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芎祛瘢痕霜基质处方的优化
2020-04-29郝慧汇杨荣平
郝慧汇,康 希,曲 彤,周 欣,杨荣平∗
(1.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7;2.陕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陕西 西安 712046;3.西南大学药学院,重庆 400715)
瘢痕是机体组织受损后以结缔组织替代的不完全组织修复,并改变外观和功能的病理性组织,以成纤维细胞异常增殖、胶原等细胞外基质沉积为组织学特征[1]。增生性瘢痕多发于伤及真皮的创伤,亦见于较深的创伤和手术切口,其发病率高,影响因素多,尚无理想疗法[2]。中医药关于防治增生性瘢痕的研究历史悠久,有确切临床疗效,在《医心方》 《普济方》 《太平圣惠方》 《圣济总录》 中均有记载[3-4]。
川芎是伞形科植物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Hort.的干燥根茎[5],其性温味辛,善走窜,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行气开郁之功效,含有挥发油、川芎内酯、阿魏酸等,药理作用包括扩张血管、抗血栓、抗炎、抗增殖等[6],还能抑制氨酸酶活性,减少黑色素形成[7-8]。现有研究显示,川芎挥发油具有抗菌活性,并能抑制哺乳动物细胞中DNA损伤和细胞凋亡[9-10]。
D-最优混料设计方法是将D-最优化设计应用于混料试验中,有试验次数少、参数预测精度高、多目标同步优化、信息量充分的特点[11]。课题组前期优选川芎挥发油用量,本实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筛选基质处方乳化类型,并通过该设计优化各成分比例,确定最优基质处方。
1 材料
YP20002 电子天平(上海佑科仪器仪表有限公司);DT-101S 集热式恒温加热磁力搅拌器(郑州科丰仪器设备有限公司);T18 digital 数显型高速分散均质机(广州艾卡仪器设备有限公司);HHS-21-4 电热恒温水浴锅(上海博讯实业有限公司医疗设备厂);AXLC1820-2 超纯水机(重庆阿修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Nano-ZS 激光粒度仪(英国马尔文公司);BDC-268WGM 电冰箱(合肥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DHG-9140A 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上海齐欣科学仪器有限公司);PHS-3E PH 计(上海仪电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TGL-16G 高速离心机(上海安亭科学仪器厂)。
川芎油(江西空松天然药用油有限公司);白凡士林(20170701,湖南尔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液体石蜡(018120101,成都科 隆化学 品有限公司);丙三醇(20180914,广东光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单硬脂酸甘油酯(S12771215)、硬质鲸蜡醇(C16~ C18混合醇,D44006115)、鲸蜡硬脂醇聚氧乙烯醚-6(乳化剂O-6,S12306125)、鲸蜡硬脂醇聚氧乙烯醚-20(乳化剂O-20,S12306115)、1,2-丙二醇(294101115)、D-海藻糖(I94111118)、透明质酸钠(I95201431)、辛癸酸甘油酯(GTCC 045003118)、棕榈酸异丙酯(EHP 045019115)、肉豆蔻酸异丙酯(IPM 045002115)购自山东优索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2 方法与结果
