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我相合的时空流转
——读程一峰的空间雕塑

2020-04-30

河北画报 2020年20期
关键词:本心命名雕塑

华南理工大学设计学院

一、初识印象

回忆起来已是十二年的光阴,二〇〇七年的秋天,我从一个和岭南有着万千差别的地方,随着求学的人潮来到广州。眼见匆忙满路,繁华满城,带着一颗读书的心来得仓促,却也安闲。

这年秋天,结识了一峰,他是我先生的朋友,也成了我在广州的第一个朋友。一峰的艺术创作很鲜明,一直致力于雕塑艺术的探索和创作,这和他年轻时在俄罗斯留学十年的造型研究有很大关系。一峰的雕塑往往投射着他的生命体悟,每有所作,总能和现在或曾经的某种生命状态相遇,真诚而奇妙。那几年的雕塑作品以人的形态为主,或曼妙迁延,或犀利怪诞,或奔放超然。如《似水年华》这件作品,创作于二〇一〇年左右,被拉伸至修长的两个人,面部融合相对而立,平行在时空中,腿部以不同形态在风中行走,并相互支撑,体量修长却充满“行”和“力”,展现着时代的流转,一代人对“生”的思考,一代人重构精神家园的力量。此真可谓由心而作,这件作品以造型本身的剥离和重构,建起了“一代人”青年时期的纪念碑。至此,我总能在一峰的雕塑中读到真诚、对传统的热爱,以及对创新、先锋、实验的不断尝试。

图1 《似水年华》黄铜 193cm×45cm×88cm程一峰2014年作

二、“执事敬”的修养

一峰多年以来不断地尝试向雕塑内在回归和寻索,他的很多作品几乎是对人体常态的颠覆,不断以现代性的表达演示种种精神的超越。人常论“艺如其人”,每每见他总在工作室的一角思考或忙碌,与之闲聊也总围绕着时代和雕塑创作,鲜少柴米之音。回忆起来不禁让我感沛,这一份对雕塑艺术的“敬”,如此难得。《周易》有云:“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源于内心,在貌为恭,在心为敬,敬人亦敬事。一峰对雕塑创作十年如一日的一丝不苟、勤奋力行,没有内心的这份“敬”是很难坚持的,如孔子所说“执事敬”,满怀一颗敬心做事,既是为人做事的态度,也是修行的功夫。

图2 《自然密码》 72cm×35cm×35cm黄铜 程一峰2017年作

一峰的雕塑中常有对内心的追问和对精神的探究,总在当下的时代中找寻不仅仅属于他个人的一种人之共性,或可以说探寻一种超越个人的本心,孟子曰:“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做学问要求“放心”,既是发现本心,找回曾几何时放失了的本心。雕塑艺术就是一种学问的探究,如何在创作中发现超乎个体的本心,找回这个本心,无外乎以“敬”心而寻,人有敬,心则可连宇宙,俯仰天地,思接千里,这艺术所求的本心便自然显现了。立其诚,持其敬,是艺术创作的根本,也是艺术表达中真诚的基础。

三、“物我之间”的语言转化

一峰的作品有着强烈的独立语言,并在造型中呈现多层次的表达。他似乎常常对物的变迁和人性的永恒感兴趣,通过雕塑思考人生所面临的各种境况,这种境况属于他本身又不限于他个人的状态,有笃定认真的生命体验,也有世间人的风烟情态,在雕塑中流转、变化、蔓延……

一峰的雕塑语言并不是一簇而就的,而是多年来不断实验而逐渐形成的,他曾自言王培波老师对他的影响,让他找到了自己的语言依托,他说好的雕塑语言不是为了塑造去刻意地凭空而造,是立足自己的“心”和周遭的“境”,当自己的心神在某时某刻通过一定的境遇和物象凝合时,语言便自然形成。他的这番体悟,在他的雕塑中能够体会更深,作品《2019年No.1》,整体看过去是极富装饰意味的抽象造型,这种装饰不在于表面的和谐,也不在于形式的变化,而是整体形态之间相互交叠建构而成的空间装饰,富有流动感,空气可以从抽象人物的形体间流走穿梭,像极了中国画的留白,整体的空间装饰又构建了一个小宇宙,有着无限灵性的世界,极具诗意。

思绪顺着流动的空间游走在这件雕塑的内外,会发现更加细致的构思,人与人的形态似乎在不断模糊,思绪被放大到自然天地中,人如天地间的宾客,人生若寄逐渐远去,变幻成自然中所有可能的元素,眼前浮现如山石花果、树叶枝蔓;抑或灵鸟瑞兽、山水风光等等形态。心灵随着欣赏的细化畅游在更苍茫的世界,体会到更宽广的人生。这就是一峰雕塑语言的独特之处,他塑造的每个造型形态都来源于生命和自然,天地之间的事物如此丰富,并与人类息息相关,人是自然地一部分。他选择某一种自然元素来建构空间,表达人的状态,再如一个乘舟而行的探索者,在生命的长河中捕捉自己的体验和感受,于是“物”和“我”的两种状态在他的雕塑中逐渐融合转化,成为一种新的富有空间意识、充满抽象感又富于某种象征意味的多层次的雕塑艺术。

