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泰兴方言贬责义构式“VV的人Vp”
——兼论泰兴方言“VV”式的功能分化

2020-04-29朱皋

语文学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单音节泰兴构式

○ 朱皋

(上海师范大学 对外汉语学院,上海 200234)

关于重叠问题的研究一直是汉语语法学界的热点,并且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粗略统计与重叠有关的论文有千篇之多。关于重叠理论的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重叠的性质、界定、分类,如华玉明(2003a)、刘丹青(2012);第二个方面是重叠的语法意义、语法功能,如朱景松(2003)、杨平(2003)等。近年来随着研究方法的多样化和研究理论的多元化,对于重叠的研究不仅仅局限在理论的研究,还将理论与语言事实相结合进行研究,形成了火热的态势。这一阶段研究的特点主要体现在研究方法的变化和研究视角的变化。在研究方法上不局限于共时层面的描述,还从历时层面深入挖掘;研究范围从汉语普通话扩大到汉语方言、民族语言、外语和对外汉语教学等领域;研究视角的变化主要体现在运用多种理论加以研究,如类型学、认知语言学、语法化等[1]。

汉语方言中动词重叠形式多样,用法丰富,与共同语的动词重叠既有共性又有差异[2]。泰兴方言属于江淮官话通泰片,在泰兴方言中常见的动词重叠形式有:VV式、V啊V、V来V去等。泰兴方言语法的研究成果不多,只有少数几篇,对于动词重叠的研究没有涉及。本文以泰兴方言中最为典型的动词重叠式VV式及其构成的“VV(N)的人Vp”为研究对象,运用认知功能等多种理论加以研究,以期对泰兴方言语法做一点补充。本文的语料来自笔者的自拟和对周围人群的调查。

一、泰兴方言VV式的句法分布

“VV”式是泰兴方言中比较常见的动词重叠形式,在日常用语中非常普遍。泰兴方言的“VV”式主要的句法功能是充当谓语,比较特殊的是“VV”式能够充当定语修饰“人”,“VV”式在泰兴方言中的句法分布仅局限于充当谓语和充当定语。例如:

(1)没的事的时候出去走走。没事的时候出去走走

(2)恁吃吃看,望下子个好吃?你吃吃看,看看好不好吃

(3)今朝买了点酒家去喝喝。今天买了点酒回去喝

(4)恁上上班的人去做什呢个体户啊?你一个上班的人,做什么个体户啊

(5)他吃吃饭的人不晓得上啦海去唠。他刚才在吃饭,现在不知道去哪儿了

(6)他做作业的人又去望电视唠。他做着作业,却去看电视

以上例句中“VV”式的构成成分为单音节动词,如例(1)中的“走”,例(2)中的“吃”,例(3)中的“喝”。例(1)-(3)中,VV式充当谓语;例(4)-(6)中的“VV式”充当定语。

由此可见,在泰兴方言中,“VV”式分为两类,一是充当谓语的“VV”,二是充当定语的“VV”,该类型能够与“的”“人”“Vp”构成“VV的人Vp”结构。

二、泰兴方言“VV(N)的人Vp”构式

(一)“VV(N)的人Vp”的构件

在泰兴方言中,“VV(N)的人Vp”由变项“VV(N)”“Vp”和常项“的”“人”构成,其中变项由单音节动词重叠而成,后面的宾语可带可不带,但带宾语的情况较多。例如:

(7)他走走的人停啊勒嗨讲经。他走得好好的,却停在那里和人说话

(8)恁买买杲仄的人怎么和人家淘气的?你买东西怎么会和别人吵架呢

(9)他吃吃饭的人跑了去望电视。他吃着饭,却跑去看电视

例(7)中,“走走”后面不带宾语,例(8)例(9)中,“买买”“吃吃”带宾语。从情况看,“VVN”的形成皆由动宾短语前面的动词重叠再加名词形成。也就是说,动宾短语入句的话,通常会带宾语。如例(8)中“买买杲仄”由动宾短语“买杲仄”重叠动词性成分“买”形成。同理,例(9)中“吃吃饭”由动宾短语“吃饭”中的动词性成分“吃”重叠形成。

从“VV(N)的人Vp”的结构来看,“VV(N)”作定语修饰名词“人”,“的”为作定语的标记,不能省略,如果省略就不能说。例如:

(7a)*他走走人停啊勒嗨讲经。

(8b)*恁买买杲仄人怎么和人家淘气的?

