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守一生,只为水彩

2020-04-29周丽

教育家 2020年9期
关键词:美院水彩水彩画

周丽

“近来一直在想,卖画固然好,但拖累了画的探索,争取在七十岁前画要上一个全新的台阶。” 今年1月16日,湖北美术学院(以下简称“湖北美院”)教授刘寿祥曾这样对友人说。然而,不到一个月时间,带着对水彩艺术未竟的追求,刘寿祥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62岁这个“特别的”庚子年初春。作为当代中国水彩画代表性人物、全国美术院校首个水彩画系开创者,刘寿祥的突然离去,是湖北乃至全国美术界与教育界的重大损失。

回顾刘寿祥的艺术人生,他从小酷爱画画,中学时便是学校美工队的“水彩画家”。在下放农村的岁月里,他也没有放下手中的画笔。劳动之余,他常帮农民画窗花和木床图案。1977年,刘寿祥考入湖北艺术学院(湖北美院前身)美术系,虽然所学专业是国画,但他对水彩画念念不忘,课余师从水彩画大家白统绪,潜心钻研。大学毕业后,刘寿祥留校任教,主教水彩画。

舶来的水彩画,在中国的发展已逾百年。但长期以来,水彩画只被当成一门基础课程,用来训练色彩能力,属于“冷门”画种。彼时刘寿祥无法像其他同事一样去别的专业院校进修、深造,只能自行修炼。刘寿祥精研中西绘画传统,特别是西方静物画以及楚美术传统,并将这些艺术的精华熔于一炉,化入其作品,形成了个人独特的风格。

20世纪80年代末,刘寿祥开始在中国水彩画界崭露头角。此后他的作品连续在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获奖,多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等收藏。刘寿祥挚友、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术委员会主任陈坚说:“刘寿祥在中国美术界有着很高的声望,对中国水彩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的作品简朴纯净,自然可亲,不仅静物作品是如此,即使在后来反映域外风情的作品中,也保持着这一可贵的品质。”

1987年,劉寿祥积极参与了湖北美院开设水彩画专业的工作;2009年,他为湖北美院创建全国首个水彩画系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2010年,刘寿祥及其团队主持的课程《水彩画创作》获批国家级精品课程;2014年,水彩画系教授许海刚获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金奖。湖北美院原院长、湖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徐勇民称,水彩画系的设立带动了中国水彩画创作的繁荣,促进了水彩画专业自身多元化的发展。而这一切,刘寿祥功不可没。

“刘寿祥老师主持下的水彩画系,师资队伍年龄与学缘结构优化合理,传帮带了一届届学子,为全国培养了一大批水彩画创作人才。”湖北美院水彩画系副主任、刘寿祥弟子李宁说。

刘寿祥曾自诩“不是最聪明的画家,但一定是最勤奋的画家”。除了上课、参加学术研讨等活动外,他大部分时间都闭门画画,大年初一也不例外。因家距学校较远,为不浪费通勤时间,他常常睡在办公室的沙发上。

刘寿祥的学生徐美迪说,每次上课,刘寿祥都会提前到教室,把绘画工具和材料准备好。有时候,他一早就开始画画,因为水彩画需要时间、空间的完美配合。刘寿祥告诉学生:“人可以等画,画不可以等人。” 课上,刘寿祥总是站着,边画边讲故事。“坐着画水彩,画着画着就局限了自己。画画从来都不是一件舒服的事情,一个地方画得好,就算站一个小时都值得。”

“刘老师不仅在专业上极其认真,还经常教导我们取材要十分严谨,要尊重摄影艺术家,不要侵犯版权。”学生段琳称,刘寿祥的风景画都是去实地采风,静物画都是自己购买罐子、衬布、鲜果,自己摆放、拍摄、记录。刘寿祥曾说:“一个画家能享受写生的过程,才是真正的画家。”

“认真画画,好好做人。”刘寿祥的画品与人品深深地影响着他的每一个弟子……他的一位友人慨叹:“刘寿祥留给这个世界的将是他坚守一生的水彩,这些水彩一直温暖着观者,撩拨着人们向美好前行。”

猜你喜欢

美院水彩水彩画
徐惠水彩作品九则
桑坤利作品选登
乐志婷作品
用务实的态度、创新的方式推动高职院校教育事业发展
张建霖
与水彩对话
水彩城市剪影
郝林海的水彩画与俳意
郝林海的水彩画与俳意
郝林海的水彩画与俳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