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有机引导
2020-04-27张芳
张芳
摘要:在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推动下,注重学科教学中德育的课堂引导,成为义务教育阶段构建第二德育课堂的必然选择。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有着得天独厚的先天性优势,所以全面促进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有机引导,成为新时期学科教学的新趋势。
关键词:小学语文 德育 有机引导
强化学科教学中德育的有机渗透是全面推进义务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必要保障,所以小学语文教学为切入点,统筹小学语文教材,回归课堂教学;以朴素的生活视角,注重学生德育的课堂引导,成为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阶段学科教学中,德育有机引导的应有之义。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有机引导的前提
小学语文教学为德育的有机引导提供了天然的保障。整体而言,小学语文与德育密不可分,是德育不可或缺的系统性教材。一方面,小学语文教材知识体系涉及广,基础性、通识性的知识框架为德育的植入和引导开辟了新空间;另一方面,小学语文教学在情感启迪、价值引导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德育优势,依托小学语文教学开展德育活动,是活化德育的必然追求。
具体而言,首先,从个人价值、亲戚情感、民族团结、爱国主义的角度为出发点,小学语文知识维度与德育体系不谋而合。如学习园地版块中的《方块字,中国魂》,编者从不同形体的书法着手,在传递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之际,培养了小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使德育能潜移默化地贯彻落实。其次,小学语文教学层次鲜明。如小学低年级语文的学习园地、看图习作、课文学习等版块,注重学生言行的引导教育,随着学生认知水平的提升,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关于理性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自然会增加。最后,语文学科的通识性,是学科教学中德育有机引导的天然保障,依托语文课堂教学,深化学生德育,成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科教学目标的重要出发点之一。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有机引导的原则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进行德育引导要坚持必要原则,如果盲目挖掘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只会适得其反,造成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的有机引导势必要坚持必要原则。
具体而言,第一,坚持适度原则,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语文课堂教学为重心,切不能脱离课堂重心而有意地开展德育。如对于课堂知识中的德育话题,教师应坚持适度原则,既要依托课文知识,又要依据学生的德育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避免在德育引导中脱离课堂,长篇大论,反而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第二,要坚持引导原则。语文课堂教学要始终以识记、理解、运用为导向,在德育的渗透中,教师要回归学生生活,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朴素题材,引导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理解德育观念,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学生抽象认知能力缺乏,对于爱国主义等德育的理解较为费劲,教师要不断引导,不断启迪学生思维,从而确保德育在学生心中扎根,在情感上得到升华。此外,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的德育引导中,教师应坚持求实原则、实践原则,将学科教学中德育的引导落到实处。
三、小学語文教学中德育的有机引导的路径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的有机引导时,教师要回归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的具体环节中潜移默化地渗透。
具体而言,首先,教师要抓住新课导入环节,结合文章体裁,选取具有德育价值的音乐、图片、视频等,为课堂教学中德育的引导奠定基调。如在教学《桂林山水》时,教师可以通过图片导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怀。其次,在写作交代背景的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写作背景所蕴含的时代文化,巧妙地点拨学生,给予学生必要的德育。再者,在文章主旨的概括归纳环节中,教师要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德育,如《狼牙山五壮士》一文就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革命主义。最后,在课堂德育引导中,教师要针对具体内容具体开展。
总之,要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的有机引导,教师务必要统筹小学语文教材涉及的内容,挖掘语文课堂德育的先天性资源;务必要依托学校德育现状、学生生活实际和相应的认知水平;务必要回归课堂教学细节,通过章节主题、写作背景、文章主旨等课堂教学实践,潜移默化地渗透德育,从而在发挥学科教学德育本能的同时,着力构建德育第二课堂。
(作者单位:甘肃兰州红古区窑街团结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