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落脚点是让老百姓真正受益
2018-10-25
“我在禹城工作已经有6年8个月了。”一见面,德州市政府党组成员、禹城市委书记张安民便向《经济》记者介绍起了他的禹城经历。上世纪90年代禹城发展比较快,到2010年前后成绩不是很理想,作为德州市政府党组成员,张安民临危受命,担任禹城市委书记。“来之前,当时的德州市委书记找我谈话,说禹城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让我做好心理准备。我当时压力很大,尤其是财政收入压力特别大。”
到任禹城之后,张安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统计事项,抓经济发展,“让禹城人民更幸福、让庄严党旗更鲜艳”是他的执政理念。经过6年多的发展,禹城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体系逐渐明晰,201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5亿元,同比增长8%;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80亿元,同比增长9.5%。不仅如此,禹城还相继入选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全国中小城市投资潜力百强县市、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全国创新创业百强县市。
“尤其是我们培育了大健康、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些产业结构合理、特色明显,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是禹城当前赢得竞争的关键所在,也是影响未来发展的潜力所在。”张安民说。
干事创业好班子
《经济》:与德州其他县市相比,禹城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张安民:禹城的竞争力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经济增长、创新引领的良好发展态势。经过近几年的持续快速发展,禹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经济总量迅速上升。与兄弟县市相比,禹城发展均衡匹配、健康协调、和谐平稳,连续7年获得德州市综合考评一等奖,连续两年进入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在山东县域科学发展排名中,列全省第18位、德州第1名。随着创新驱动战略的深入实施,多年的创新投入开始反哺经济发展,科技引领、人才支撑发展的作用日益增强,特别是我们打造了山东省唯一一家设在县级的国家高新区,承接新动能、培育新动能的平台作用更加凸显。
二是政策有力、机遇叠加的大好发展机遇。禹城的区位优越、交通便捷,享受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和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双区叠加之利,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聚集高端资源要素,借机借势发展。
三是风清气正、和谐奋进的干事创业氛围。禹城是大禹治水功成名就之地,为民、实干、创新、奉献的大禹精神一脉相承,形成了禹城人民勤劳朴实、淳朴善良的精神基因,锻造了禹城干部务实担当、创新实干的干事理念,这是我们干事创业的最大动力所在。在山东省新时代激励干部新担当新作为表彰大会上,禹城市委班子被评为全省“干事创业好班子”,成为德州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县市。当前,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已成为禹城全市上下的广泛共识。
《经济》:在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工程中,禹城的定位是“争当全省新旧动能转换先行者”,围绕这一定位,禹城都做了哪些工作?
张安民:今年以来,围绕“争当全省新旧动能转换先行者”这一定位,禹城主动用新发展理念校正思维、推动工作,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齐抓,创新驱动和协同发展共进,党的建设和深化改革并重,动能转换的速度不断加快、质量不断向好、效率不断提升。
看产业的此消彼长,发展趋势更明。禹城以骨干企业为支撑的主导产业强势崛起,其中,大健康、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四大新兴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均超10%,通裕重工有望成为禹城首家纳税超过2亿元的企业。绿色食品、高档纺织等传统产业形势喜人,尤其是绿色食品产业,得益于深耕多年的积累和消费市场的广阔,一季度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利润分别同比增长49.4%、425.2%、671.2%。
看创新的活力迸发,发展后劲更足。创新资源深度嵌入产业体系,如与江南大学合作,共建大健康研究院,顶层推动大健康产业发展;山东中医药大学代龙教授在禹搭建健康产品产业化平台,不到1年完成500万的成果转让,与本土企业在医用食品方向承担2项省重大专项。
看方法的突破创新,发展效率更优。禹城不断创新招商方法,新能源装备产业园总投资80亿元,现已注册企业22家,还有5个项目即将注册;大健康专业园区投资15亿元,承接中央创新区核心区创新孵化成果。专业园区模式缩短了建设周期,节约了土地指标,在严把项目质量关的前提下,截至目前,今年上半年共招引项目65个,已经超过去年全年。
看农业的带动提升,发展协调更顺。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不仅要转城市经济,也要转农村经济。禹城紧紧抓住产业振兴这个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以大健康、绿色食品等优势产业带动农业新旧动能转换。如禹王公司推广的10万亩优质高产大豆,每亩可增收200元,成为保障我国大豆安全的有效模式。又如,东君乳业总投资29.3亿元,建设高端乳品、万头奶牛牧场和君君乳酪3个项目,构建起养殖、加工、销售一体化产业链条,成为亚洲最大乳酪生产基地。
区位既是优势,也是短板
《经济》:禹城地处环渤海经济圈、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以及山东省“一圈一带”战略叠加区,区位优势明显,禹城是如何利用这一优势推进发展的?