(9c)*他吃吃饭人跑了去望电视。

为什么“的”不能省略呢?完权(2012)认为在坚持标记论原则的基础上,对“X的Y”而言,“的”表示“X的”对“Y”进行特征描写,“的”是标记这种描写关系的标志。“的”具有提高参照体指别度的功能,最终提高了目标体的指别度,也就是通过标记描写关系而达成认知入场。“VV”对于“人”与形容词对于“人”相比指别度要低,“的”字是描写标记,同时也有提高指别度的作用。

在“VV(N)的人Vp”结构中,“VV”为单音节动词重叠,且为行为动词,非行为动词及行为性不强的动词不能重叠修饰“人”。如:

(10)*想想的人(心理动词)

(11)*懂懂的人(心理动词)

(12)*听听的人(行为性不强)

(13)*盯盯的人(行为性不强)

“VV”除了为行为性强的单音节动词重叠外,其还须具有的语义特征为[+持续,+反复],不具有的语义特征为[-单次性,-不可逆性,-贬义]。“VV”不能是贬义性动词重叠的原因是因为说话人主观倾向于对“VV”的肯定,而对“Vp”持否定态度。如:

(14)唱唱歌的人(持续、可反复、自主)

(15)打打电话的人(持续、可反复、自主)

(16)*死死的人(单次、不可逆)

(17)*活活的人(单次、不可逆)

(18)*吹吹的人(贬义)

(19)*骂骂的人(贬义)

在“VV的人Vp”构式中,“Vp”句法功能是充当谓语。通常是一个连谓结构,也可以是述补结构、动宾结构或者是单音节动词的否定结构。如:

(20)他上上课的人出去耍子。他上课的时候出去玩

(21)他睏睏的人起来耍子电脑。他不睡觉起床玩电脑

(22)他说说的人笑起来。他说着说着笑起来

(23)他考考的人睏着了。他考着考着睡着了

(24)他吃吃饭的人吃小食。他吃着饭却吃零食。

(25)他望望书的人看电视。他看着书却看电视。

(26)他穿穿的人不穿。他穿着穿着不穿了

(27)他说说的人不说。他说着说着不说了

“Vp”的句法功能是充当谓语。“Vp”可以为连谓结构,如例(20)中,“Vp”为“出去耍子”;例(21)中,“Vp”为“起来耍子电脑”。“Vp”也可以为述补结构,如例(22)中,“Vp”为“笑起来”;例(23)中,“Vp”为“睏着了”。“Vp”也可以为述宾结构,如例(24)中,“Vp”为“吃小食”;例(25)中,“Vp”为“看电视”。“Vp”还可以为单音节动词否定形式,如例(26)中,“Vp”为“不穿”;例(27)中,“Vp”为“不说”。

(二)“VV(N)的人”的结构性质和句法功能

泰兴方言的“VV(N)的人”为名词性偏正结构,其中“VV(N)”为定语,“人”为中心语。张斌认为最适宜表达指称的是名词或名词性语言单位,最适宜表达陈述的是动词或动词性语言单位[3]。由于泰兴方言“VV(N)的人”为名词性语言单位,因此具有指称性质。张斌还指出名词性短语表示指称,不能单独成句。在泰兴方言中,“VV(N)的人”不能单独成句,例如:

(28)*他吃吃的人

(29)*恁耍耍的人

虽然“VV(N)的人”整个形式上是指称,但也包含了陈述。例如:

(30)他望望书的人望了睏着了。他看书看睡着了

(31)恁做做活计的人跑了去打麻将。你干着活跑去打麻将

“VV(N)的人”由“VV(N)”+“的”+“人”构成,其中的“VV(N)”为动词性成分,如例(30)、(31)中的“望望书”“做做活计”。据张斌先生(2014)所说,可以认为“VV(N)的人”也包含了陈述。

泰兴方言“VV(N)的人”与前面的人称代词,如“恁”“他”等为同位结构,表示同指关系。人称代词一般不能为第一人称,通常情况下为第二人称或第三人称,当然也会有省略的情况,表示说话人所说的“某人”是交际双方共知的。当“VV(N)的人”前面的人称代词为“恁”时,表示行为的施行者就是听话人,并且听话人在场;当“VV(N)的人”前面的人称代词为“他”等第三人称时,表示行为的施行者不是听话人,并且“某人”不在场。

