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现状的调查
2020-04-27钟清明
钟清明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一个引导者、方法的建立者,而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者,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能动性。因此,在教学设计时需认真研究课堂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体现学生主体,鼓励学生探究,高效实现目标。教师通过问题设计,重新组织大量知识,激发学生思维和学习兴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一个好的问题设计,能不动声色地将学生引导到思考中。问题设计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学习兴趣的激发、创新意识的培养及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的提高。因此,在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有必要对化学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进行研究。
为了解当前教学中课堂问题设计存在的问题,笔者对北京师范大学燕化附属中学19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显示课堂上有很多的问题设计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此外,笔者还对本校部分教师就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存在的问题进行访谈。总结主要有以下几点:
问题的难易程度与学生实际不符
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一方面要结合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另一方面要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而在我们的实际课堂教学中往往会不经意地提高问题的难度,使问题设在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之外,导致学生因问题太难而回答不出来或不愿回答,从而逐渐丧失自信心;或者因問题太容易而使学生不屑回答,即使回答了,也是不加思考的回答,从而达不到思维训练的目的。
笔者在问卷调查中发现,在课堂上学生认为教师“提问的难易程度适当”的只占33.7%;提问偏难”的占56.9%;“提问偏易”的占9.4%。根据调查结果,表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设计总体偏难。
问题的目标不明确,脱离教学主题
教师大多数时候只是把提问当作一种教学的必备手段,而很少考虑问题设计需要达到什么目标,问题设计的随意性较大。调查发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随意向学生提问的情况占了近45.8%,说明课堂上很多的提问是没有经过设计的。
通过调查得出33.8%的学生认为在课堂上教师的提问对其帮助一般或很小。这说明对于班级三分之一的学生来说,教师的问题设计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
问题形式简单,缺乏讨论和探究性
现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提出的问题大多数为“一问一答”的形式,缺乏探究性和开放性,问题的答案被老师完全控制。有时候,为了赶进度,即使给了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但是仍然会很不放心地打断学生的回答,或者草率地加入个人的评价,左右学生个人想法的表达。课堂中过多的一问一答,常常使学生缺少思维的空间和思考时间,表面上很热闹,但是实际上学生处于较低的认知和思维水平。
据一项针对教师课堂提问的调查显示,课堂中“一问一答”或“自问自答”的情形占到了提问总数45. 5%,而探究性问题,提问后展开讨论的情形只占23.4%。
这种情况在现在的课堂教学中之所以普遍存在。一方面是因为现在我们在备课时更多的是赶进度、备知识,对于备课方法关注较少,尤其是在课堂教学中对于问题的研究较少。
通过调查得出65%的学生喜欢用合作探究的方法回答提问,而自己思考的只占22.2%。这说明大部分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动力不足,不善于以自己的思考解决问题,而是希望合作学习和老师提示解决问题。所以,课堂上教师提问时,总会有人小声提示和帮忙。问题重结论轻过程,提问流于形式
问卷调查显示,65%的学生对课堂提问的感受是害怕回答错了或没兴趣回答。这说明我们的课堂缺乏积极思考、主动回答问题的课堂氛围,也从另一方面证明了课堂环境不够宽松和谐。不少学生的好奇心和渴望挑战的情愫还没有被激发。这也造成了学生对我们课堂提问的一种误解:即94%的学生认为经常被提问的原因是老师在督促他和对其课堂听课不放心,而忽视了我们更想通过提问提升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与学生一起平等地合作探究,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老师只想当一个领路人的良苦用心。此外,66.7%的学生希望老师提问后留有足够的时间思考。
总结以上,我们可以得出,目前化学课堂上的提问存在着四类问题,即问题的难易程度与学生实际不符,问题跨度太大:问题的目标不明确,脱离教学主题;问题形式大多是“一问一答”或“自问自答”,缺乏讨论和探究性;问题重结论轻过程,提问流于形式,课堂环境比较沉闷。根据这些问题,在未来的化学课堂上,教师要针对提问环节进行较大程度的更改、调整,针对“问题的难易程度与学生实际不符,问题跨度太大”的问题,教师需要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且问题难易度设置合理,逐步递进:针对“问题的目标不明确,脱离教学主题”的问题,教师要加强备课,课堂提问要紧紧围绕当堂主题或者相关知识点,不要脱离教学主题;针对“问题形式大多是‘一问一答或‘自问自答,缺乏讨论和探究性”的问题,教师要拓宽问题的形式,让课堂提问更具谈论和探究性;针对“问题重结论轻过程,提问流于形式,课堂环境比较沉闷”教师要更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不要把问题搞成形式主义,让问题成为激发学生思考的动力,而不是简单地引出结果的针线。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燕化附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