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找准连接点,学科渗透更有效

2020-04-29王梦茜

教育家 2020年9期
关键词:危机学科教育

王梦茜

危机教育的目标在于引导青少年直面来自自然或社会的危机,提高应对风险和危机的能力。一些学科课程中蕴含大量的灾害教育知识、卫生健康知识等,合理利用这些危机教育资源,将有效促进学校危机教育的开展。如何找准学科教育内容和危机教育的连接点,自然而然地将危机意识、危机应对知识等渗透到教学过程中?记者采访了几位一线学科教师,请他们谈谈本学科教学中的危机教育渗透。

地理:走入自然,走进社会

吴长纳 北京市第十三中学地理老师

地理学科的学习内容主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现行的高中地理教材中,有许多内容是对学生进行危机教育的良好素材。

在必修教材中,必修一主要研究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第一章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中有关于地震波的内容,不同的地震波速度有差异,在地震发生时产生的现象也不同,这可以初步帮助学生识别地震前兆并采取正确的避震措施;在有关大气的内容中,教材介绍了不同的天气系统可能会引发的自然灾害,例如寒潮、台风、干旱等,让学生初步了解这些气象灾害形成的原因及危害;在“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这一教学单元中,专门有一课讨论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影响。必修二主要研究的是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第一章第三节“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讨论了各种因素对某一区域人口数量的影响,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我国目前所面临的资源环境危机;“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这一教学单元,分析了当今主要环境问题,让学生认识到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目前人类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升学生对于社会发展的危机意识,切身感受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在地理选修教材中,选修五整本教材都围绕自然灾害展开,详细地分析了主要自然灾害的发生原因、对人类和社会的危害,以及主要的防范措施,从而让学生更进一步地认识自然灾害的危害,掌握必要的防灾减灾方法,提高防灾意识。

地理学科是一门实践性与应用性很强的学科。现在的学习不能只停留于课本知识的记忆,而应考虑如何将这些知识应用于生活,并从生活中的鲜活案例中汲取新的知识。因此在地理学科中渗透危机教育,要求教师的教学必须贴近生活,并鼓励学生走入自然,走进社会。学生如果无法深入自然环境,就很难对已学过的知识有深入的体会。

例如,在学习等高线地形图的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地形图来分析这一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讨论此地可能出现的各种自然灾害并进行相应的防范。这一技能的学习,就能够应用于诸多户外活动中,比如露营地的选择、登山线路的选择、发生泥石流时逃生线路的选择等。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各类社会实践或游学活动,设计出合理的学习方案。比如,亲临自然灾害发生过的地方,观察当地的自然环境,分析导致自然灾害发生的因素,让学生通过亲身感受体会大自然残酷的一面,认识到提升危机意识与防范能力的重要性。

生物:小到细胞分子,大到生态系统

刘罗庆 河北省涉县第一中学生物老师

生物学科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其研究对象小到组成细胞的分子,大到整个生物圈,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经济活动都密切相关。在人们面临的众多危机中,许多都需要运用生物科学的理论知识和技术加以认识和解决。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提出如下课程目标——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具有开展生物学实践活动的意愿和社会责任感,在面对现实世界的挑战时,能充分利用生物学知识主动宣传引导,愿意承担抵制毒品和不良生活习惯等社会责任。在高中生物学科的教学内容中,蕴含了许多危机教育的素材——关于生命安全的内容,如癌变的预防与治疗、艾滋病的防治、遗传病的预防等,有助于提高学生遭遇疾病时的应对能力;关于环境安全的内容,如全球环境问题、资源可持续发展问题、有害生物防治、濒危物种保护等,可以培养学生应对自然危机的意识与能力;还有转基因的安全性、生物武器、微生物的培养等内容,能够让学生了解现代生物技术发展可能带来的新危机。教师在进行相应课程讲授时,应多联系实际生活,引发学生讨论和思考,从中渗透危机应对的方法。例如:讲生态系统时,教师可以渗透资源危机、环境危机、物种灭绝危机等相关内容;讲微生物培养时,渗透传染病预防等相关知识;讲基因工程时,渗透基因污染等相关问题。

当遭遇风险和危机时,能否对危机快速做出判断并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直接决定了危机应对能力的高低。许多危机都会危及人的生命安全,在危机来临时掌握自救和救人的方法,能为医生争取宝贵的救治时间,减少人员伤亡。以生物学科为例,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尝试危机情境创设和实践模拟。例如,讲到“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一章时,教师可以基于血糖调节、水和无机盐的调节等内容,创设危机情境,如遇到中暑时如何自救、遇到同学不吃早饭晕倒时如何救治等。

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面对危机时的应对能力,我组张成老师邀请县医院急诊科医护人员走进生物课堂,为学生上急救知识实践课。医生护士带着教具进校,多名学生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上台操作心肺复苏和海姆立克急救法。从轻拍重唤到呼叫救助再到人工呼吸,通过情境体验,学生掌握了相关急救知识。这与学校定期举行的消防演练一样,都是通过反复的实践,让理论知识转化为学生面临危机时的行动自觉。

体育:提高自我保护意識,避免运动损伤

邹芬平 江西省南昌师范附属实验小学体育教师

不同于其他学科在课堂内进行教学,体育课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性,在进行体育教学活动时容易发生一些伤害事故,所以在体育课中渗透危机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体育教师应引导学生认识、尊重和保护生命,帮助学生了解生命安全基本知识,掌握生命安全技能,避免在体育运动中出现运动损伤。

具体如何进行危机教育?体育教师自身需具备足够的应急自救能力,当危机出现时冷静应对,并将危机转化为教育的契机。假设有学生在运动中受伤,教师应第一时间检查其伤势,同时安慰学生不要害怕慌张,也不要乱动,若是轻伤,教师可现场上一堂包扎课,教会学生如何包扎止血,固定受伤部位。假设有学生突然倒地晕厥,教师应马上让其他学生散开,保持通风,并立刻对昏厥学生采取心肺复苏按压等急救方式,并拨打120,之后可就此事给学生上一堂心肺复苏急救技能的指导课。假设有学生在游泳中不慎溺水,教师应立刻将人救起,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并拨打120。此后,教师应给学生上一节防溺水安全课,告诉学生若遭遇紧急情况应如何进行自救与他救。

柳田牛 湖北省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洪山小学体育教师

体育课程对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在体育课上渗透危机教育要求师生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警惕伤害事故,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同时教师在教学中应用正确、合理、科学的方法来预防和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体育课前,教师要合理布置场地器材,加强安全预防;体育课上,教师要建立课堂常规,向学生强调安全与纪律的重要性,并在体育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安全指导;此外,教师还可通过播放安全教育视频、模拟事故情境等方法渗透危机教育,加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危机也是契机,生活就是教育。除了知识的传授,各科教师都强调将课堂延伸至生活、加强实践模拟。此外,教会学生思考、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和能力,培养学生勇敢、坚强、乐观的心态也尤为重要。

猜你喜欢

危机学科教育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超学科”来啦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声”化危机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
教育教学
河口正陷入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