张安民:对禹城而言,区位既是优势,也是短板。优势主要是在空间和时间上缩短了与大城市、发达地区的距离。目前禹城的高铁已经通车,到年底往北通勤后,到北京最多一个半小时的车程,会吸引大量北京等地的科研人员来禹城搞科研。此外,济南的一些企业也陆续把产业基地转移到禹城,有效带动了禹城的经济发展。
但同时,区位也会对禹城产生巨大的虹吸效应。通勤时间缩短之后,禹城的科研人员、人才也会流向济南、京津等,这对禹城是一个双向影响。
我认为要发展,区位优势仅仅是一个方面,最根本的还是要有良好的营商环境,这是第一位的。如何搞好营商环境,最主要的得从干部抓起。要培养干部的规矩意识和纪律意识,有些干部在工作方式方法上没有章法,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对自己的工作没有规划,而且这样的干部还很多。比如,省里开完招商引资会议,很多县市都组织到江浙地区学习,这是好事,但是不能看的时候很激动,听了之后很感动,回来以后还不动,这就失去了学习的意义。对于省里的要求,各地应该立足于实际,因地制宜地实施,不能生搬硬套、隨大流。
《經济》:在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禹城还有哪些瓶颈需要突破?
张安民:经过多年积累和发展,禹城已经具备了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基础和条件。但是展望全省,放眼全国,我们自觉与发达地区还有一些差距,例如,“有山无峰”现象突出,骨干企业带动力不足;金融“去杠杆”导致部分企业资金周转出现问题;中美贸易摩擦导致出口受影响,部分农机具企业款项被退回,有订单无法接;原材料、人工等成本普遍上涨,企业降成本困难等。
新旧动能转换,前有标兵,后有追兵,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不发展不行,发展慢了也不行,必须在发展步伐上再快一些,在发展层次上再高一些,在发展成效上再好一些。
下一步,我们将对标全国百强,环顾兄弟县市,审视自身发展,树立坐不住、等不起的紧迫感,警惕骄傲自满、思想懈怠,做好应对复杂矛盾、解决新生问题的准备;紧贴禹城实际,围绕主导产业、优势产业、潜力产业,不断完善顶层设计,找准方向,集中资源,分步踏实推进,加快构建现代优势产业集群,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努力在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工程中率先突破、脱颖而出。
让老百姓真正受益
《经济》:对于一座城市而言,发展理念和城市个性也至关重要。在未来发展中,禹城将如何打造自己的个性?
张安民:为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我们在产业发展、创新驱动等方面做出的一系列努力,最终落脚点都是改善群众生活。
前几年,我们推动城市沿泺清河发展,打造了泺清河、徒骇河两个国家级风景区。现在,我们进一步放宽视野,推动城市扬帆“徒骇河时代”,以水为脊、滨河发展,衔接环城现存河道,打通水系中的循环和微循环,配套完善基础设施,依托水系建设景观,依托景观发展经济,打造50公里的沿河发展带,形成环城湿地公园、环城森林公园、环城马拉松赛道、环城慢行系统。这个规划既能保障工业农业用水,又可满足群众亲水休闲的需求,还能促进岸绿水清、提升环境质量,可以说是满足了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的需要,实现了经济效益、民生效益“双赢”,为禹城的城市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下一步,我们还将沿徒骇河全力布局推动中央创新区、大禹水生态新城、火车站片区、徒骇河片区四大片区建设,在乡村建好房寺镇中德小镇、辛店镇奶牛小镇、伦镇三产融合小镇、梁家镇高铁小镇、莒镇工业物流小镇等5个特色小镇,力争用3-5年时间给群众一个崭新的幸福禹城、美丽禹城、温暖禹城。
《经济》:您会用哪些指标来衡量禹城的发展,以及自己在禹城所做的工作?
张安民:一是营商环境,二是干部的执行力,三是产业聚集度,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融合度,五是老百姓的满意度。在2017年山东省群众满意度调查中,禹城位居德州各县市区第一位,现在干部提不提拔,跟数字没关系,最重要的是让老百姓真正受益。(本社战略发展中心政府事业部刘晓桦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