四、命名的意趣

一峰的系列雕塑似乎很难界定具体的状态和表达,它们充满自由和变化,在不同人的内心会有属于自己的一个空间意识呈现,因此很难命名。从这件作品的名称可以看出一峰作为作者的思考,用《2019年No.1》这样一个时间节点作为某一阶段的状态记录,这个命名方式赵无极先生也曾经用过,细想起来这种方式十分契合一峰的雕塑语言,自然的一切和人的生命在宇宙里从来都是一个整体,并呈现不同的连接,在时间和空间上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很难将某一个时间点的感受命名,生命本身是延展的,没有限制和定义,所以欣赏他的雕塑需要了解他这个人,通过这一系列的多件雕塑,便会发现他的命名会牵引思绪,这些编号带有某种神秘的力量,将多件雕塑所建构的空间意识完整地呈现出来,自然而不动声色。

图3 《2019年No.1》铸铜40cm×29cm×41.5cm程一峰2019年作

图4 《2020年No.1》黄铜 程一峰2020年作

现在,一峰的雕塑作品都没有单独命名,他重视生命表达的体系,不愿用自己的只言片语破坏这个空间体系,这个空间体系就像精神的家园,不属于个人,不落痕迹才能让空间自由流转,指引内心飞向归程。生命的美处处都在,一个理性的头脑、知识的观念,即使再追逐也难发现,“好雪片片,不落别处”,最好的表达就是当下,而且这种表达无处不在。由此,一峰以编号顺序命名想来也是思考已久,终成为一个目前最恰当的方式,未来也许会有变化,在这些类似密码的编号之外,让我们拭目以待更多精彩。

五、空间延伸的造型超越

一峰的雕塑在近几年有了新的变化,他关注空间与人之间的互动,让人参与到他的作品中,在空间体系的建构中又多了一个新特点,是架上雕塑的一种空间延伸,宏大而充满无限可能。当作品被放大到超过人的比例,会形成两个效果,第一空间展现出一定的宏大感,形成一个具有力量的世界,包围人和人的情感。第二,放大的雕塑极具戏剧化,如人的内心世界被放大,夸张又带着超越。二者结合,可以看到通透的空间中,人的各种形象、情态的变化,作品于是在空间延伸中形成了没有限定的最终状态,层次极其丰富。一峰近几年还在不断尝试这样的放大作品,雕塑放大以后,作品的空间感更加的鲜明,他会将作品以某种形体连接的方式自由组合,并以充满力量的饱满结构呈现,摒弃繁杂回归简练,这些力量在放大之后会构造出一种多层次的空间韵律,充满感染力。形态之间形成一个内外通透的关系,光线从外投射到雕塑内部,再从内部向外部的所有空隙散射出来,雕塑形体的轮廓在光线的流动中清晰而明亮,线条与空间相互影响,视觉丰富而充满趣味。站在某个位置,可以感觉到风在空间中的流走,当置身这样的空间,空气的流走带来很多的趣味性,身体和思绪都会自然地随着一起走动,这是个自由的空间,没有开始没有结束。

图5 《2019年No.3》黄铜42cm×38cm×34.5cm 程一峰2019年作

他时常充满期待,将公共空间形形色色的人请到他的雕塑中,走动、涂色、静坐、跳跃……去体验他所营造的空间环境,这是一种超越造型,超越媒介的一种空间体验。在这个世界中,一峰用他的坚定与执着诉说着对自己、对人性、对宇宙的认识,将人化入这一艺术架构的世界,可居可游,物我相映,用灵魂在繁华的城市中探索某种富有规律的空间秩序,诉说物的流转和更替、心的永恒和自由。

总的来说,回想一峰这些年的创作历程,应是一段颇为艰辛的探索和磨炼,在这个过程中他逐渐回归到内心的深处,感悟到自然和生命的某种响应,形成了自身独特的雕塑语言,并在真诚和热爱中继续发现空间的多种可能性,以对自然、生命、心灵之间美的感受去不断尝试新的创作,他的艺术,充满太多可能并令人期待。

猜你喜欢

本心命名雕塑
巨型雕塑
跨年时 有所思
“岁月更迭·设计本心”——WAD广州设计分享会圆满举办!
命名——助力有机化学的学习
我的破烂雕塑
写实雕塑
有一种男人以“暖”命名
为一条河命名——在白河源
本心论
我是我自己的许多孩子〔外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