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怎样打好初中数学学习基础

2020-04-27燕想军

数学大世界·上旬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方法

燕想军

【摘 要】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各不相同,因此,要想较好地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夯实学生的数学学习基础,可以使用分层教学的方法。本文中我将以华东师大版初中数学教学为例,从教会学生数学概念、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及提高学生数学能力三个方面简述几种可用于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分层教学策略。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方法;学习基础

数学教学的最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在初中数学的实际教学中,我常听学生抱怨数学难学,纵观学生的数学成绩,我们也确实应承认大多数学生的数学能力并不理想,但是数学真的难学吗?我认为不是,在初中数学试卷中,只有约百分之二十左右的题才属于偏难题,也就是说只要学生能掌握好数学基础知识,那么就极可能得到百分之八十的数学成绩,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就应该加强对学生数学学习基础的重视程度,采用合适的方法提升学生的数学基础。

一、教会学生数学概念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以科学的态度根据学生的实际数学学习情况,采用合适的方法帮助其理清数学概念的应用方法及实际意义。因为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并不相同,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为了夯实学生的数学学习基础,教会学生学习数学概念,我们就可以使用分层教学的办法,在新课学习前先按照学生的不同情况将学生合理分层,然后根据学生学习层次的不同以不同的要求进行新课教学,以此确保班级内的每个同学都能学习到准确的数学概念。

如在“有理数”部分知识的教学中,其中乘方的意义及乘方的概念等都属于概念性知识,在此部分知识的学习中,如果学生不能理解这些概念,那么就很难做好此部分习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使用练习教学的模式,先为学生讲解乘方的概念(乘方即因数相乘的运算),然后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示相关数学式,如“36?,15?,5×9,22×22”等,并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些数学式中哪些运算属于乘方;之后,在讲解完乘方、底数等数学概念以后,我们还可以采用这种数学练习的方法,为学生展示数学式“43,(-6)2”等,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判断公式中哪些部分是指数、哪些部分是底数;随后,为进一步巩固学生对乘方这一概念认识,我们还可以采用分类讨论练习的方法,为学生展示“-3?”及“(-3)?”等数学式,让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及小组讨论等方式考虑这两个数学式在数学概念上的不同。当学生初步掌握了此课的基础知识以后,我们就可以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如展示相关数学公式,选取基础较差的学生在黑板上练习或对其进行口头提问,其他同学采用纸面作答的方法将自己的想法写在纸上。

二、培养学生数学思维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很多学生学不好数学的最主要原因就是缺乏正确的数学思维,数学是一门需要思考的学科,单靠积累和背诵并不足以让学生学好数学,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为打好学生的数学学习基础,促进学生的未来成长,我们可以借助分层教学的模式,利用举一反三的练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以科学的态度学习数学、思考数学、理解数学,以此让学生的数学学习能更上一层楼。

如在“一元一次方程”中“合并同类项”部分知识的教学中,我们就可以采用如下方法带领学生进行此课的知识学习:为提高学生对此课知识的熟悉感,我们采用复习导入的方法,先为学生讲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相关知识,在讲解中,我们可以采用分层提问的方法,先按照学生的学习基础将学生分成A,B,C三个等级,然后根据每个等级学生的不同数学学习情况,采用分层问题的方法让学生进行回答,以此巩固学生的数学学习基础,打开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之后,为更好地开展新知教学,我们先根据学生的已知数学经验,回顾整数的加减法知识,然后将整式的加减运算与整数的加减法进行对比,如“x+2x+5x”这一数学式,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将其化简为“(1+2+5)x”,然后再逐渐加深难度,通过分层问题的设置方式,讲解一元一次方程中的同类项合并,唤起学生举一反三的数学思维。

三、提高学生数学能力

数学教学的最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应用数学,然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我发现很多学生并不具备科学应用数学的能力,究其原因,是很多教师在教学数学时将学生的数学学习与日常生活分割开来,这一方面会让学生产生“数学无用感”,另一方面,缺乏应用场景的数学学习也不利于学生数学基础的巩固。因此,在初中数学的实际教学中,为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我们可以采用分层教学的模式,通过开发数学生活资源的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如在“数据与统计”部分知识的教学中,此部分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比较密切,因而在此课的教学中,我们就可以采用分层教学的模式进一步提升学生对此部分基础知识的认识。在新课教学前,我们可以借助导学案,让学生就自己家当月的购物开销等进行统计,并借助网络等工具将统计结果以扇形图的方式表示出来,并在图示下方标注当月开销中花销最多的部分、最少的部分及其所占比例。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展示的方法,让学生将自己统计的结果进行展示,在展示完成后,通过小组讨论的方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统计结果思考各种图表在数学及生活中的应用方式及其价值。在这种模式中,为达成数学分层教学的目的,我们可以让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进行数学统计展示,让学习基础中等的学生回答此課数学学习中的各类图表及其绘制方法,让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根据实际生活分析各类数学图表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总而言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为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数学基础认识,各数学教师就应该学会合理根据学生的数学能力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从数学概念入手,通过数学思维的巩固与数学生活的挖掘,让学生能在初中数学的学习中更加得心应手。

【参考文献】

[1]董士举.初中数学学习策略研究综述[J].祖国,2018(6):218-218.

[2]殷信.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7(38).

猜你喜欢

初中数学教学方法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高职院校音乐选修课信息化教学方法与实践探索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试分析初中数学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