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个自称撒拉尔人的村庄
——山东韩寨村族源探讨

2020-04-28庄琳轩青海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青海西宁810007

流行色 2020年1期
关键词:韩氏撒拉族循化

庄琳轩(青海民族大学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青海 西宁 810007)

韩寨,回族聚居村名,位于山东省禹城县城西北5公里,属十里望回族乡。聚落呈长方形,东西长1公里,南北宽0.5公里。据记载,韩寨韩氏一族原为青海循化撒拉尔人,元顺帝九年开始从青海循化迁徙到山东禹城开始定居,历经明、清、民国到如今已有670多年的历史,在山东这片土地上通婚与人际往来,逐渐发展成回族。韩寨今属禹城县十里望回族乡,全村共有1200余人,村民全部信仰伊斯兰教。村中韩姓人数占据大部分,另外还有少部分的麻姓,在禹城其他村的回族韩氏,大多是从韩寨迁出形成的。韩氏一族,由撒拉尔人的身份转变为回族,韩氏先祖不断本土化,从而使得韩氏一族逐渐发展壮大。

一、撒拉尔人的族源

探讨韩寨村族源是否来源于青海循化的撒拉尔人,首先要了解撒拉尔人的族源。据芈一之、张科的《撒拉族简史》,撒拉尔人的祖先是乌古斯部落的撒鲁尔人,原先为西突厥的一个支系部分,主要在伊犁河流域放牧。到了13世纪初,经过多次的迁移和分离聚合,部落首领阿干罕的儿子尕勒莽被元朝蒙古贵族签军,尕勒莽即率领部族170户左右,以“撒拉尔特部”名号开始向东迁徙,途经多地,辗转行军后,驻军在今青海省循化县。经历漫长的时间演变,并且与周边回、藏、汉等民族的交流交融逐渐形成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撒拉族。

二、韩寨村的族源考证

1.碑文记载

关于韩寨族源,1919年《韩氏祖墓碑志》载:“……邑西韩氏,居韩家寨,来自西域,崇奉回教,为邑望族……及今繁衍益盛,阖族不下千余家,半耕读半商贾焉。”此碑志说明韩寨是由西域迁移至此,信奉伊斯兰教,主要生计方式为农耕和从事商业活动,韩氏一族崇尚读书,并且当地出了许多官员。

此外当地的《禹城县志》载:“吾韩氏自元顺帝九年(1349)由青海循化地区移民而来……,先祖原姓‘沙穆罕’,此后即保留后一个字音,改姓为韩。初迁始祖即信奉伊斯兰教。”这段详细记载了自元顺治九年,从青海循化迁移过来的历史,因先祖姓“沙穆罕”,后简化为韩这个姓氏。至今,韩寨韩姓依旧是村里的主要姓氏,尽管经历上百年的演变,韩姓和伊斯兰教的信仰依旧在韩寨村保留。

2.族谱记载

吉林省九台县胡家回族乡蜜蜂营的回族韩氏是从山东禹城韩寨迁出形成的,保留了关于韩寨的来历的文字记载。20世纪80年代初,《韩门宗谱》谱序中记载“始祖西地萨拉人氏,来此山东济南府禹城西白家庄黑龙庙存身,居住数载,往东迁移白马庙玉林庄至,始祖改作韩寨”。撒拉族人自称“撒拉尔”,意为领兵官,简称撒拉。元明以来各种汉文文献上有许多种写法,即“萨拉儿”“撒剌”“ 撒剌儿”“撒拉”都是 Salour 的不同的音译。清代称为“撒拉回”、“撒拉番回”等。“撒拉尔( Salar)”是撒拉族人的自称,周围的汉、回、藏等民族称其为“撒拉”,土族称他们为“撒勒昆”。撒拉人有本民族的语言,但使用汉文,汉文记载的“撒拉尔”或“撒拉”都只是音译。但是在《韩门宗谱》中的“萨拉”是指青海“萨拉”,是地名的表述,这一表述与青海循化地区地名的历史相符合。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移河州同知于循化,改置循化厅,1913年设循化县。1954年设循化撒拉族自治区(县级),1955年改名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可见,萨拉以前作为地名出现,相当于现在的循化的地理范围。从山东禹城韩寨韩氏族谱、碑文到家谱,都只是萨拉的表述,并没有出现过循化称谓,这也与当时的历史相吻合。

根据《韩氏宗族家谱》的记载,从第四世起,约大明朝永乐二年至今600多年的历史,上下排四十辈,排辈分如下:

元大文茂春敬 扁 林洪(百) 菊 思(金) 恩(德) 云(玉) 同(双) 来(荣、化)在(景)东佩振宗成人 书 国志广绪真可从 有 道相官义俊绳秀 曾 家

3.姓氏考证

对禹城韩寨韩姓的来源的考证也可以论证与循化撒拉尔人的关系。“韩”是撒拉族中的主要姓氏。少数民族的“韩”姓与百家姓里的“韩”虽是同一个字,但来源和意义有着明显的区别。关于撒拉族“韩”姓的来源,在元代,撒拉族是不使用汉姓的,到了明代,他们纷纷改用汉姓,这不仅是民族间文化经济交流的结果,更有政治上的原因。洪武三年四月明朝曾通令全国:“尝诏告天下,蒙古诸色人等,皆吾赤子。令以汉字为姓”。撒拉族属色目人,他们自然也采用汉姓了。关于汉姓,民间有这样的说法:“十个撒拉九个韩”,韩姓是撒拉的大姓。历史上,撒拉族的土司、尕最、哈尔等要职人物都为韩姓。人们普遍认为韩姓是撒拉族的根子姓。撒拉族祖先在历史上曾称其首领为“可汗”,汗与韩音同音,故明代要求全境内的少数民族改用汉姓时,撒拉族首领就采用了韩姓。这既是对自己远古文化的一种怀念,也是对自己权力的一种象征性的巩固。撒拉族第一任土司原名为神宝,改用汉姓后就称之为韩宝。土司改用韩姓,其同族及其属民自然也就纷纷使用韩姓了,这样把原来同血统和不同血统的居民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姓氏具有传承性,一般不会轻易地被改变,韩姓——这个撒拉族的根子姓延续数百年保留至今。在青海省循化县“韩”姓早已经成为撒拉族的“根子姓”,撒拉族的其他姓氏也是通过与其他民族通婚融合等方式而形成新的姓氏。因而山东禹城韩寨村的韩姓回族起源与青海循化等韩姓撒拉尔人有着紧密相连的历史渊源。而在我国东北、华北等地区韩姓回族也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山东禹城韩寨村。

4.传说故事

传说故事主要是从禹城西白庄迁徙到韩寨的传说。关于从青海循化迁徙到禹城这一段的传说未得到口述资料。

传说一:元朝元顺帝9年(即公元1341年),长支韩元忠、二支韩元陈、三支韩元信,兄弟三人由山西省禹州大槐树,来到山东省禹城市房寺镇西白庄安家落户,在此处居住64年。因当时此地地势较洼、土地瘠薄,庄稼连年欠收,可谓“夏日一片水汪汪,冬天一片白茫茫”,人们仅靠微薄的收入勉强度日。为使后人摆脱贫穷、过上好日子,兄弟三人商定分头赴各地巡察、选择自然条件较好的生存之地。于是,他们带着期盼和希望出发了。长支韩元忠通过考察,发现西白庄东10华里处、有一村庄叫白马山庄。该村周边地势较高、土地肥沃,且有一座香火旺盛的庙宇——白马庙。来此进香的人们络绎不绝,施舍亦多,是穷苦人生存的去处。于是,永乐二年(即公元1404年),长支韩元忠便在此落脚立村,名曰“白马山庄”,后改名为“韩家寨”,此后又改名为韩寨。二支韩元陈去了河南省南临邑“安营扎寨”;三支韩元信则去了河北省韩家佘桥安家落户。

传说二:据说,早期韩氏一族有一个非常有智慧的老奶奶,她的儿子非常孝顺她,经常买一些瓜果之类的带回家给老太太。有一次,她的儿子又到县城上买了一些水果带给老太太,老太太看到她儿子买的水果长得非常好,比白庄的长的更好,老太太急忙嘱咐儿子快回到买水果的地方去,要求他捧一把土。儿子遵从了老太太的话,捧来了土给老太太看,老太太一看,儿子捧来的土是红土地,而他们现在住的地方是白土地。老太太认为红土地的地方更利于庄稼的生长,于是决定东迁。于是,在公元1404年,迁入韩寨,此地原名白马山庄,之前由于闹瘟疫,汉人从此地陆续迁走,成为了无人居住的地方。老太太带领韩氏一族迁到此地,命名为韩家寨。

结语

山东禹城韩氏一族可以说是经历了三次迁徙,第一次迁徙是13世纪前半叶由中亚撒马尔罕迁徙到青海循化;第二次迁徙,则在元顺帝时期由青海循化迁徙到山东禹城西白庄(大程乡);第三次迁徙则由禹城西白庄迁徙到韩寨村。无论从碑文资料、族谱还是当地人的口述史,都可以得出山东禹城韩寨韩氏一族与青海循化撒拉尔人的渊源关系,只是韩寨韩氏一族在山东逐渐适应当地的地理、文化,从而成为回族的一部分,而青海循化的撒拉尔人保留了自身的语言、习俗、文化,从而被民族识别为撒拉族。

猜你喜欢

韩氏撒拉族循化
看人下菜碟
气候变化对循化薄皮核桃生长的影响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民间音乐类】撒拉族民歌
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循化地区经济发展
旧山翠竹老,与君共白头
相约在循化 (歌词)
临夏回族自治州撒拉族人群15个STR基因座遗传多态性
撒拉族文化传承下的村落空间艺术探析
松江读有用斋韩氏让书考——以《张元济、傅增湘论书尺牍》为中心
20世纪三十年代以来关于撒拉族的学术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