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心理模型探寻学生行为动机的个案分析
2020-04-28张璇
【关键词】心理模型;问题学生;萨提亚冰山理论
【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0)96-0017-04
【作者简介】张璇,南京市月牙湖小学(南京,210007)教师,二级教师。
一、问题学生基本情况
J,小学二年级男生,与奶奶、父母、姐姐同住。他身体健康,智力正常,但不能遵守校纪校规,无安全意识,常会做出令人惊讶的事,如往同学水杯里放异物、用哑铃砸同学、偷拿他人物品等。J与同学不能友好相处,并且无心学习,成绩常常在班级倒数。
通过对J的观察,我发现他在班级中并非孤立无援没有朋友,他常会以赠送礼物(零食或文具)的方式获取同学好感,让同学接纳他。可是一旦同学不能满足他的要求或期待时,他会立刻变脸去追打同学,如果同学还手,就会引起他更疯狂地报复。老师介入处理时,他立刻避重就轻、推卸责任。J身形娇小、长相可爱,又思维敏捷、能言善辩,推卸责任时常把自己伪装得很无辜,班上大多数同学吃过亏后对他敬而远之。
二、理清关系寻找帮手
对于这样的孩子,首先要获得家长的支持。第一次与J的父母面谈后发现,他的妈妈非常佛系,不论我怎么说,她都是回复“我会回去和他说的”“我会跟他谈一谈”。J的爸爸则神情冷淡,保持沉默。
对此,我绘制了J的家庭关系图来理清思路(见图1)。
从这幅家庭关系图可以看出,J的父母婚姻关系稳定,相处和睦。J和妈妈的关系亲密,因为J的教育主要由妈妈负责。妈妈觉得J是提前入学的孩子,比别人年纪小,在学校里经常犯错很正常,只要慢慢教,和他好好讲道理就行。J与爸爸关系疏离,因为爸爸经常出差,教育他时会打他。奶奶负责每日接送J,但J對她很排斥,常常借故在校逗留,不愿回家,日常与奶奶的关系也很疏离。J和姐姐的关系时好时坏,两人常争抢物品或互相告状。J觉得爸爸妈妈偏爱姐姐多一点,尤其是爸爸。爸爸对于J在校情况的了解主要源于妈妈的转述。每次因冲动打完J后他都很自责,便慢慢逃避对J的教育。家庭教育的无力导致J在校时经常违反规则,屡教不改。
通过分析,我得出结论,J的爸爸意识到孩子的问题,也愿意参与孩子的教育,但因不得法而产生逃避行为。妈妈对孩子有愧疚心理,认为孩子现在的情况源于自己让他提前入学,所以对J比较溺爱。通过对比,我决定从爸爸入手解决问题。在男孩的成长过程中,爸爸发挥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爸爸是孩子重要的伙伴,也是他模仿的对象。
三、抽丝剥茧探究原因
这天,J又因违反校纪校规被请家长。本来是妈妈来,结果那天爸爸休息,就换成爸爸到校和我面谈。
谈话一如既往,我苦口婆心,爸爸神情淡漠,直到爸爸提到“他在家就这样,尽干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我请爸爸举个例子,爸爸说J和姐姐两人一起写作业,姐姐看手机,当时J不作声,等爸爸一回来就告姐姐的状。
我:“你当时是怎么处理的?”J爸爸:“我就跟他讲,姐姐看手机肯定是完成作业有需要,是老师要求的。”我:“J什么反应?”J爸爸:“他没什么反应,走开了。”我:“你觉得他把这件事告诉你是为什么?”J爸爸:“不知道。我跟他们讲,写作业时不能看手机,谁看了我就要打手。”我:“你打姐姐了?”J爸爸:“没有,他姐姐比较懂事,她要看的话肯定是写作业有需要。他就不自觉,一定要有人看着。”我:“你跟J说过这些吗?”J爸爸:“以前说过。”我:“J什么反应?”J爸爸:“找各种理由跟你辩。”我:“然后呢?”J爸爸:“骂一顿,有时候气急了会打他。老师,这有什么问题吗?”我:“你不觉得你对他和姐姐的标准不一样吗?为什么姐姐看手机就是作业需要,他看手机就是玩?他发现姐姐违反你的要求来告诉你,就是损人不利己?”J爸爸沉默了。