2.1 基质类型筛选 通过参考书籍[12-13]结合预实验,确定雪花膏、冷霜、润肤霜作为乳化体基质,每种选择不同配方或比例(表1)进行考察,结果见表2。
由此可知,1、2 号O/W 型雪花膏基质外观膏体均匀,但细腻度不够,吸收缓慢,稳定性不理想;3、4 号冷霜基质外观膏体细腻,但触感油腻,耐热实验结果不理想;O/W型润肤露基质各方面性质良好,尤其是6 号基质,不仅外观均匀细腻,质地柔软轻薄,易涂展吸收,离心稳定性好,而且耐寒耐高温,pH 值也符合要求。因此,选择6号O/W 型基质为本品的乳化基质。
表1 乳化体基质配方
2.2 载药量筛选 根据前期细胞实验结果、受用者可接受用量、川芎挥发油在油相中的溶解度,选择0.50%作为膏霜目标载药量。
2.3 膏霜制备 将处方中油相、水相成分分别置于80 ℃水浴中加热溶解,持续30 min 至混合完全,将水相缓慢加到油相中,恒温80 ℃下高速分散 5 min(转速5 000 r/min),继续缓慢搅拌冷却至室温,即得[12-13]。
2.4 膏霜基质评价 膏霜的基质评价指标主要包括肤感评价和物理性质及稳定性评价,采取加权综合评分法[12-15]。根据预实验可知,膏霜肤感对使用者非常重要,但主观性较强,故将其总权重系数设为40%,并分为8 项指标,每项5%;物理性质、稳定性作为客观因素,两者差别较显著,故设其总权重为60%,并分为5 项指标,每项12%,满分100 分,总分越高,膏霜性能越好。
表2 乳化体基质参数
2.4.1 肤感
每个指标项目评分被分为5 档,分别占该项分数的100%(膏霜在此方面非常优秀,完全符合护肤品在此方面的要求)、80%(膏霜在此方面优秀,比较符合护肤品在此方面的要求)、60%(膏霜在此方面合格,勉强符合护肤品在此方面的要求)、40%(膏霜在此方面一般,不太符合护肤品在此方面的要求)、20%(膏霜在此方面不会,难以符合护肤品在此方面的要求)、0(霜膏表示完全不符合此项要求)。本实验选择30 名试用者,根据其使用感受的真实感觉进行评价打分,取平均值,具体评价项目如下。
拾取度是指膏霜使用时,用手指从容器中挑起膏体的难易程度。
细腻性是指膏霜在涂抹时是否柔滑,还是会感受到明显粗糙的颗粒感。
涂展性是指膏霜在涂抹过程中是否容易铺展,还是会出现不易溶、产生白条或搓泥现象。
清爽度是指膏霜使用时,是否清润舒适,还是有明显油腻感。
光泽度是指膏霜使用时,是否有光亮、健康的感觉。滋润效果是指膏霜使用时,是否能赋予皮肤滋润感。吸收效果是指膏霜使用时,是否能渗透入皮肤,并产生营养肌肤的效果。
接受度是指膏霜使用时和使用后,是否能承受其颜色、触感、气味等,还是会造成明显不舒适。
2.4.2 物理性质、稳定性 物理性质、稳定性评价应严格遵守乳膏剂、护肤品相关质量要求[11],需全部符合。
2.4.2.1 pH 值 称取样品1 份(精确到0.1 g),加去离子水9 份,加热至40 ℃,不断搅拌至均匀,冷却至室温,作为待测溶液。将校正后的电极插入待测溶液中,启动搅拌器,待酸度计读数稳定1 min 后,停搅拌器,直接从仪器上读出pH 值,测试2 次,误差范围±0.1,取平均值。健康皮肤pH 值在4.5~6.5 之间,属弱酸性,故膏霜pH 也以弱酸性为佳,本实验也规定该范围内为合格。结果,合格占该项分数的100%,不合格计为0。
2.4.2.2 平均粒径 37 ℃下本品用水稀释(1∶1 000),室温下测定平均粒径。结果,“<1 μm”占该项分数的100%,“1~5 μm”占该项分数的50%,“>5 μm”计为0。
2.4.2.3 离心稳定性 指将霜膏装入离心管约2/3 高度并装实,放入(38±1)℃恒温箱中保温1 h后,立即移入离心机,4 000 r/min 离心30 min 后取出,观察其变化。结果,“无变化”占该项分数的100%,“基质变粗”占该项分数的50%,“渗出或分层”计为0。
2.4.2.4 耐热实验 将膏霜倒入2 支20 mm×120 mm试管中,高度约为80 mm,塞上干净软木塞,置于(48±2)℃恒温箱中24 h 后取出,恢复室温,与另一试管中的膏霜进行对比。结果,“无变化”占该项分数的100%,“基质变粗”占该项分数的50%,“渗出或分层”计为0。
2.4.2.5 耐寒实验 将膏霜倒入两支20 mm×120 mm 试管中,高度约为80 mm,塞上干净软木塞,置于(4±2)℃冰箱中24 h 后取出,恢复室温,与另一试管中的膏霜进行对比。结果,“无变化”占该项分数的100%,“基质变粗”占该项分数的50%,“渗出或分层”计为0。
