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肢体无力为主要表现的原发性家族性脑钙化症一例报告

2020-04-28周敏慧谢心怡任汝静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1期
关键词:基底节参考值小脑

周敏慧,谢心怡,任汝静,王 刚

(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神经内科,上海 200025 2.江苏省启东市中医院脑病科,江苏 启东 226200)

特发性基底节钙化又被称为Fahr 病,随着该病致病基因被发现,且其受累脑区其实并不局限于基底节,故也被称为原发性家族性脑钙化症(primary familial brain calcification,PFBC)。这是一种特发性和难治性的疾病,发病原因目前仍不明。此病最主要的特点是患者基底节、下丘脑、齿状核异常钙化,临床症状包括锥体外系症状、认知障碍、精神障碍、癫痫等,但临床报道该病以锥体系受损起病者较少。现报道本研究收治的1 例因肢体无力为表现入院的老年男性PFBC 患者。

病例:患者,老年男性,64 岁,农民,小学文化,育有一子,体健。患者因“言语不利伴左侧肢体乏力3 周”被收治入院。入院3 周前,患者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言语不利,伴有左侧肢体无力,遂至当地医院诊治。予查头颅MRI,结果提示“两侧小脑齿状核、两侧基底节区、丘脑区、两侧侧脑室旁及两侧大脑枕叶皮层下多发对称性钙化灶,不除外Fahr 病”。故当地医院予患者阿司匹林抗血小板,予瑞舒伐他汀降血脂、巩固斑块,长春西汀改善微循环等治疗,患者的症状稍有好转。

为进一步诊治,患者转入我院。入院查体示,患者神志清,精神可,言语稍含糊;双侧额纹对称,无变浅,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为3 mm,对光反射灵敏,双侧鼻唇沟、口角基本对称,伸舌偏左;无双睑下垂,眼球活动可,四肢肌张力轻度增高,左上肢肌力Ⅳ级,左下肢肌力Ⅴ-级,右侧肢体肌力Ⅴ级,左上肢腱反射+++,右上肢及双下肢腱反射++,颈软,脑膜刺激征(-),左侧肢体针刺觉减退;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征均未引出,双侧指鼻试验及跟膝胫试验正常,双手平举未见不自主运动,双侧轮替动作稍慢。患者的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us examination,MMSE)评分为12 分(共30 分)。追问病史,患者儿子否认患者存在肢体乏力及运动迟缓,并表示患者在近日的健康体检中曾行头颅CT 检查,体格检查示神经系统检查结果正常。予患者行实验室检查,结果如下。血钠141 mmol/L(参考值130~147 mmol/L),血钾4.27 mmol/L(参考值3.50~5.10 mmol/L),血氯104 mmol/L(参考值96~108 mmol/L),血钙2.19 mmol/L(参考值2.00~2.75 mmol/L),血磷1.17 mmol/L(参考值0.80~1.60 mmol/L),血镁0.89 mmol/L(参考值0.74~1.03 mmol/L);25-羟基维生素D 104.30 nmol/L(参考值>50 nmol/L);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47.8 pg/mL(参考值15.0~68.3 pg/mL);甲状腺功能,三碘甲状腺原氨酸1.91 nmol/L(参考值0.89~2.44 nmol/L),甲状腺素103.84 nmol/L(参考值62.67~150.84 nmol/L),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5.14 pmol/L(参考值2.63~5.70 pmol/L),游离甲状腺素12.35 pmol/L(参考值9.01~19.04 pmol/L),促甲状腺素1.255 0 U/mL(参考值0.350 0~4.940 0 U/mL)。同时予患者及其儿子行头颅CT 检查,结果提示(见图1),患者两侧小脑齿状核、两侧基底节区、丘脑区、两侧侧脑室旁及两侧大脑枕叶皮层下多发对称性钙化灶,不除外Fahr 病;患者儿子的双侧侧脑室旁、基底节区、小脑可见多发对称性钙化灶,不除外Fahr 病(见图2)。基因检测结果显示,患者的全外显子测序结果提示其致病突变为SLC20A2 基因3 号外显子:c.370G>A:p.G124R,随后对其进行一代测序验证,并检测其儿子的基因,结果发现患者儿子存在与患者一致的基因突变(见图3)。分析发现,该错义突变是一个未被报道的新突变位点,在单核苷酸多态性数据库、临床变异数据库中均未被收录。