通过这次对话,我发现爸爸对J有高期待,但J一再令他失望,他慢慢失去了耐心和信任。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活动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又称“无意识”)三个部分。其中意识指人能够知觉的心理活动;前意识指人平时感觉不到,却可以经过努力回忆和集中精力而感觉到的心理活动;潜意识指人平时感觉不到,但没有被清除而是被压抑了的心理活动。所以,人的某些行为或习惯动作背后可能会隐藏着某种深刻的无意识动机。如J爸爸举的这个例子,他没有意识到,他把J的行为理解成“损人”,又忽视了J行为背后的原因,只认为他“不利己”。
J看似莫名其妙的告状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我们可以借助萨提亚的冰山理论来分析。
一个人的“自我”就像一座冰山,我们能看到的只有表面很少的一部分——行为,更大一部分的内在世界隐藏在海面以下不为人所见。写作业时,J发现姐姐看手机,违反了爸爸的规定。但他没有提醒姐姐,也没有去了解姐姐为什么看手机,只是默默等待,一看见爸爸就迫不及待地去告状。这看似没头没脑的行为就是露在海面上的“冰山”。在冰山理论中,人对于自己的感受有五种应对方式,分别是讨好、指责、打岔、逃避和一致性。J的这个行为其实是对姐姐的指责,因为姐姐违反了爸爸的规定;还有对爸爸的讨好,因为他不仅没有违反规定,还监督了姐姐。在告状时,他的内心是充满喜悦的,这些情绪的产生源于他根据以往的生活经验所形成的观点“爸爸偏心姐姐,不相信我”,可见他是期待获得公平对待、渴望得到爸爸信任的。产生这些想法的核心则是他对自己的否定——我很糟糕,不值得信任。
所以,J听到爸爸说姐姐肯定是因为做作业有需要才看手机,看见爸爸不想深究这个问题,他感受到爸爸言行不一,知道自己的期待落空了。他的转身离开是对爸爸说话不算话的失望,是没有得到表扬的失落,是对爸爸制定这个规则标准的困惑,还有对自己的否定。
难怪每次J和同学发生矛盾,老师还没问清缘由,他就开始推卸责任。这里可以借用埃利斯的理性情绪疗法ABC模型来理解(见图2)。
由图可以看出,J的信念(B)是“我很糟糕,不值得信任”,当遇到“与同学发生矛盾”这一诱发事件(A)时,他立刻产生害怕的情绪,因为他认为没人相信他,大家一定会觉得他不对,会处罚他。所以他试图逃避责任来保护自己,这就是情绪与行为结果(C)。从J“娴熟”的演技可以看出他经常如此,如果要改变J,就需要对他的不合理信念进行驳斥干预(D),从而产生效果(E),让他有新的感觉(F),重建合理信念。
四、把握契机正向引导
一天,J后桌的同学Z放在桌上的自动笔不见了,在课桌下找到时只剩笔杆,笔头被人拧掉了。通过调查发现,J在课间偷拿了Z的笔,然后把笔头拧下扔掉,笔杆扔到桌子下面,伪装成笔掉到地上自己摔坏的样子。
弄清事情经过后我单独找J谈话,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一开始J很紧张,一番安抚后才告诉我原因:大约两个月前他买过一支和Z同样的自动笔,一天Z的自动笔不出铅了,Z把笔头拧下来放在桌上,结果J不小心把笔头碰掉后还踩裂了。虽然J立刻道歉,但Z还是强行把坏的笔头给了J,把好的换给自己。当时J并没有把这件事告诉老师,而是回家告诉了妈妈。妈妈跟他说:“坏就坏了,不要和同学计较,要和同学友好相处。”还给J买了一支不一样的自动笔。
