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牛黄上清丸对肝火上炎型原发性高血压中医症状的疗效评价

2020-04-27张卫国李世凤王丽娜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87期
关键词:易怒牛黄头痛

张卫国,李世凤,王丽娜

(北京市海淀区上庄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 100094)

高血压(hypertension)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临床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时发时止,或头重脚轻,耳鸣心悸,血压升高。牛黄上清方源自于明代《医学入门》,是历代中医治疗实热证的经典方剂之一。本文通过观察采用体外培育牛黄的牛黄上清丸对肝火上炎型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单项中医症状的影响,初步探讨了牛黄上清丸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医症状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纳入的所有病例均来源于2020年1月—2020年6月北京市海淀区上庄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患者,共100例。患者年龄为(58.25±8.11)岁(35~72岁);男性64 例,女性36 例;患者体重指数(B M I)为(25.99±3.84)kg/m2(18.75~42.24 kg/m2)。

1.2 诊断标准

西医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1]制定;中医肝火上炎证辨证标准参照2002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制定。

1.3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1.3.1 纳入标准:(1)符合西医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者;(2)符合中医肝火上炎证辨证标准者;(3)主症为头晕胀痛、面红目赤、烦躁易怒,次症为耳鸣如潮、胁痛口苦、便秘溲黄等,舌红,苔黄,脉弦数;(4)年龄为18~75周岁(包括18、75周岁),男女不限;(5)征得患者同意。

1.3.2 排除标准:(1)头痛为器质性疾病者,如脑血管疾病、颅内占位性病变等所致头痛者;(2)合并有心血管系统,如冠心病;消化系统,如肝硬化;泌尿系统,慢性肾衰竭CKD5期;造血系统,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严重原发性疾病患者;(3)孕妇、哺乳期妇女、精神病患者;(4)正在服用可能影响疗效观察药物的患者;(5)有顽固性、恶性、继发性高血压及高血压危象患者;(6)过敏体质或既往对多种药物过敏者,或对研究用药中的成分过敏者;(7)试验前3个月参加过其他临床研究,作为受试者已使用研究药物;(8)研究者认为其他不适合参加本研究的患者。

1.4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基础降压治疗,保持日常所用降压药物不变。在此基础上,加用牛黄上清丸,口服,1袋/次,2次/日,6天为1个疗程,药品由国药集团中联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所有患者均加服牛黄上清丸1个疗程,治疗期间停用其他改善头痛、眩晕或烦躁易怒症状的药物。

1.5 观察指标

评价指标:(1)治疗前后单项中医临床症状评分变化;(2)治疗前后血压水平变化;(3)临床疗效。

单项中医临床症状评分标准:①头痛:轻微头痛,时作时止(2分),头痛可忍,持续不止(4分),头痛难忍,上冲额顶(6分);②眩晕:头晕眼花,时作时止(2分),视物旋转,不能行走(4分),眩晕欲扑,不能站立(6分);③烦躁易怒:心烦偶燥(2分),心烦急躁,遇事易怒(4分),烦躁易怒,不能自止(6分)。

1.6 疗效判定标准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1)有效:至少有一项症状消失,三项症状总评分下降≥50%;(2)无效:症状未消失,三项症状总评分下降<50%。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AS 9.4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计数资料率比较采用x2检验,P<0.01表示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用药前后单项临床症状评分变化比较

患者连续服用牛黄上清丸6天,头痛、眩晕、烦躁易怒3项中医临床症状评分显著下降,单项症状显著缓解或消失,与用药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1。

表1 用药前后单项中医临床症状评分变化(±s,n=100)

表1 用药前后单项中医临床症状评分变化(±s,n=100)

注:3项症状评分用药前后比较,P<0.001。

症状 用药前 用药后头痛 2.92±1.11 1.04±0.28眩晕 4.42±0.99 2.16±0.34烦躁易怒 3.28±1.25 1.96±1.00

2.2 用药前后血压值变化比较

患者连续服用牛黄上清丸6天,相比用药前收缩压与舒张压均出现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2。

表2 用药前后血压变化(x ±s,n=100)

2.3 用药后临床疗效

100例受试者中,有效82人,无效18人,临床有效率82%。

3 讨 论

对于高血压病因、病机的认识,历代医家及现代学者大多强调“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倡导从肝风、肝阳论治。高血压病与情志失调、饮食不节、久病过劳等因素相关。

牛黄上清丸作为历代医家治疗实热证之经典方剂,含有牛黄(人工牛黄或体外培育牛黄)、黄芩、黄连、黄柏、栀子、石膏等十九味中药,具有清热泻火,散风止痛的功效,主要用于头痛眩晕,目赤耳鸣,咽喉肿痛,口舌生疮,大便燥结等症。一直以来,临床实际运用多以咽喉肿痛、口舌生疮或大便燥结症状为主,本文通过观察采用体外培育牛黄的牛黄上清丸对肝火上炎型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单项临床症状的影响,初步评价了牛黄上清丸用于头痛、眩晕等症状的临床价值。

本研究结果表明,肝火上炎型高血压患者服用常规降压药物的同时,联合使用牛黄上清丸能够发挥辅助降压的作用,同时患者伴随的头痛、眩晕、烦躁易怒的临床症状得以显著改善。黄连解毒汤是由黄芩、黄连、黄柏、栀子四味中药组成的方剂,具有明确的降压作用[3]。作为牛黄上清方的子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牛黄上清丸的辅助降压作用。同时,体外培育牛黄具有与天然牛黄等同的息风、开窍之功效[4],进一步增强了本品改善高血压患者头痛、眩晕症状的疗效。

猜你喜欢

易怒牛黄头痛
Talking About Sleep
自娱自乐
头痛怎样保健
培育牛黄替代人工牛黄之牛黄降压胶囊对SHR大鼠的降压作用
头痛与口疾
远离头痛的困扰
潇洒才年轻
只是喝酒
HPLC法同时测定牛黄抱龙片中7种成分
潇洒才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