主花纹样的抱枕

图4 以四海龙王头像作纹样的棉麻布袋

五、毗卢寺壁画衍生艺术品的设计与创新

(一)毗卢寺壁画衍生艺术品的设计流程

1.市场调研

重点调查目标群体的社会购买力、商品需求结构、购买动机等内容,深度了解消费者群体对现有艺术衍生品的喜好与消费需求等。同时,根据市场调研的数据分析结果,确定产品概念、品类、功能,通过有效的设计流程和展陈营销,确保开发方向与市场需求相对应。

2.产品定位

定位过程是一个对现有要素进行分析、判断、整理的过程,需将产品定位诉求放在满足消费者需求、呈现产品的利益点、凸显产品特点等方向,重新界定艺术衍生品的概念、品类、价格及功能,使其能够迎合市场需求。

3.设计制作

设计制作是将无形的概念转化成有形的产品的过程,主要通过寻找对应的造型、材料、色彩、肌理,完成外观、颜色、细节的确立,将复杂的概念协调为简单的产品表达,最后完成产品模型的批量制作。

(二)毗卢寺壁画衍生艺术品的创新要点

1.价值突破

要在现有的艺术作品价值基础上进行突破,重点便在于对艺术品原型的“转化”,但要进行深度的开发与创新,必须寻求衍生品的价值突破。主要可从审美价值、收藏价值、情感价值、实用价值等方向上实现突破,或从商品开发的角度梳理产品功能,从功能需求的角度细分产品类别。

2.跨界整合

毗卢寺壁画作品中的人物要素、景物要素均可作为设计要素置于服饰产品、家居产品、家具产品等载体之上,在不打破人们原本赋予器物的应用功能同时,重新为物品注入更多观赏价值。后续开发毗卢寺衍生艺术品的过程中,可进一步探寻其与其他领域产品之间的共同点,并通过设计概念的创新来开辟新的跨界整合空间。

3.文化融合

在创造衍生艺术品的过程中,还可结合节庆风俗、传统手工、地域文化等要素,通过提炼、重组、再创等形式注入更多的创新融合意识,打破设计语言困境,使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理念能够得到进一步融合。

(三)毗卢寺壁画衍生艺术品开发建议

1.注重视觉性

观赏价值是衍生艺术品价值体系中的重要部分,因此在开发中需注意外在造型的视觉观感是否赏心悦目,进行设计选材时,也可与毗卢寺壁画的思想主题、色彩搭配相结合,使人能够直观地由衍生品联想到原本的艺术作品。

2.注重实用性

与仅仅以观赏、收藏为目的纯艺术作品不同,衍生艺术品既需要具有足够审美价值,也需要注意实用功能,从而吸引注重产品实用性的消费群体。

例如,在开发面向学生群体的衍生艺术品时,可参考“文具”这一品类的实用价值,通过跨界联名等形式打造以毗卢寺壁画风格为核心的文具设计体系,在引发目标消费群体共鸣的基础上扩大消费范围。

3.注重通俗性

艺术作品一般主要面向小众群体,而衍生艺术品的开发诉求则主要集中于扩大消费群体、打响品牌知名度等方面,因此需要适当地迎合大众群体的审美倾向与艺术认知,即尽可能以通俗易懂的艺术语言来阐述艺术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或通过各类宣传渠道进行艺术产品解析与科普,从而进一步打开市场知名度。

六、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成果

第一,在迎合全球艺术品产业化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为解决衍生艺术产业“本土化”问题带来理论依据,凸显毗卢寺壁画价值内涵,整合出可行的后续开发路径。

第二,根据人们消费习惯与审美倾向的转变,找出衍生艺术品与现代商品之间的衔接点,为壁画艺术在当下社会中的渗透与融合摸清了道路。

第三,通过对比中西方壁画作品的异同点,寻找可行的借鉴点,为后续衍生艺术产品的多元化制作、开放化设计奠定基础。

(二)研究展望

第一,在资本大量入驻全球艺术衍生产业格局的当下,需要进一步转换对于衍生艺术的概念认知,以看待投资产品的视角重新建立生产消费格局,从而更多地满足当下市场需求。

第二,在现有的艺术衍生品产业体系格局下,可以进一步思考关于如何使其更加柔性化的问题,即主动缓解个性化与规模化需求之间的矛盾,同时投入更先进、更多元的技术与文化,发挥艺术创造的包容性,从而解决市场与艺术之间的冲突问题。

猜你喜欢

壁画艺术品产品
敦煌壁画中的消暑妙招
敦煌壁画中的消暑妙招
如果垃圾变成艺术品,你还舍得丢弃吗?
撒哈拉沙漠壁画之秘
艺术品
“飞蛾”修复壁画忙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艺术品被盗
新产品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