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世界技能大赛标准推动木材加工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探析
——以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0-04-28陈慧敏郭叶莹子杨华珍
饶 鑫, 杨 静, 陈慧敏, 刘 斌, 张 悦, 郭叶莹子, 杨华珍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句容 212400)
世界技能大赛(以下简称“世赛”)由世界技能组织主办,是其成员展示和交流职业技能的重要平台,同时也是当今世界地位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职业技能赛事,被誉为“技能奥林匹克”,每两年举办一次,至今已举办了45届比赛,拥有70余年的历史和广泛影响[1]。当前,世界技能组织共有82个国家和地区成员,覆盖全球2/3人口,我国于2010年正式加入世界技能组织,成为其第53个成员国,并组织参加了第41~45届世赛,实现了金牌零的突破,更蝉联了最近两届世赛团体总分第一。世赛比赛项目共分为结构与建筑技术(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Technology)、创意艺术和时尚(Art and Fashion)、信息与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制造与工程技术(Manufacturing and Engineering Technology)、社会与个人服务(Social and Personal Services)、运输与物流(Transportation and Logistics)六大领域。第45届世赛有56个正式比赛项目,与木材加工技术专业密切相关的主要有精细木工(Joinery)、家具制作(Cabinetmaking)和木工(Carpentry)三个赛项,它们隶属于结构与建筑技术大类。
世界技能组织不断提升技能标准,世赛已经发展成为公认的顶级职业技能竞赛,引领职业技能的世界先进水平。我国面向2025年的职业教育发展规划正在对接世界技能组织,通过参加世赛将国际先进的产品标准、工艺流程、技术规范、服务理念等融入职业教育教学[2]。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参与了第44、45届世界技能大赛,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全面对接世赛标准,形成“对接世赛”人才培养模式。本文以精细木工、家具制作和木工三个赛项的技术文件为依据,从课程设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探析木材加工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路径,为提高我国职业院校的木材加工技术及相关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有益的借鉴。
1 世赛技术文件结构解析
1.1 技术文件的构成
“卓越、创新、合作、公平、诚信、多元、透明”是世界技能组织的价值观,组织技能竞赛是世界技能组织的核心工作,其目的是围绕世赛,制定技能标准,提高技能水平,提升技能价值。其成员了解世赛的主要依据是技术文件,包括技术说明、竞赛项目、评测策略、基础设施列表等四项重要内容。其中技术说明是针对某一具体竞赛项目的核心技术文件,主要包括项目简介、世界技能标准规范、评估策略、评分方案、测试项目、技能管理和沟通、安全要求、材料和设备、参观者和媒体参与、可持续发展等内容;竞赛项目反映当今世界产业发展的最新、最高技术标准要求,相关行业、职业领域的人才需求导向,对应现实产业部门的具体工作角色;评测策略旨在保证世界技能标准规范规定的内容在评分环节能够得到有效实施,包括开发评测标准、选择评测方式、选择评测媒介、选择评测用的技术及辅助手段、评测质量保证与控制;基础设施列表包括竞赛主办方提供的设备清单、型号等相关信息,还提出了场地安全、个人防护用具等相关要求。
世界技能组织成员结构复杂,为了确保世赛所使用的技能规范是国际公认且具有最佳质量,能够符合当今优秀企业对该竞赛项目技能水平的真实需求,世界技能组织于2015年设立了世界技能标准规范(WorldSkills Standard Specification,WSSS),并对各个竞赛项目所需的相关能力(包括所需的知识、理解力和具体技能)作出了相应规定,WSSS同时也是参赛选手训练和备赛的指南[3]。
1.2 木材加工项目的比较
