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分析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翼状胬肉的效果观察
2020-04-27刘明刚
刘明刚
(青海省大通县人民医院,青海 西宁 810100)
翼状胬肉为临床常见、多发性眼部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主要发病部位是鼻侧睑裂区,主要临床表现局部球结膜或结膜下组织呈三角形样增生而侵犯角膜[1]。该疾病发病机制临床尚未明确,但长期户外工作者、低纬度、中老年群体发病率相对较高。对于该病可以采取非手术治疗、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在明确手术指征的情况下多以手术为首选治疗手段,但不同手术治疗方案临床疗效具有差异性。本次研究以内翼状胬肉患者40例为样本对象,评估不同手术方式的临床价值,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16年9月—2018年8月时段内翼状胬肉患者40例,根据手术方式的差异性分组。A组20例,男女比12:8,年龄最小36岁,最大76岁,均值(53.26±3.14)岁;病程1.5年~5年,均值(3.69±0.25)。B组20例,男女比13:7,年龄最小38岁,最大78岁,均值(53.48±3.36)岁;病程2年~6.5年,均值(3.48±0.42)。两组基线资料均保持一致在研究范围中(P>0.05)。
纳入标准:①纳入对象均经临床诊断确诊,为初诊型患者,发病部位鼻侧;②具有明确的手术指征;③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支持。排除标准:①肝肾等功能严重不健全者;②意识、认知、精神严重障碍者;③并发结缔组织疾病者;④其他过敏性结膜炎、沙眼等眼部疾病者;⑤凝血机制异常者。
1.2 方法
A组:翼状胬肉切除术+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具体操作:给予患者奥布卡因结膜囊表面麻醉,鼻侧球结膜下利多卡因浸润麻醉,从角膜缘胬肉体部将球结膜切开,分离胬肉和角膜间黏连,翼状胬肉体部完全切除,胬肉头部逆向撕除,将角巩膜残余病变组织、鼻侧结膜下增生组织刮除,巩膜血管给予灼烧止血。指导患者上下转动眼球,将结膜区域充分暴露出来,结合巩膜暴露区大小在颞上方取相应带有结膜瓣的角膜缘干组织,上面皮向上贴在角膜缘干细胞组织缺损处,10-0线结节对位缝合,术后对照组予以常规包扎。
B组:实施翼状胬肉切除术+羊膜移植术,胬肉切除术同A组,生物羊膜以上皮向上的方式在巩膜创面平铺,根据创面缺损情况适当修剪生物羊膜,保持创面和羊膜的一致性及贴合性,注意不可留下羊膜下积液,使用10-0线对合间断缝合植片和结膜。
1.3 观察指标
泪膜破裂时间:采取荧光纳素染色试纸染色,指导患者眨眼,对瞬目后睁眼到角膜开始出现黑斑的时间进行计算,使用秒表,3次后取平均值。
复发标准:手术部位的结膜存在明显充血、肥厚现象,角膜创面侵入新生血管、结膜组织,侵入范围在角膜缘>1 mm。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4.0 统计分析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泪膜破裂时间
术前两组泪膜破裂时间对比差异不大(P>0.05),术后两组泪膜破裂时间均明显提高,且A 组显著高于B组(P<0.05)。见表1。
表1 泪膜破裂时间对比(±s,s)
表1 泪膜破裂时间对比(±s,s)
组别 术前 术后7 d 术后1个月 术后3个月A组(n=20) 7.32±1.12 9.96±1.16 10.95±1.15 13.76±1.06 B组(n=20) 7.39±1.04 9.21±1.14 10.16±1.25 12.82±1.05 T 0.204 0.062 2.080 2.817 P 0.838 0.046 0.044 0.007
2.2 复发率
经术后随访,A组复发率较B组更低(P<0.05)。见表2。
3 讨 论
在临床,状胬肉属于结膜组织成纤维细胞增生性病变,以球结膜局部纤维血管组织增生侵犯角膜为病理基础,该病对患者危害性较大,因泪液血流动力学异常从而导致患者出现眼干、屈光不正,且随着疾病的进展,对角膜造成机械性牵拉,影响患者视力,最终对患者正常工作及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目前该病临床治疗方法较多,如冷冻治疗、激光治疗、药物治疗等,均无根治性作用,临床以手术治疗为主。
表2 复发率对比[n/%]
本次研究结果:术前两组泪膜破裂时间对比差异不大(P>0.05),术后两组泪膜破裂时间均明显提高,且A组显著高于B组(P<0.05);经术后随访,A组复发率较B组更低(P<0.05)。由此可充分证明,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在增强疗效及降低复发率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取材来自患者自体组织,在受损区域移植植片能够起到重建和修复的作用,促进干细胞增生,使眼表生物解剖结构、生理功能得以恢复,同时还具有屏障保护的作用,以免新生血管、赘生组织侵入角膜,故降低疾病后期复发的风险,因取材为自体组织,生物兼容性强,可促进术后患者更快恢复,增强疗效[2]。羊膜移植术,取材为胎盘最内侧血管膜,具有一定抗炎功效,同时促进上皮细胞生长,使巩膜保持良好的上皮表型,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术后复发的几率,但该方式虽然取材比较便捷,但具有较高的环境要求,且羊膜经消毒处理后仍存在较大的感染风险[3]。
综上所述,翼状胬肉患者采取翼状胬肉切除术+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羊膜移植术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临床疗效更优,术后复发率更低,故推荐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