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例皮肤纤维瘤组织病理与临床分析
2020-04-28鲁青莲刘业强欧阳飞邓玲俐刘林莉孟君
鲁青莲 刘业强 欧阳飞 邓玲俐 刘林莉 孟君
1四川省遂宁市中心医院皮肤科 629000;2上海市皮肤病医院病理科 200040
皮肤纤维瘤(DF)是一种常见的皮肤软组织良性病变,临床上常表现为位于四肢的单发或多发褐色或棕褐色半球形结节,组织病理学上主要由成纤维细胞和组织细胞构成。在不同个体和疾病不同时期其组织病理学表现均存在差异。为了更全面地了解DF 的临床特征、组织病理类型及其相互关系,我们收集上海市皮肤病医院病理科150 例DF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2017 年 9 月至 2018 年 8 月上海市皮肤病医院病理科经组织病理检查确诊为DF 的150 例患者,包括169 份苏木精-伊红(HE)染色的组织切片。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与组织病理特征,包括一般情况、病程、发病部位、初次临床诊断、伴随症状及不同组织病理亚型与临床的联系。
二、DF组织病理亚型分类标准[1]
共分为7 型,①细胞性DF:瘤细胞多呈梭形,富含嗜伊红染的胞质,呈显著束状交织排列,部分损害中可见灶状坏死区;②动脉瘤样DF:肿瘤组织内有不规则类似于血管腔的出血性裂隙,但管周无内皮细胞,间隙内可见多灶状出血及细胞内外含铁血黄素沉积(包括含铁血黄素性DF);③上皮样DF:肿瘤位置多浅表,细胞圆形,富含嗜伊红染色的胞质,小囊状细胞核内可见小的嗜伊红染的核仁,双核和多核细胞常见;④硬化性或萎缩性DF:细胞数量较少,真皮胶原呈显著的透明样改变;⑤非典型性DF:具有异形细胞,损害主要位于真皮,可向皮下组织延伸,细胞较大,核多形,核仁显著,可见核分裂象;⑥栅栏状皮肤DF:皮损内可见细胞呈明显的栅栏状排列;⑦脂质化“踝型”DF:损害中央可见显著的泡沫样组织细胞(黄瘤细胞),周围可见致密的胶原间质透明化[1]。
结果
一、临床资料
150例中,男65例,女85例,男女比例为1∶1.3;年龄10 ~ 87(42.0± 13.8)岁;病程3个月至 > 30年。69 例有伴随症状,主要表现为瘙痒(67 例),有自发痛或轻压痛(42例)。18例皮损有外伤、虫咬或感染病史。81例皮损为患者无意中发现的皮内结节,直径0.5~1.5 cm,呈肤色、褐色或黑色,质韧或硬,常与表皮粘连,不易推动,表面可有脱屑,未见破溃。皮损多位于四肢(107 例,71.3%),以伸侧为主;此外,12 例(8.0%)皮损位于肩部,10 例(6.7%)胸部,6 例(4.0%)腹部,7 例(4.7%)背部,8 例(5.3%)头面部。150 例患者中,单发105 例(70%),多发45 例(30%),同一患者皮损最多达3处。
病理检查前102 例患者临床拟诊为“DF”(图1A),16 例“表皮样囊肿”(图1B),13 例“色痣”(图1C),12 例“皮肤肿物”(图1D),3 例“瘢痕疙瘩”,1 例因色素较深并伴有自觉症状而疑为“黑素瘤”。此外,还有 1 例初诊为“黄色肉芽肿”,1 例为“结节性痒疹”,1例为“神经纤维瘤”。
二、病理表现
见图2。在 169 张 HE 切 片中,细 胞性 66 张(39.1%),硬化性36 张(21.3%),动脉瘤样型DF 25 张(14.8%),上皮样22 张(13.0%),非典型性2 张(1.2%),未见栅栏状及脂质化“踝型”DF。12 张切片内可见两种或两种以上亚型并存的现象。
图1 不同拟诊的皮肤纤维瘤表现 1A:拟诊皮肤纤维瘤;1B:拟诊表皮样囊肿;1C:拟诊色痣;1D:拟诊皮肤肿物
同时,还可见少数新的变异型,如①DF 伴汗腺导管增生(1 张):表皮轻度增生,真皮中下层至脂肪层可见梭形细胞增生的团块,瘤团内可见汗腺腺管增生,并可见肥大细胞,见图3A,免疫组化示汗管上皮膜抗原(+),波形蛋白(+);②深在型DF(3 张):真皮内可见不规则肿瘤团块,向脂肪小叶间浸润性生长,肿瘤细胞呈梭形,细胞束交织排列,见图3B,免疫组化示CD31、CD34、S100、平滑肌肌动蛋白均阴性,Ki⁃67 阳性率约 15%,CD68 灶状阳性;③类似“脂质化踝型DF”(1 张):损害中央可见较多的泡沫样组织细胞,周围成纤维细胞及胶原纤维增生,相互交织排列,见图3C。此外,个别切片内可见以泡沫样细胞为主的组织细胞浸润,伴色素增加及小血管明显增生(1张),见图3D、3E。
图2 不同亚型皮肤纤维瘤病理表现 2A:动脉瘤样型(HE×200),可见出血性裂隙;2B:细胞性(HE×200),富含嗜伊红染胞质的梭形细胞,呈显著的束状交织排列;2C:硬化性(HE×200),胶原呈显著的透明样改变;2D:上皮样型(HE×200),肿瘤位置多浅表,细胞呈圆形,富含嗜伊红染的胞质;2E:硬化性与动脉瘤样皮肤纤维瘤并存(HE×40),同时可见出血性裂隙及胶原透明样改变;2F:硬化性与细胞性皮肤纤维瘤并存(HE×40),部分区域梭形细胞呈显著束状交织排列,部分区域增生的胶原呈透明样改变