精细木工项目是指通过手工和机器设备,使用各种形式的榫卯连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木质零部件,形成用于门、窗、楼梯和其他建筑物体结构的竞赛项目;家具制作项目是指通过手工和机器设备,以实木为主要材料,制作独立和嵌入式家具的竞赛项目;木工项目是指通过手工和机器设备,为商业和民用建筑测量、切割和安装地板、墙壁和屋顶系统木质部件的竞赛项目。根据与木材加工相关的精细木工、家具制作和木工三个项目WSSS的描述,通过各部分内容及其权重比较可以看出,三个项目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对能力要求的侧重点不一样。三个项目对选手的工作组织和管理、人际沟通、问题解决及创新创造、图纸使用、材料准备、制作接头、组装表面处理、安装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能力要求均作出了详细的规定。以工作组织和管理为例,三个项目都要求选手遵守安全规定、维护安全工作环境、使用防护装备、使用手工和机器设备、使用材料、规划工作区域、避免浪费、高效工作、审查作品,但权重不一样,精细木工和家具制作项目的要求更高。以图纸使用为例,精细木工项目侧重对制图精细程度的要求;家具制作项目侧重对产品完整度的要求;木工项目侧重对读图程度的要求。精细木工、家具制作和木工三个赛项WSSS各部分内容及其权重见表1。
表1 精细木工、家具制作和木工赛项WSSS各部分内容及其权重
赛项名称标准规范 精细木工家具制作木工工作组织和管理遵守安全规定,维护安全工作环境,使用防护装备,使用手工和机器设备,使用材料,规划工作区域,避免浪费,高效工作,审查作品遵守安全规定,维护安全工作环境,使用防护装备,使用手工和机器设备,使用材料,规划工作区域,高效工作,审查作品遵守安全规定,维护安全工作环境,使用防护装备,使用手工和机器设备,使用材料,规划工作区域,避免浪费,审查作品权重:10%权重:10%权重:5%人际沟通获得客户信任,解读客户要求,规划客户预期,满足客户要求,下订单,为客户报价,与他人良好沟通,如期完成任务并汇报进度获得客户信任,解读客户要求,规划客户预期,满足客户要求,下订单,为客户报价,与他人良好沟通,如期完成任务并汇报进度与他人良好沟通权重:5%权重:5%权重:5%问题解决及创新创造定期检查工作,发现并解决问题,创造性应对挑战,自主创新改善产品质量,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创新解决问题讨论风格和美学因素,定期检查工作,发现并解决问题,创造性应对挑战,自主创新改善产品质量,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创新解决问题定期检查工作,发现并解决问题,创造性应对挑战,提升自身专业水平权重:5%权重:5%权重:10%图纸使用满足线型、线宽的要求,接头细节精确且比例正确,确保所有尺寸满足要求,发现图纸错误或需要修改的项目确定产品所需材料的种类和数量,符合尺寸规格、特征和风格要求,按规定比例绘制全尺寸图纸,标注清晰,解读图纸,发现并更正图纸错误或需要修改的项目解读图纸,根据图纸确定不同部分如何相交并连接在一起,根据需要推断信息,发现图纸错误或需要修改的项目权重:20%权重:15%权重:10%材料准备发现材料缺陷,对材料进行粗加工,选择辅助材料合理选材,避免缺陷并提高外观质量,合理选配五金件,直接在材料上放样,以便确定所有尺度、截面、角度、斜切和接头,使用几何方法确定复杂的角度、接头和横断面,选面及标记基准面建设项目要做到准确、清晰及全面放样,直接在材料上放样,避免累积性和混合性误差,运用合适的计算和公式核对精准度权重:5%权重:25%权重:10%制作接头用手工和机器精确制作榫眼,制作的榫眼一致,无刀痕或凿印,用手工和机器精确制作榫头,制作的榫头一致,无锯痕或波纹,榫头和榫眼配合良好,检查内部接头的几何形状与尺寸是否符合工作图纸的要求(在“组装”中有要求)使用手工和机器进行安全且准确的加工,识别和加工指定的榫接权重:15%权重:20%组装进行试装,检查接头密实度,确保无缝隙且符合工作图纸的要求,打磨接头内部,准备胶黏剂、垫片,确保无任何“扭曲”且应“方正”,确保接头完整、饰面完好手工开料和净料加工,使用手工和机器制作榫头,使用手工和机器制作榫眼,使用裁板锯开料和制作连接点榫头,贴面和封边(在“制作接头”中有要求)权重:10%权重:25%表面处理使用机器和手工打磨,确保表面、弧线、造型和边角光滑,检查表面质量定位和安装铰链,调整门缝,抽屉和其他移动部件滑动配合的安装与调整,确保产品表面无缺陷,倒角和砂光,表面装饰,确保产品整体和谐、比例一致、搭配良好、饰面精致制作精准榫接,做到无缝连接,按照标准涂装,并且无涂装缺陷,用合适的紧固件、整洁的固定零部件权重:15%权重:15%权重:20%安装检查所有部件的质量和完整度,计划和安排运输,检查所有工具和机器是否完好,安装应符合客户和相关工种的需求以及预期(在“表面处理”中有要求)合理选用紧固件和五金件,运用螺丝和钉子等安全且牢固地完成装配权重:15%权重:20%