刘探宙、张伯江认为同位同指组合的前后项在具体句子中指称的外延完全相同[4]。“VV(N)的人”与其前面的人称代词指称的外延完全相同,以此可以判定该结构为同位同指结构。

“VV(N)的人”与“恁”“他”等构成的同位结构充当整个句子的主语。用层次分析法可以清楚地看出其内部结构关系。例如:

(30a)他望望书的人望了睏着了。

(31b)恁做做活计的人跑了去打麻将。

(三)泰兴方言“VV的人Vp”的构式义

Goldberg认为如果短语型式的形式或意义的某些方面不能从其构成成分的特征或其他构式中得到完全预测,那么该短语形式是一个构式[5]。泰兴方言“VV的人Vp”的原型义表示“某人从某一个动作转做另一个动作”,但是存在功能的某个方面不能从组成成分或已有的构式中预测出来,这个功能就是表示“说话人对某人在某个时间、某个场合做了不合适的行为的贬责”。如:

(32)他说说的人说啊笑起来。他说着说着笑起来

(33)他吃吃的人吃啊哭起来。他吃着吃着哭起来

泰兴方言“VV的人”构式句法、语义都不自足,因此不能单说,需要在“VV的人Vp”构式中。例(32)中的“他”从“说”这个行为转做“笑”这个行为,这是理性意义,而说话人对“他”所做的“笑”这个行为的贬责,这是内涵意义。周韧认为内涵义一般是大众普遍接受的规约性评价,也可以是说话人的主观评价[6]。

主观评价有正向和负向之分。王灿龙(2003)说有的命题所表达的内容是人们乐于接受甚至努力追求的,人们对这类命题的评价一般是积极的,我们称之为正向评价(positive evaluation);有的命题所表达的内容是人们不愿接受甚至竭力回避的,人们对这类命题的评价是消极的,我们称之为负向评价(negative evaluation)[7]。泰兴方言“VV的人Vp”属于负向评价构式,表达说话人对某人从一个动作转做另一个动作的贬责。如例(33)中,说话人对“他”所做的动作“哭”进行贬责。

(四)泰兴方言“VV的人Vp”表负向评价的理据

第一,泰兴方言“VV的人Vp”的负向评价义不依赖于贬抑性词汇,无法从“VV的人Vp”看出该构式表负向评价。从整个事件来看,都是某人在做某事的过程中,突然转做另一件事或出现某种状况,这在说话人看来是由于某人自身原因所导致的消极事件。如:

(34)恁跑跑的人怎啊跌个了的,个疼啊?你走路怎么摔着了,疼吗?

(35)他喝喝水的人喝啊呛个了。他喝水喝呛着了

例(34)(35)中,说话人表达的是对“恁”和“他”做“跌”“呛”的斥责,说话人认为是由于某人的自身原因而造成的意外状况。例(34)中,“跌”这个动作是“他”在走路过程中行为方式不当而造成的;例(35)中,说话人认为“他”出现“呛”这个状况是“他”喝水的方式不当所造成的。

第二,依靠百科知识与反预期信息的语用推理。

百科知识是语言本体意义背后的概念或认知体系。百科知识涵盖的内容特别庞杂,但是它以某些内容或某些方式为核心组成一个网络。Langacker把百科知识分为四类:大众约定知识(conventional knowledge)、类或概括性知识(generic knowledge)、本身内涵知识(intrinsic knowledge)、典型性知识(characteristic knowledge)。我们这里需要了解的是大众约定知识。大众约定知识指的是:某语言社区或社会的人共同认可并接受的一些约定俗成的东西,如传统的习俗习惯。

传统的习俗习惯对我们的行为有所规定,要求我们在恰当的时间、地点做合理的,符合身份的行为。如果违反这项规定,就会受到大众在心理上的不认同,甚至是指责。

(36)恁上上课的人溜出去耍子。恁上课的时候溜出去玩。

例(36)中,听话人的身份是学生,而“溜出去耍子”发生的时间是他应该在课堂上的时间。由于他在上课时间出去玩,做了不恰当的、不符合身份的事,违反了大众约定知识,因此说话人表达对他这种行为的指责。

从另一个角度看,大众约定性知识可以看作是说话人的预期信息。也就是说在人们的头脑中总是倾向一个事件向常理,正常化发展。如果出现了意外、不如意的情况,那么这和人脑中的预期信息是违反的,即和说话人的主观认定相反。如例(36)中,说话人的预期是在上课时间,听话人应该在课堂上听课,而现实是听话人溜出去玩,这与预期信息不符。