图1 患者头颅CT 图像

讨论:PFBC 是一种特发性、难治性疾病,此病的最主要特点为基底节、下丘脑、齿状核等异常钙化。这些钙化灶在CT 图像上表现为典型的对称性高密度灶,在头颅MRI 的T2 加权像上表现为低信号,在T1 加权像上表现为低或高信号[1]。头颅MRI 检查虽然也可见PFBC 基底节区对称性异常信号灶,但其诊断特异度明显低于头颅CT 检查。目前,头颅CT 检查仍是诊断PFBC 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本例报道的患者其临床症状与CT 图像上呈现的钙化部位及程度并非呈一致性,且患者的儿子虽无相关临床表现,但查头颅CT已出现小脑、基底节区、侧脑室旁对称性钙化灶。PFBC 的诊断标准[2]如下。①CT 显示双侧对称性钙沉积,且该钙沉积物通常会出现在苍白球、壳核、尾状核、丘脑(尤其是后外侧部分)和小脑(尤其是齿状核),此外内囊、半卵圆中心、大脑和小脑皮层以及脑干中也可能会出现钙化现象;②在CT 影像符合的前提下,应详细询问家族史,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对亲属进行脑CT 检查,并提供适当的遗传咨询(见下文);③排除其他可能引起脑钙化的病因,包括线粒体、代谢性、传染性、中毒性、血管性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等继发性病因。

PFBC 的临床表现异质性较高,与钙质沉积部位、致病突变基因间均无明显相关性。PFBC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阶段,但40~60 岁发病最常见,患者的典型临床表现为进行性运动症状、精神症状、认知损害等,与许多神经变性疾病表现重叠[2]。SLC20A2 突变导致的PFBC 报道最常见,在各年龄段均有发病报道,平均起病年龄为50 岁左右,无明显性别差异。约50%的SLC20A2 突变患者可有帕金森病表现[3],其他临床症状包括肢体无力、偏头痛、认知减退、执行功能障碍、视空间能力减退、震颤、行走不稳、肢体抽搐、共济失调、语言问题等[2]。多数PFBC 患者以锥体外系症状起病,但国外一项研究显示,约30%的PFBC 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尽管其神经影像学检查中可见广泛钙化,且无症状患者的年龄与有症状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本例报道的患者其儿子的头颅CT 图像上亦可见钙化,但其儿子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本例患者临床表现为类似脑梗死样的左侧肢体无力,影像学未见新发梗死病灶,考虑源于PFBC 引起的锥体系损害。

PFBC 作为基底节钙化的一种特异性疾病,应与以下疾病相鉴别。①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其特点是低血钙,高血磷,且血PTH 极低,头颅CT 检查可见在双侧基底节、小脑的大片状、对称性钙化灶,与PFBC 病的钙化比较类似。②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这是一种非常少见的基因缺陷病,病因为骨骼和肾小管等靶器官对甲状旁腺激素的作用不敏感;实验室检查可见血清PTH 浓度升高,血钙降低,血磷升高,Ellsworth-Howard 试验阳性。③结节性硬化,该病的临床特点为面部皮脂腺瘤、癫痫发作和智力水平功能下降;CT 检查可见脑室周围钙化灶,边界较清;血生化检验如血钙、血磷在正常值范围内,Ellsworth-Howard 试验阴性[3]。④生理性钙化,其常见于50 岁以上的老年人,且钙化灶比较小,大部分没有临床表现。本例报道的患者及其儿子行电解质及血清PTH 检测均未见明显异常,且头颅CT 表现具有特异性,均不支持上述诊断。综上,本研究报道的病例可明确诊断为PFBC(Fahr 病)。

图2 患者儿子的头颅CT 图像

图3 患者儿子的一代测序验证结果(SLC20A2:NM_006749:3 号外显子:c.370G>A:p.G124R)

迄今为止共发现5 个与PFBC 相关的致病基因,分别为溶质载体家族20 成员2(SLC20A2)、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β(PDGFRB)、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亚基B(PDGFB)、XPR1、MYORG[5],其中除MYORG 表现为隐形遗传模式外,其余4 个致病基因均表现为显性遗传模式。SLC20A2 基因突变最常见[6],可能是我国特发性基底节钙化的主要致病基因,因此推荐将其作为首选筛查基因。携带相同SLC20A2 基因突变的患者,其颅脑CT 影像的钙化特点以及临床表现可能相似[5]。本例报道的患者其基因检测结果为SLC20A2 基因3 号外显子:c.370G>A:p.G124R。该患者的头颅CT 表现与其儿子相似,但该患者的钙化范围更广,可能提示在遗传基础上病情可随年龄而进展。SLC20A2 突变提示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可能大,建议完善患者第三代家属基因检测,并继续随访该家系中患者。

PFBC 进展缓慢,病程较长,在疾病早期无任何临床症状,可不用药,也没有有效药物或其他治疗手段可以改善、延缓或阻止疾病的进展,目前只能对症处理。对PFBC 致病基因及疾病机制的更深入研究或许可以带来新的治疗思路[7-8]。

猜你喜欢

基底节参考值小脑
小脑对吞咽神经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1例新生儿小脑半球出血并破入脑室手术案例
两例外伤后致脑基底节区出血案例的讨论及归纳
萍乡市体检人群甲状腺功能正常参考值范围及甲状腺结节患病率的调查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中国健康成年人甘油三酯参考值的空间变异特征
妊娠妇女甲状腺功能血清指标参考值的建立
双胞胎在这儿呢
MRI与CT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病人诊断中的临床结果比较
哈哈哈哈,请跟着我大声念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