图3 特殊类型皮肤纤维瘤(DF) 3A:伴汗腺导管增生型DF,梭形细胞团块内可见汗腺腺管增生(HE×40);3B:深在型DF,不规则肿瘤团块向脂肪小叶间浸润性生长(HE×40);3C:类似脂质化“踝型”DF,中央见较多泡沫样组织细胞,周围成纤维细胞及胶原纤维增生,相互交织排列(HE ×200);3D(HE ×40)、3E(HE ×200):泡沫样组织细胞浸润,伴色素增加及小血管增生
DF 皮损中表皮最常见的病理改变模式包括:①表皮增生、角化过度,表皮突下延、基底平齐、交联呈高跟鞋样,基底层色素增加,以病变中心为著(115 张,68.0%),见图4A;②病变中心表皮突变短甚至消失,病变边缘表皮增生明显,两侧表皮突下延呈抱球状(13 张,7.7%),见图4B;③表皮未见明显改变(41张,24.3%),见图4C。
讨论
DF 是一种常见的良性真皮内结节,男女在任何年龄均可发生。本组150 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1.3;年龄10 ~ 87 岁,平均42 岁。本病可自然发生或有外伤、昆虫叮咬史,通常表现为正常肤色、黄褐色或黑褐色硬结,颜色较深的皮损常含有大量色素。皮损可长期存在,罕有自然消退者。手术后复发率高,与皮损大小及切缘阳性率密切相关[2]。当继发明显出血、脂肪化或创伤时,可表现为囊性、糜烂或结痂[3]。当皮损表现为囊性、表面糜烂结痂、浅坑[4⁃5]或色素增加比较明显时,临床极易误诊。皮损常单发,多发性DF少见,通常与潜在的全身状况有关,可发生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HIV 感染者[6]、孕妇[7]等。
随着人们对DF 的不断研究,大多数皮肤病理专家把DF 理解为皮肤对损伤、炎症和修复的反应结果。其病理反应大致分为3 个阶段:①肉芽肿组织期,表现为以组织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浸润;②肉芽肿样炎症期,表现为成纤维细胞逐渐增多,胶原纤维增生明显;③纤维化期,即纤维高度增生,成纤维细胞逐渐减少,组织细胞很少出现[8]。DF的组织病理学常主要表现为真皮内大量成纤维细胞及胶原纤维增生,相互交织排列,其间散布组织细胞和薄壁血管。
在我们收集的DF切片中,病理亚型以细胞性、硬化性和动脉瘤样型(包括含铁血黄素型)为多见。细胞性DF病程短,常数月时就诊,皮损多呈黄褐色结节,质中,表面紧张,好发于四肢,常伴痒痛,患者的自觉症状可能是促使就诊的重要原因。硬化性DF病程长,多数年或数十年,皮损多呈肤色或黑褐色丘疹,质硬,表面粗糙,多发于上肢,无伴随症状。动脉瘤样型DF 病程长短不一,多表现为发生于下肢的红褐色或黑褐色结节(直径常大于1 cm),质中或质硬,边界欠清,常无伴随症状。我们考虑,下肢发生动脉瘤样型DF 的概率高与下肢真皮浅层血管丰富及反复挤压或摩擦有关。
有些DF 病例病理表现并不典型,容易误诊。如细胞性DF 常需与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神经纤维瘤鉴别,细胞性DF细胞学有多形性改变,很少见到席纹状排列模式,且CD34 阴性或肿瘤周边细胞阳性,DF 有时向皮下组织呈放射状浸润,但浸润表浅、有限[1];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具有单一的细胞学形态,无“胶原窗”,且少见炎症细胞浸润;神经纤维瘤同样为界限清楚无包膜的真皮或皮下肿瘤,但由疏松排列的梭形细胞组成,核细长、波浪状,胞质少,淡染,细胞嵌在纤维样、胶原样或黏液样的基质中,肿瘤内常见到散在的肥大细胞。硬化性DF 需与瘢痕疙瘩和结缔组织增生性色素痣鉴别,瘢痕疙瘩表现为真皮内成纤维细胞增生,呈结节状,病变细胞成分少,可见嗜伊红染、玻璃样变的胶原纤维,结缔组织增生性色素痣中可见真表皮交界处增生活跃、黑素颗粒沉积和核内假包涵体,伴有结缔组织增生的基质将具有肿瘤特性的单个痣细胞广泛分隔[1],可与 DF 鉴别。上皮样 DF 需与 Spitz 痣鉴别,后者痣细胞呈梭形或上皮样,排列呈束状或巢状,真表皮交界处可见痣细胞巢及人工收缩间隙,可见痣细胞的成熟现象。与皮肤神经束膜瘤鉴别往往需要借助免疫组化染色,后者组织中呈弥漫性上皮膜抗原阳性。
图4 皮肤纤维瘤表皮改变模式(HE×40) 4A:表皮增生以病变中心为著;4B:病变中心表皮突变短甚至消失,病变边缘表皮突下延呈抱球状;4C:表皮无明显改变
综上,DF 的临床表现及病理表现均具有多样性,可能与皮损的病程及发生部位、诱因等有关。不同的DF 皮损有相似的组织病理学表现,不典型的病理表现可干扰疾病诊断,需谨慎鉴别。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