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务员心理健康服务(EAP)实施路径研究

2020-04-27高玲陈勇

现代交际 2020年6期

高玲 陈勇

摘要:公务员的身心健康程度是决定其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的关键。心理压力长期超出正常范围不仅严重影响个体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更是导致公务员产生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员工帮扶计划(EAP)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重点环节在于解决公务员职业倦怠问题。通过分析公务员心理健康服务现状,提出基层公职人员职业压力来源与压力管理的策略,并指出系统资源导向层面的EAP环境建设的重要性。

关键词:员工EAP 公务员心理健康 心理服务 积极心理资本

中图分类号:B8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06-0253-02

随着十九大报告“健康中国”发展战略的提出,人民健康已成为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其中“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政府机关公务员的身心健康程度不仅影响到个体的生活幸福指数,也关系到国家相关职能部门的执政水平和服务质量,更与国家的整体形象息息相关。新时期公务员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对公务员的身心健康状况进行有效管理。

2016年,国家22部位联合颁发的《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中阐述了员工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1]。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各机关、企事业和其他用人单位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员工思想政治工作,制定实施员工心理援助计划(EAP),为员工提供心理健康宣传、心理评估、教育培训、咨询辅导等服务,传授情绪管理、压力管理等自我调适方法和抑郁、焦虑等常见心理问题的识别方法,为员工主动寻求心理健康服务创造条件。对处于特定时期、特定岗位、经历特殊突发事件的员工,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和援助”。

近年来,在对我国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基层干部群体的健康状况的调查显示,绝大部分基层干部对自己的健康状况表示不太满意。以景军、孙薇薇等人根据全国七个城市21125份公务员体检结果做的调研报告为例,相当一部分比例的基层公务员(88.5%)在血压、血糖、甲状腺等方面存在着一项或多项的异常。与国外相关研究结果一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风险是公务员干部群体的主要健康问题。并且,其工作满意度与其健康程度具有相关性[2]。职业角色压力是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及工作满意度,并形成职业倦怠、影响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职业倦怠问题一直是在公务员心理健康研究领域被重点关注和研究的主题。近十年来,EAP心理服务模式逐渐被政府机关了解并采纳。然而,对于这种新兴的“心理健康服务”理念的研究,目前尚停留在对其历史及其概念的解读方面,其具体实践路径尚缺乏实证性研究。

一、公务员心理健康服务现状

与政府不断深入的机构改革和公众对公务员素质的较高角色期待相对应,公务员群体形成了比较普遍的任务重、压力大、高心理消耗感的特点。随着“90后”新一代年轻公务员群体的逐渐壮大,传统观念中对公务员职业的价值认同感也在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多元化悄然发生改变,年轻一代在对自我价值实现的强烈渴望下,其信念和理想也正在不断接受着多元化价值观的猛烈冲击,职业倦怠现象频出。随着心理健康行业的发展和心理知识的普及,人们逐渐意识到“职业倦怠”现象与一定心理问题相关,政府机构的政工干部在工作过程中也逐渐融入了心理学方法。2011年中纪委、中组部、监察部发布的《关于关心干部心理健康提高干部心理素质的意见》给出了公务员心理健康服务内容的具体指导意见,提出应针对公务员举办心理健康科普知识教育并提供专业的咨询服务,引导公务员重视身心健康、了解健康常识,并能寻求专业的帮助。在完成顶层设计时,各部委也相继出台了指导性意见,如《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央国家机关职工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等。在实践过程中,目前普遍采取的是机构内部政工系统负责制与心理服务外包制相结合的模式,形成一种相对有效的政策合力举措。

二、基层公职人员职业压力来源与压力管理的策略

根据Yerkes-Dodson定律,压力与工作绩效之间存在着倒U型关系。适度的压力水平能促进工作效率,过大或过小都会使工作效率降低。长期受与角色要求有关的压力影响时,个体在调试不当的情况下产生的巨大的不适感会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质量。同时,身心健康水平将受到显著的影响。由于公务员的工作性质和来自社会角色的要求,使公务员群体面临着较高水平的职业角色压力和职业倦怠。公务员职业压力从客观因素上看,主要来自职业要求、社会期待和公务员生存物质基础和职业生涯发展这些方面。从主观因素上看,压力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公务员个体处理角色压力和冲突的能力。因此,在对压力进行管理的策略研究中,常见的压力应对策略主要有两个[3]:一是通过改善客观环境来解决公务员的职业压力问题。如获得体制和社会支持、提供物质保障,等等。二是通过改变主观因素,提升公务员个体素质和压力管理能力,加强对角色压力的认知和调节冲突的能力,使公务员在职业生活中能符合社会角色的要求,并能清晰识别和协调自身多种社会角色之间的关系,有效地适应环境。

三、系统资源导向层面的EAP环境建设

基于EAP的工作流程,整个EAP服务既不是单次完成的某个训练,也不是一次性的培训课程,而是一个定期并且相对长程的系统性服务项目。这种有组织有系统的员工EAP项目,则需要在一定的制度性保障下才能有效进行。因此,对于员工EAP心理服务的过程中,能否得到制度性、政策性、文化理念等来自环境的支持,是员工EAP服务是否取得较高实效性的关键。同时,鉴于心理问题的私密性和公务员政府机关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当公务员面临心理问题的时候,有更强烈的隐私保护需求和“病耻感”。因此,若想EAP服务能有效畅通地在政府机关中实施下去,一是要做好机制体制的建设,另外就是建设起一个良好的EAP人文环境,使人们普遍了解心理健康的常识,使更多的人愿意积极、主动地接受这项服务和专业资源的帮助。

四、结语

公务员的压力管理能力对于其能否正常生活和工作非常重要,也影響着公务员身心健康和职业健康形象。在压力管理过程中,公务员的个体积极心理资本与其压力管理能力有相关性。由于积极心理资本是可以通过训练获得的一种后天社会性能力,因此,通过训练公务员个体的积极心理资本,可以有效提高其压力管理的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其中采用的一些技术手段、工作流程等是否合适、恰当、具有实效性和针对性,并能顺利融入国家政府机关公务员的组织管理各项制度体系中。同时,EAP服务是一项综合性的长期的服务过程,不仅需要一定的机制体制的保障,也需要良好的人文环境的支撑,包括对心理健康的宣传和普及,尤其是将心理问题“去病化”“去耻感”的工作,在政府机关应重点关注,这样才能为公务员创造一种理想的、愿意自我完善、能够积极主动地寻求专业心理服务资源的良好人文环境。

参考文献:

[1]22部门印发《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EB/OL].(2017-01-24).http://www.gov.cn/xinwen/2017-01/24/content_5162861.htm#1.

[2]景军,孙薇薇.中国7市公务员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3(6):788-791.

[3]龚艳.基层干部焦虑的本质及其化解策略[J].领导科学,2019(8):96-98.

责任编辑:孙瑶

[作者简介]高玲,盘锦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硕士,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陈勇,中共辽宁省委党校副教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本科,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