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高校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
2020-04-27陈晶华刘国军
陈晶华 刘国军
摘要:培育和铸牢民族高校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涵之一,对于共建中华民族、促进民族团结和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在当前“大思政”格局下构建民族高校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机制,探索构建全员、全程、全媒、全域式协同育人模式,丰富和扩展民族高校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理论阵地、实践形式、媒体渠道、育人環境,是提升培育工作时效性的重要实践途径。
关键词:民族高校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培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06-0046-02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体察中华民族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国内外政治格局,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这一思想成为推动民族复兴最为有效的文化标志和政治标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础,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培育民族高校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及现状
民族高校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共建中华民族、促进民族团结和进步的中坚力量,将习近平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融入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培育和铸牢民族高校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使其树立正确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和文化观,增强其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能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力量。培育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当前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实现民族高校思政教育育人目标的现实需求。目前国家虽大力倡导改革创新理念推动思政教育质量提升,但因师资等教育资源有限,大多数民族高校的民族团结教育仍然主要在传统思政教育模式下开展,难以提升培育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时效性,因此有必要探讨在当前“大思政”格局下构建民族高校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机制的问题。
民族高校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问题虽已引起学术界和各高校的普遍关注,但相关理论研究及实践探索仍存在不足。
首先,缺乏对民族高校非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问题的关注,尤其是缺乏对培育机制的实践探索研究。
其次,现有研究成果多是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格局下,讨论培育民族高校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问题,不符合新时代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思政”格局发展趋势,无法通过整合教育资源,为培育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提供坚实的平台。
最后,构建民族高校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长效培育机制问题的理论研究及实践探索尚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适应新时代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求的成熟机制。
二、培育民族高校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着力点
针对现有研究及探索中存在的不足,如何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民族高校“大思政”育人格局为平台,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以协同育人为基本模式,以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教育为基本内涵,建立一套师资队伍全员化、课程体系全覆盖化、育人技术手段全媒化、育人环境全域化为特征,且具有一定自我更新能力的民族高校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长效培育机制,切实推进培育和铸牢民族高校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全面开展是当前研究要解决的核心问题。要完成这一目标,相关理论研究及实践探索需着重解决以下问题。
切实践行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育人理念。大学生的思想意识正处于渐趋成熟阶段,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当前诸多错误社会思潮和西方敌对势力的意识形态渗透,不利于民族高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如何构建能够时时获取学生信息,及时深入了解他们思想和生活实际状况的信息采集系统,关注他们思想动态变化和学习、生活中面临的困难,尤其是学生对国家、民族、历史和文化的认同状况,在对上述信息进行分析基础上设计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机制,才能使培育工作具有针对性、精准性、时效性。改变现行传统思政教育模式下,民族高校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中单纯灌输知识、道德观念等做法,以关注学生的思想和生活现实状况、摸清他们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相关问题的认识和态度作为整个培育机制各环节内容设置的基本导向;在育人过程中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角色地位,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相关活动,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热情。
整合校内校外教育资源,形成民族高校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协同培育机制。民族高校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必须突破以往在培育群体、培育途径等方面的局限,要在“大思政”格局下,整合校内校外教育资源,形成全员、全程、全媒、全域协同培育机制,从而使培育的理论阵地、实践形式、媒体渠道、育人环境都得以丰富和扩展。当前各民族高校虽在着力推进“大思政”格局建设,但受制于师资力量、传统教育格局等因素,这一改革尚未成熟,如何将构建民族高校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机制融入“大思政”育人格局,与其同向同行是该领域研究的重点问题。
三、民族高校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机制的构建
培育民族高校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首先,坚持以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这是培育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始终保持正确方向和定力的根本保证。其次,坚持以树德立人为宗旨,以“五个认同”教育为核心内容,强化民族高校大学生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作为培育和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最后,坚持以协同育人为基本模式,整合校内校外、课上课下、线上线下育人资源,构建培育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协同育人机制。
在“大思政”格局下构建培育民族高校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机制,应秉承全员全域协同育人理念,打造一套师资队伍全员化、课程体系全覆盖化、内容载体全媒化和育人空间全域化为基本特征的培育体系。首先,培养一支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学生工作者为主体,全体教师积极参与的育人队伍。其次,构建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各门专业课程为辅助的课程体系,开展培育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教学工作。再次,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构建培育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网络平台,线上线下育人途径互补协同。最后,通过校内课堂教学、校园文化活动、校外社会实践、家庭教育有机结合,将育人空间扩展至学校、社会、家庭全领域。
民族高校还应为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机制的运行提供制度和资源保障,包括为教育资源整合、协同育人机制顺利运行、育人效果考核等工作制定合理政策,以及为理论教学、网络媒体应用、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等提供有利的资源保障。
责任编辑:张正吉
[基金项目]2019年度国家民委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基地项目“‘大思政格局下培育民族院校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研究”(C2019JD04)。
[作者简介]陈晶华,大连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史、思想政治教育;刘国军,大连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思想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