这件事看上去是解决了,但在J的心里却是“未完成事件”。“未完成事件”这个术语伴随格式塔治疗理论的诞生而诞生,格式塔治疗理论提出,当某种未完成事件长期处于潜意识状态而得不到满足或释放时,就会影响个体当下的生活。因为个体的需求从出生到满足是一个完整的循环过程,由感觉、觉察、动员、行动、接触、完形、满足、消退再到新的感觉组成。在健康的状况下,个体能够敏锐地覺察自身的需要和外界信息,调动各种可用的资源去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以满足自己的需要。无论其行动是成功或失败,他都能够很好地总结经验,以便在以后争取成功。在健康的循环中,他对自己是充分认识的、自信的,能量是畅通无阻的。而当循环的某个环节出现问题时,未完成事件就会出现,它一直悬而未决,或被不成熟的方式排除在意识之外,循环不能形成,个体的需要也得不到满足。这样,能量会滞留在某处,被用以将未完成事件压制于潜意识中,能够应付其他问题的能量便会减少,从而阻断下一个环节的进行。这种无法完成的环节又限制了他的觉察,妨碍又一个循环的进行。
J的这件事为什么未完成?可以再次利用冰山理论来探寻他的需求。J选择把这件事告诉妈妈,是因为妈妈和他的关系最亲密。他述说这件事的背后是对Z的指责,他很伤心、很委屈,伤心是因为他对这支笔很喜爱,委屈则源于他根据以往生活经验所形成的观点“我不是故意弄坏他的物品,并且我已经道歉了,他就应该原谅我”。在J的成长过程中,这个观点被一次次强化,已经变成了他的一个非理性信念。埃利斯认为非理性信念最大的特点就是不客观,是以各种“必须”“应该”“一定”来要求自己和外界,这是不实际的,随之带来的还有“自我贬低”“自我惊吓”等。这些都藏在J的潜意识里,包括期待得到妈妈的理解、宽慰,渴望得到认可等。产生这一切的核心还是他对自己的否定——我很糟糕,我不值得。看上去妈妈教育了J,还给他买了新笔,可实际上并没有满足J的心理需求,这件事就成了“未完成事件”。然后J苦等近两个月的时间,终于找到机会,以他自己的方式来为这件事画上句号。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很糟糕”的信念也不是一天形成的,只能抽丝剥茧,慢慢消除。所以,我决定通过驳斥干预(D),来改变J“我不是故意弄坏他的物品,并且我已经道歉了,他就应该原谅我”这一不合理信念(B)。经过沟通,J明白了,不管有意无意,自己弄坏了Z的笔有错在先,Z选择不原谅,执意要用换笔头的方式来解决也是合理的。对于J立刻道歉的行为我也给予了表扬,最终J提出买一支相同的自动笔赔给Z,这个决定就是图3中的效果(E)。当J把自动笔赔给了Z,获得了Z的原谅后,他如释重负,体会到新的感觉(F)——坦然。“换笔头”这个未完成事件才真正画上了句号。
事后我和J的家长进行了交流,分享处理这件事的心得体会,并指导家长在平时生活中遇到类似事情如何处理。同时,我从科学的角度向J的爸爸解释了男孩女孩的大脑差异和行为差异,并推荐了相关文章和影视资料,帮助他调整对J的期待,正确看待J的行为。我的诚意得到了回应,J的爸爸开始愿意接受我的建议,并配合各科老师的工作,J也在悄悄发生变化。
五、教育反思
我们常说“先接纳情绪,再解决问题”,这里的接纳不是无底线地忍让,而是了解孩子情绪产生的根本原因。有时家长和教师总是控制不住自己,总想给孩子讲道理、提建议,其实我们的潜台词是“我比你强”,一旦孩子接收到这个讯息,要么抵触,产生逆反,要么更加觉得自己不行,依赖成人。
接纳孩子的情绪就是了解孩子内心的感受,去倾听,去感受他的感受,用身心跟随。不必直接给他们解决的办法,而是帮他们铺路,让他们自己学会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陶勑恒.心理咨询与辅导(一)[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
[2]岳晓东.登天的感觉[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8.
[3]丹·金德伦,迈克尔·汤普森.培养高情商男孩[M].高晓静,李岩,译.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9.
[4]魏叶莹.大学生人格特质、自我觉察与未完成事件的状况及其关系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