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次成长”中突破瓶颈
2020-04-27郁微
郁微
作为一名有着12年教龄的小学语文教师,我己步入成熟期教师的行列。尽管在教育教学实践方面具备比较丰富的经验,在教育教学工作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却出现了职业倦怠感,进入了职业发展的“瓶颈”我深知:当出现职业倦怠感时,教师需要加强自我教育,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丰富自己的知识,扩大知识面和阅读面;还需要加强反思能力,在反思中客观认知自我,在“二次成长”中突破瓶颈期,真正实现自我的专业发展。
“二次成长”依赖于教师在成熟期的不断反思及反思后的精准突破。通过自我剖析和填写“特色教师评价指标体系”调查问卷,我发现自己主要有四个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确立教育信仰、自我能力的提升、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科研能力的提升。
用心确立教育信仰
“将机会让给学生,将精彩留给学生,将掌声送给学生,将爱心献给学生,将希望带给学生”是我的座右铭。每当重复、琐碎的工作令我感到倦怠时,座右铭仿佛是一个指南针、一种动力、一种监督,时刻引领着我朝着心中的目标不断向前。也正是这种信仰,更坚定了我的教育信念。
自我能力的提升
手不释卷,在阅读中发现新的自己。阅读可以帮助教师更新理念,厘清理论认识,前瞻教育方向,还可以从潜意识里改造自己,塑造新的自己。作为特色教师工作坊分坊主,我定期组织工作坊成员开展阅读活动,包括“共读一本书”“读书分享会”等,将每位教师的情感与思维交织在一起,在潜意识中改造自己,从只注重技能传授回归到了教育的本真,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成长,从教学回归到了教育。这种潜意识的改变,教育理念的更新,也让步入成熟期的我惊喜地发现了自身更多的生长点,让专业发展的步伐坚实而有力。
初步形成的教学风格
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教育事业是系统工程,是魅力极强的交响乐。我们搞基础教育的是做地底下的工作,责任重……生命是有限的,事业是常青的,教师的生命是在学生身上延续的,教师把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劳动传给学生……这就是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所在.”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既要有对语文教育事业的热爱与追求,还要有对孩子的关爱与呵护。而身为一名语文教师,除了要遵守职业道德,还要不断进行自我提升,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形成自身独特的教学风格。
教学风格是在个体性格特点、人生阅历、教学经验的基础之上形成的。语言、文学等方面扎实的知识和能力,深厚的文化底蕴、精深的文学审美能力、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与智慧都是构成语文教师教学风格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通过自我剖析,初步了解了我的教学风格:由于个性活泼、情感细腻、善于创新,我在教学中善于运用丰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调动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较接近情感型教学风格。例如,在执教《四季》这篇课文时,我利用具有四季特点的图片,配以生动有趣的语言作为课堂导入:“大自然有四根神奇的魔法棒,她轻轻一点,公园里、马路旁就开满了黄色的迎春花,她绽开笑脸,仿佛在说:春天来啦;再一点,太阳变成了一个大火球,把孩子们的小脸晒得红扑扑的,像一个个红苹果;再一点,树叶黄了,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就像蝴蝶在翩翩起舞:再一点,门外雪白一片,这下孩子们乐开了花,打雪仗,堆雪人,玩得不亦乐乎。”一段生动有趣的导语,帮助学生快速进入上课状态,学生看得认真,听得入神,为后续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
“情感型”教学风格的杰出代表是于漪老师。于漪老师的课堂入情入理,充满感情,让学生始终对语文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她主张语文课要“教出情趣来”“选准动情点,以情激情,满怀激情地讲述……”。纵观于漪老师的教学,课的起始总有一段充满艺术性的、感染力极强的导语设计;教学过程中常尽情地作一些精彩发挥,“声情并茂”“绚丽缤纷”;课的结尾增添情趣,画龙点睛.于漪老师的教学风格是我终身学习的榜样。而作为一名成熟期教师,在初步形成了教学风格后,还要继续在教学中实践,让教学风格变得更加稳定和成熟。提升科研能力
学校为成熟期教师搭建了专业成长的平台―特色教师工作坊。作为分坊的坊主,我带领的团队由8名优秀教师组成,其中1名北京市骨干教师,7名通州区骨干教师,1名通州区青年骨干教师。在共同开展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最艰难的是确立课题,因为没有课题研究的经验,课题组陷入了研究的僵局。对此,我们组织开展了自我剖析和“特色教师评价指标体系”问卷的填写活动,通过问卷查找每位成员的不足,并将成员的需求关键词在绘图中圈画出来,最终找到了契合点―“课堂提问”。接下来,最关键的一步就是开展课题研究,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前提下,我们聚集在一起研讨,推翻,再研讨,无数个日夜,我们通过工作群交流,分享《小学适性阅读教与学》和《高效课堂》的阅读收获,一遍遍修改编写《课堂观察量表》,这份力量,来自于我们内心对于成长的渴望。课题的研究,再次激活了成熟期教师的内动力,为成熟期教师提供了“二次成长”的路径。
总之,通过自我剖析、反思和科研能力的提升,为成熟期教师提供了“二次成长”,让我们的专业成长道路走得更遠。
(作者单位:北京市通州区东方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