说话人使用“VV(N)的人Vp”构式表达贬责义,这是一种隐含义,需要听话人进行语用推理。在泰兴方言“VV(N)的人Vp”构式中,说话人的主观认定行为是“VV”,这个行为是在恰当时间做的符合身份的行为,而现实情况是施行者做了“Vp”这个行为,这个行为是不符合大众规约的行为,“VV”与“Vp”形成反差与矛盾,由于“VV”为大众普遍接受,因此“VV”战胜“Vp”,从而形成对“Vp”的贬责。语用推理模式如下图所示:

三、泰兴方言“VV(N)的人Vp”的来源

泰兴方言“VV(N)的人Vp”可能源于一个主从句“SVV(N),SVP”。在中主从句“SVV(N),SVP”中“SVP”是主句,“SVV(N)”是从属句。修饰性成分“VV(N)”由从属句“SVV(N)”降级而来。利奇(1987)提出了“降格述谓结构”的概念。他认为“一个从属述谓结构可能是一个主要述谓结构的一部分,它与主要的述谓结构的关系如同句法学中从属句与主句的关系”[8]。例如:

(37)他做做日中。 他和人家搭汰话。

(SVVN)从句 (SVP)主句

他做做日中的人同人家搭汰话。他不应该不做饭去和人聊天。

(VVN的人Vp)

例(37)为两个事件,“他做做日中”是从句,“他和人家搭汰话”是主句。例(37)可以认为泰兴方言“VV(N)的人Vp”是由主谓从句“SVV(N)”降级内嵌而来。“SVV(N)”通过降级进入主句“SVP”中,其中的一个人称代词“他”为了避免重复而变为“人”,“VV(N)”重新分析为修饰性成分。“VV(N)”作为修饰性成分表示的是一种状态,状态在定语位置出现都是有标记的,须要加定语标志“的”。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认为泰兴方言“VV的人Vp”是由一个主谓句“SVV(N)”降级内嵌入另一个主谓句“SVP”而来。通过小句降级整合而成的“VV(N)的人Vp”中,“VV”为背景信息,“Vp”为前景信息,前景信息是说话人凸显和贬责的对象。

四、泰兴方言“VV”式的功能分化

在泰兴方言“VV(N)的人”结构中,“VV”语言形式发生了变化,由“VV”变为“VV的”,并且语义功能和语用功能也都发生了变化,“VV”由动作义变为描写义,语用上由祈使变为否定。

关于汉语中动词重叠的功能变化,学界已经有学者讨论。叶祖贵认为普通话“VV”的“时量短动量短”,其实相对于动作的一次性发生来说也是量的增加,只不过量的增加有程度的差别而已。这种量的增加既可以从客观表现上去观察,这时动词重叠就具有了陈述的功能,表达动词所指行为动作处在怎样的客观过程之中;但也可以从量的增加的状态以及带给我们的感受上去观察,这时动词重叠就具有了描摹的功能,突显我们对动词所指行为动作的重复出现而表现出一种怎样的主观体验。他发现动词重叠在汉语方言中确实表现出了陈述和描摹的分化[9]。

华玉明也持同样的观点,他认为动词性词语构成的功能变化重叠式,原式只表示动作行为,重叠后获得了动量多义,经过语义泛化,动作性减弱,动作的状态性增强,从而获得动作状态的描写意义。描写意义的获得是功能变化型重叠式分别由名词性、动词性向状态形容词转化中的极为关键的一步。在功能变化型重叠式分别由原式的名词性、动词性向状态形容词性转变的过程中,多量义和描写义是转变的条件,其中多量义是量变条件,随着量的积累,语义泛化,获得描写义,描写义是质变条件,重叠是促使功能变化型重叠式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手段[10]。

本文认为二者都认识到了描摹功能或描写义的形成和量的增加有关,但在生成机制方面存在分歧,叶祖贵(2014)认为量的增加可以从主客观角度来观察,描摹功能是主观上的一种体验,而华玉明(2003)认为量的增加导致语义泛化,获得描写义。匡腊英、杨怀源认为动词重叠的状态形容词功能从先秦到唐五代一般由单音节动词重叠式VV担任。唐宋开始,单音节动词重叠式VV的状态形容词功能逐渐减弱,其状态形容词功能逐渐转向以双音节动词重叠式V1V1V2V2行使为主,至今大致如此。但是,单音节动词重叠VV式的状态形容词用法,虽然在唐宋以后的文献里逐渐减少了,在现代汉语及方言里却仍可见到其影踪[11]。例如:

(38)那个女的是叫人掐死的,俩眼瞪瞪着,吓死人了。(河北话,吴继章2000)

(39)他们几个从早到晚打打的。

(皖北话,刘杰、于芹2009)

(40)他玩玩地哭起来啦。

(河南固始话,叶祖贵2014)

(41)那个娃儿好横啰,妈妈不给他买玩具,他就跳跳的哭。

(涪陵方言,叶祖贵2014)

从以上例句中可以看出,在方言中单音节动词重叠VV式还是比较常见的,“VV式”的句法功能是充当谓语和状语,如例(38)(39)中的“VV式”充当谓语,例(40)(41)中的“VV”式充当状语。但是比较特殊的是,在泰兴方言中,“VV”式能够充当定语,例如:

(42)他骑骑的人骑了跌个了。他骑车摔倒了。

(43)他吃吃的人吃了噎个了。他吃饭噎着了。

例(42)(43)中,“VV”式的句法功能是充当定语,其中的“骑骑”“吃吃”已从动词性功能向形容词性功能转变,意义从动作义、尝试义变为描写义或描摹义。泰兴方言“VV”式的功能分化如下表。

泰兴方言“VV”式的功能分化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泰兴方言的“VV”式的表现形式、句法功能、语义功能、语用等已经分化。从表现形式上看,充当谓语时为“VV”,充当定语时为“VV的”。从语义上看,充当谓语的“VV”凸显动作义、尝试义,动量小;充当定语的“VV的”凸显描写义、描摹义,动量大。从语用上看,充当谓语的“VV”具有祈使功能,其后通常有补语“看”;充当定语的“VV的”表达了说话人的否定态度。

五、结 语

在泰兴方言中,“VV”式呈现两种分布情况,一是充当谓语,二是充当定语。充当谓语的情况在现代汉语及方言中具有普遍性,但是充当定语的情况与现代汉语及其他方言却是不常见的。在泰兴方言中单音节动词重叠其后可带宾语也可不带宾语。当“VV”式充当定语时,能够构成“VV(N)的人Vp”构式,其中“的”“人”为常项,“VV(N)”“Vp”为变项。“VV(N)的人”为名词性偏正结构,具有指称性质,其前面常有人称代词,与其构成同位复指结构,充当“Vp”的主语。构式对“VV”有限制作用,行为性强、可持续、反复的动词能够进入该构式,单次性、不可逆、贬义的动词不能进入该构式。“的”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构件,具有提高参照体指别度的功能。“Vp”通常情况下为一个连谓结构,充当“VV(N)的人”的谓语。“VV(N)的人Vp”为一个构式,其构式义为“说话人对某人在某个时间、某个场合做了不合适的行为的贬责”。“VV的人Vp”的负向评价义不是来源于构式本身,需要语境明示,才能浮现出负向评价义,这里的语境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某人在从事某种行为过程中故意从事另一种行为;二是在某人在做某种行为过程中不经意发生另一种行为,而这种行为不是某人故意进行的,是偶然的。“VV(N)的人Vp”依靠百科知识与反预期信息的语用推理。说话人的主观认定行为与施行者的现实行为形成对比,凸显责贬义。泰兴方言“VV(N)的人Vp”构式来源于一个主从句“SVV(N),SVP”。在泰兴方言中,“VV”式已经出现了功能分化,从表达形式上分化为“VV”和“VV的”;在句法上,一个充当谓语,一个充当定语;从语义上看,“VV”表示动作义、尝试义,动量小,“VV的”表示描写义、描摹义,动量大;在语用上“VV”表示祈使语气,“VV的”表示否定的态度。

猜你喜欢

单音节泰兴构式
泰兴砖雕:方寸之间见大美
非遗中的“泰兴印忆”
语文单音节词教学初探
在农村小学语音教学中提升学生认读拼读能力初探
开泰图兴——泰兴经济开发区的绿色崛起之道
“不可推导性”作为标准的虚妄:兼评“修辞构式观”
从语法构式到修辞构式再到语法构式
江苏省“三会”换届合署大会在泰兴召开
主观性在口语构式中的非常规表达——以口语构式“V+他2+NumP”为例
强化显义与突出内涵:当代流行构式“不是所有的X都叫(是)Y”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