2 依据世赛技术文件实施教学改革措施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木材加工技术专业在经历了“工学结合”、“订单培养”、“现代学徒制”等几个人才培养模式发展阶段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基于培养具有国际水准和“工匠精神”人才的初心,充分借鉴世赛精细木工、家具制作和木工等三个木材加工相关项目的技术文件,构建“对接世赛”木材加工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全面实施教学改革[4]。
2.1 构建“岗位模块化”课程体系
充分借鉴世赛依据产业部门工作角色和职业发展情况设置竞赛项目的理念,打破以往学科式和堆积式的课程体系,紧密围绕企业主体,按照“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要求,校企合作开发基于木材加工行业需求的“岗位模块化”课程体系。确定木工设备应用、全屋家居定制、家居配饰与卖场管理等三个岗位模块,课程体系由基础课程、生产认知课程、岗位模块课程、顶岗实习等组成[5]。学生在学习完基础课程及生产认知课程后,可根据自身的兴趣、特长及职业期待,自主选择其中一个方向学习。木材加工技术专业“岗位模块化”课程体系见表2。
2.2 明确“职业化”课程目标
充分借鉴世赛对参赛选手知识、能力、素质全方位、立体化考量的理念,打破以往“重技能、轻素养”的课程目标,结合木材加工行业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要求,深度融合“工匠精神”,明确职业素养、技术技能、专业知识三个维度的“职业化”课程目标。职业素养更多地反映了从业者在劳动过程中的精神状态和能力水平,可以分为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职业道德是技能人才的必备品质,包括爱岗敬业、精益求精、诚实守信等;职业意识集中反映了技能人才的职业人格,包括吃苦耐劳、主动思考、积极作为等;职业行为是职业目的达成的基础,包括专注抗压能力、交流沟通能力、继续学习能力等[6]。技术技能和专业知识是显性职业素养,既要细化分解到每门课程的每个技能点,又要统筹其广度、深度和集成创新度。木材加工技术专业技能人才“工匠精神”评价标准见表3。
表2 木材加工技术专业“岗位模块化”课程体系
岗位模块典型工作岗位专业方向课程木工设备应用木工数控编程员、木工数控机床操作工、设备管理员机械制图、木工机械基础及应用、人造板机械、木工刀具及刃磨技术、木工机床数控技术、家具数字化软件应用技术整木家居定制整木定制设计师、安装技师家具CAD、家具与装饰材料、定制家居设计、软体家具设计与制作、家具结构设计、家具制造工艺、模型设计与制作、木制品专题设计家居配饰与卖场管理家居配饰设计师、家居顾问、家居卖场管理员家居空间设计、家居软装配饰方案设计、家居配色设计、ERP系统、Think-Design、家居卖场管理、家居顾问实操、家居消费心理
表3 木材加工技术专业技能人才“工匠精神”评价标准
评价要点评价内容评价方式道德素养爱岗敬业、精益求精、诚实守信、实事求是、乐于奉献结合技术技能考核进行主观评价,包括自评、互评、点评意识素养吃苦耐劳、主动思考、积极进取、团队合作、安全生产、高效节约结合技术技能考核进行主观评价,包括自评、互评、点评行为素养专注抗压、交流沟通能力、继续学习能力、语言应用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结合技术技能考核进行主观评价,包括自评、互评、点评;结合课程和比赛进行客观评价文化素养艺术、表达、历史、人文、科学结合技术技能考核和专业知识考试进行主观评价,包括自评、互评、点评;结合课程和比赛进行客观评价
2.3 革新“四个结合”课程内容
充分借鉴世赛三个木材加工相关项目和不断提升技能标准的理念,打破以往因循守旧、一成不变的课程内容,积极开发“教研结合”、“教产结合”、“教创结合”、“教赛结合”的课程资源库,制定对接世赛技术规程和企业生产实际的岗位标准,并不断更新课程内容。依托生物质工程材料研发中心、木结构建筑研发中心等科研平台,结合科学研究、成果转化项目,构建“教研结合”课程;依托校企合作单位,结合破解技术难题、产教融合项目,构建“教产结合”课程;依托“梓匠工坊”、“点木成金中转站”等学生工作室,结合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构建“教创结合”课程;依托世赛精细木工、家具制作、木工等三个项目,结合教学实践项目,构建“教赛结合”课程。结合WSSS、企业生产实际和木材加工高技能人才培养要求,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开料、毛料加工、精料加工、涂饰、雕刻、装配、包饰、安装等8个岗位技术标准。以《家具结构设计》课程为例,深入剖析世赛家具制作项目的技术说明尤其是WSSS,分析课程内容与赛项内容的内在联系,结合教学实践加以提炼,转化为由易到难、由单项到综合的7大课程任务。任务的设计还要充分考虑职业素养、技术技能和专业知识的深度融合[7]。《家具结构设计》课程任务见表4。
