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脑梗死治疗过程中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探析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0-04-28刘宓宓刘晓林
刘宓宓 刘晓林
(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抚矿总医院,辽宁 抚顺 113000)
临床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则为急性脑梗死,疾病主要特征为低治愈率、高致死率、高致残率、高发病率等。数据统计称,大约有60%以上的患者均会存在遗留性残疾症状,严重威胁患者身体健康。目前,仍不完全明确急性脑梗死疾病发病机制,研究表明,此疾病可能与炎性反应等导致的病理、生理变化有关[1],出现血栓、动脉硬化变化、损伤神经细胞等,进而引发动脉梗死。治疗此疾病,早期给予溶栓治疗,意在开通闭塞血管,促进疾病恢复,缓解神经功能缺损。常用溶栓药物为尿激酶,疗效确切。但仍有部分学者对此持有质疑。为此,本研究共讨论到2016年4月至2018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早期脑梗死患者,重点讨论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从我院2016年4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早期脑梗死患者中抽取80例进行讨论,用随机数字法分组。入选标准:①患者均接受CT、MRI等检查确诊为脑梗死;②CT检查后得知无低密度病灶;③凝血检查结果正常者;④患者与其家属均自愿接受此次诊治方案者;⑤心电图、血脂、血糖正常者;⑥研究方案经医院伦理会批准后实施者。排出标准;①意识障碍者;②存在出血倾向者;③纳入研究前6个月有接受手术治疗疾病者;④合并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等疾病者;⑤存在非动脉硬化性血管疾病者;⑥对本研究所使用的溶栓药物存在过敏史或禁忌证者;⑦肢体瘫痪≤III级者;⑧中途脱落研究者。对照组: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35~79岁,平均为(63.8±1.3)岁,病程时间0.5~4 h,平均为(2.5±0.3)h;研究组: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36~78岁,平均为(63.9±1.2)岁,病程时间0.4~4 h,平均为(2.6±0.2)h。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较大差异(P>0.05)。
1.2 方法: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对症治疗,保持机体水电解质、颅内压稳定,抗血小板聚集,清除自由基等。
对照组接受肝素治疗,皮下注射100 IU/kg低分子量肝素钠注射液(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66825,生产单位:爱德药业(北京)有限公司,药品特性:化学药品,1 mL∶5000抗XaIU/支),2次/天。持续治疗20 d。
研究组接受尿激酶(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0930112,生产单位:哈高科白天鹅药业集团有限公司,药品特性:化学药品,10万单位)静脉溶栓治疗,尿激酶100万U混合到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控制滴注时间30~45 min,1次/天,持续治疗20 d。根据患者治疗体征和症状改善状况,以及是否发生并发症、有无明显出血倾向等,调整给药剂量。治疗中,密切观察患者症状,并监测血压。若发生恶心、呕吐、剧烈头痛、血压急性增高等症状,及时停止给药,接受CT检查。治疗完成后,检查其肾功能、血压、血常规、凝血四项等。
1.3 指标判定:根据患者Barthel指数和NIHSS评分改善程度评估治疗疗效,显效:病残为1~3级,NIHSS评分降低≥46%,Barthel指数≥75分;有效:病残为4~6级,NIHSS评分降低18%~45%,Barthel指数50~74分;无效:未达到显效、有效标准,或有恶化。治疗前、治疗后10 d、治疗后20 d时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患者神经功能,包含感觉、语言、下肢运动、上肢运动、面瘫、意识水平等,评分越低则表明越良好。
1.4 统计学方法: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版本)分析数据,t检验计量资料,表示为(±s),χ2检验计数资料,表示为%,若P<0.05,则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疗效:对照组中,显效11例,有效12例,无效17例;而研究组中,显效22例,有效16例,无效2例;研究组治疗总疗效95%高于对照组57.5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5.5306、P=0.0001 <0.05)。
2.2 NIHSS评分:比较NIHSS评分,治疗前,数据差异较大(P>0.05),治疗10 d时、20 d时,研究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较大(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患者NIHSS评分(±s)
表1 比较两组患者NIHSS评分(±s)
3 讨论
临床较为多发且常见的一种疾病则为急性脑梗死[2]。因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脑梗死发病率逐年攀升。导致老年人群死亡的多种病因内,脑梗死疾病占比较大,部分患者可能会发生相应并发症,如认知功能障碍、肢体功能障碍等[3],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身心健康。一旦发生脑梗死,中心坏死部位会发生程度不同的脑细胞死亡,且存在不可逆性,但附近缺血半暗带内有部分神经元存活。所以,临床治疗时,给予积极有效的干预,短时间内,让缺血半暗带快速恢复供血,逆转损伤,促使部分存活神经细胞恢复正常,改善症状[4]。但患者若未得到及时救治,可逆性缺血半暗带范围会逐步缩小,加大坏死部位,治疗难度大,疾病预后差。
可逆性缺血半暗带脑细胞损伤为急诊溶栓治疗脑梗死的病理基础。研究证实,治疗急性脑梗死过程中,治疗时间窗作用较大。为避免脑组织细胞缺血时间长而导致的不可逆坏死,关键位根据其实际状况,实施早期溶栓治疗,进而恢复梗死部位血液供应。若错失时间窗,脑细胞长时间缺氧,易出现缺血性坏死,再给予溶栓治疗,不仅无法改善临床症状,还可能会导致脑细胞发生再灌注损伤,加大出血危险性。
临床以往治疗脑梗死疾病,常用肝素抗凝,对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改善血液黏稠度,恢复脑组织供血,减轻缺氧缺血状态。大量研究证实,与肝素抗凝比较,尿激酶静脉溶栓可更为明显的改善早期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尿激酶中主要成分为人体尿液内糖蛋白,属于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纤溶酶原激活物,已在静脉溶栓中得到广泛应用。目前,临床对于哪种给药途径最佳,暂无明确定论,且无研究证实动脉溶栓效果低于或优于静脉溶栓。静脉溶栓给药操作简单,易行,给药后,药物从侧支循环,对血栓产生作用。但若给药量较大,易发生并发症。给药量小,对局部病灶有直接作用,不良反应低,但基层医院实施难度较大,操作复杂。此研究中均采用静脉给药,疗效满意。综上,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早期脑梗死疾病,疗效突出,可显著促进恢复神经功能,进而达到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值的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