2.5D-最优混料设计[11,16-20]预实验以市场现有的霜膏处方常用比例为基础,单因素试验优化各因素用量范围,结果见表3。
2.6 模型拟合 通过Design-expert 8.0.6 软件进行D-最优混料设计,结果见表4。以评价总分为自变量,因素A~F用量为因变量进行模型,方差分析见表5。
优化后,拟合方程为OD 值=1 119.93A+117.63B-814.87C+221.08D-8 550.02E+94.58F-1 132.86AB+128.47AC-1 377.95AD+7 436.65AE-1 294.48AF+1 280.24BC-96.94BD+9 895.66BE-94.92BF+717.82CD+10 298.01CE+1 047.23CF+8 449.32DE-167.60DF+9 132.23EF。表5 显示,二次式拟合P值最小(<0.000 1),表明模型具有高度显著性;失拟项P>0.05,表明模型拟合度良好;复相关系数R2=0.986 5,表明总分变异中有98.65%是由变量A~F引起的,预测性良好。
表3 因素水平
表4 试验设计与结果
表5 方差分析
2.7 响应面分析 预实验发现,当合成油相(B)与复配乳化剂(C)比例发生变化时,对评价总分影响较大,本实验方差分析也印证了这一点,故两者为主要影响因素[20]。通过Design-Expert8.0.6 软件绘制等高线图、三维曲面图,结果见图1。
从图1a 中优选出各变量因素范围分别为A0.043~0.059、B0.098~0.175、C0.052~0.093,图1b 中分别为B0.101~0.132、C0.055~0.087、D0.073~0.085,图1c 中分别为B0.113~0.145、C0.070~0.082、E0.037~0.045,图1 d 中分别 为B0.102~0.124、C0.038~0.085、F0.608~0.725。根据以上筛选范围并结合实际,确定最优基质处方为烃类油相用量5.00 g,合成油相用量12.00 g,复配乳化剂用量8.00 g,保湿剂用量7.50 g,仿生剂用量4.00 g,水用量63.00 g。
2.8 验证试验 按“2.7”项下优化基质处方进行5 次验证试验,所得膏霜呈乳白色半固体,质地细腻轻盈,方便拾取涂展,易于吸收,莹润保湿,有轻微可接受的川芎气味,OD 值分别为99.2 分、98.7 分、100 分、97 分、99.5分,RSD 为1.17%,与预测值(99.76 分)的偏差分别为-0.6%、-1.1%、0.2%、-2.8%、-0.3%,平均-0.9%,表明基质处方稳定,重复性好。
图1 各因素响应面图
3 讨论
本实验选用O/W 型乳剂作为基础基质,具有细腻轻薄、清爽润泽、易于涂抹吸收的特点。但乳剂是一种热力学不稳定的多相分散体系,其稳定性容易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油相、水相、乳化剂为其形成的3 种必要组分,三者种类和比例均对其稳定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实验所需优化的乳膏基质处方因素繁多复杂,可将其分类归纳为烃类油相、合成油相、复配乳化剂、水相保湿剂、仿生剂、水6 种,若采用单因素试验或正交试验,均会暴露出试验次数多、参数预测精度低、信息遗漏等缺点,无法对其同时进行全面、立体地筛选。
混料设计是一种受特殊条件约束的回归设计,已在冶金、化工、食品、农林等各领域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在中医药领域遇到配比优化的问题也常使用此方法[16]。D-最优混料设计是一种将D-最优化设计运用于混料设计的设计方法,可实现多目标同步优化,不仅试验次数少,而且具有信息的全面性和预测的准确性,非常适合优化霜膏基质,同时可避免多因素之间的相互交叉干扰现象,优化得到的处方基质稳定,膏霜外观、肤感、稳定性均可达到最优水平[17-19]。因此,本实验采用该方法筛选出川芎祛瘢痕霜基质处方,并对其进行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