表4 《家具结构设计》课程任务
序号教学内容课程任务对应赛项内容1了解家具制作材料描述木质材料用于制作家具的特性,设计家具表面贴面方案,使用胶黏剂粘合家具零部件与图纸的一致性、贴木皮设计及其质量、胶合后的结合处2了解家具用五金连接件绘制抽屉滑道、直臂型杯状暗铰链和平面接触搁板支承件的安装孔位图,使用五金连接件组装抽屉、门和搁板配件及可移动部分3理解木家具的接合方式绘制直角榫、燕尾榫、圆榫接合,制作直角榫、燕尾榫、圆榫表面标记和胶合前结合4理解木框接合绘制典型木框直角、斜角、中档接合,制作相框尺寸、与图纸一致性、表面标记和胶合前结合5理解箱框接合绘制典型箱框直角、斜角接合,制作抽屉尺寸、与图纸一致性、表面标记和胶合前结合6掌握实木家具结构设计绘制固定式实木座椅结构设计图纸,制作小方凳尺寸、与图纸一致性、表面标记和胶合前结合、胶合后的结合处、表面砂光、健康与安全、材料使用7掌握板式家具结构设计绘制板式柜类家具结构设计图纸,制作床头柜尺寸、与图纸一致性、表面标记和胶合前结合、胶合后的结合处、配件及可移动部分、贴木皮设计及其质量、表面砂光、健康与安全、材料使用
2.4 加强“四个保障”课程实施
充分借鉴世赛的基础设施列表和场地建设的先进理念,打破以往理论与实际脱节、单打独斗的课程实施,从教学资源、实训条件、师资队伍、管理机制等4个方面构建保障完备的体系,保证课程实施。通过建设木材加工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企业生产实际教学案例库、在线开放课程、立体化教材、虚拟仿真教学平台,加强教学资源保障;通过与世界技能组织的企业伙伴、校企合作单位等合作,引入企业先进设备和技术,建设符合世界标准和本校实际,融教学、训练、比赛、培训、职业技能鉴定、技术研发为一体的综合性集训基地,加强实训条件保障;通过建立企业培训、课程教学、教师比武、赛项指导的“培-教-赛-训”师资培养机制,建设教学相长的“教练型”师资团队,加强师资队伍保障;通过成立混合所有制企业学院,依法组建校企双方共同参与的管理委员会和教学指导委员会,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形成“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加强管理机制保障。配备标准赛位的综合性集训基地如图1所示。
2.5 实施“多方联动”课程评价
充分借鉴世赛的评测策略和以结果为导向的动态评价理念,打破以往以教师的教学评价为主的课程评价,实施以学生的学习结果评价为主,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点评、裁判细评、企业参评的多方联动、分层分级的课程评价方式[8]。以世赛精细木工项目为例,评分包括绘图、内部接头、外部接头、尺寸、表面砂光与外观、与图纸一致性、材料等7个项目12个子项目150多个评分点。其中评分类型分为测量和评价两大类,测量评分使用量具、塞尺等进行测量,对照评分点给出具体分数,属于客观评价;评价评分由多位裁判根据作品情况对照质量标准给出相应等级,再根据等级情况换算成具体分数。尽管评价评分属于主观评价,但评分过程已经充分体现了客观性。第45届世赛精细木工项目全国选拔赛评分表见表5。班级和学校内部比赛要借鉴该评分方案,作业和课程评价同样要借鉴该评分方案,同时邀请行业企业人员和相关裁判参与评分。
图1 配备标准赛位的综合性集训基地
表5 第45届世赛精细木工项目全国选拔赛评分表
序号项目评分项目描述分数组成评价分测量分合计1A绘图312152B内部接头14.63.4183C外部接头022224D尺寸025255E表面砂光与外观64106F与图纸一致性0557G材料055合计23.676.4100
3 结束语
全面对接世赛标准,以精细木工、家具制作和木工三个赛项的技术文件为依据,构建“岗位模块化”课程体系,明确“职业化”课程目标,革新“四个结合”课程内容,加强“四个保障”课程实施,实施“多方联动”课程评价,构建“对接世赛”木材加工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全面实施教学改革,为提高我国职业院校的木材加工技术及相关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有益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