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孤立肾肾结石的效果

2020-04-27董卫胜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87期
关键词:肾盂导丝肾结石

董卫胜

(咸宁辛勤医院,湖北 咸宁 43710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饮食结构日趋合理化,孤立肾肾结石的发病率也跟随上升[1]。该病作为泌尿科的难题,传统的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不易治疗,而且在术后会伴随漏尿、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而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FURL)治疗,更能保障手术的安全性,效果更佳,可显著改善患者肾功能[2]。基于此,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相关疾病患者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来源于我院自2018年3月—2020年5月住院的孤立肾肾结石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的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有25 例,观察组男性13例,女性12例,年龄在18~72(47.43±5.28)岁;铸型结石8例,肾盂结石9例,多发肾结石8例,结石直径0.8~2.0(1.12±0.26)cm。对照组男性14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在19~73(47.68±5.33)岁;铸型结石9例,肾盂结石7例,多发肾结石9例,结石直径0.9~2.0(1.11±0.25)cm。在性别、年龄、结石直径等上述基线资料上,2组患者纳入统计学软件无显著差异(P>0.05),可以进行临床研究。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PCNL治疗,患者取截石位,在输尿管镜下在患侧肾盂插入输尿管导管以注水,然后患者改成俯卧位,腰部适当垫高,B超观察结石情况,定位穿刺后,建立经皮肾通道,在腋后线、十二肋骨边缘交叉点做1.0~1.5 cm的切口,穿刺成功后,置入斑马导丝,扩充通道,置入经皮肾镜鞘,找出结石后退出斑马导丝,采用超声碎石,通过灌洗液冲洗小碎石,检查是否出血,放置双J导管,退出镜芯。

观察组使用FURL治疗。首先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截石位,然后置入5F输尿管导管导入肾盂。改为俯卧位,将腹部垫高。逆行在输尿管中注液,造成人工积水现象,提高穿刺成功率。然后在选取者11肋间或者12肋下缘与掖后线到肩胛线之间的区域,上盏和下盏由下盏穿入可到达,中盏可以直接穿入。设定参照点,确定进针的角度和深度,明确穿刺部位。18G肾穿刺针后取出针芯有尿液流出则穿刺成功。肾收集系统经针鞘将斑马导丝引入,进一步通过透视确定安全导丝的位置是否正确,是否在集合系统上。退出针鞘,将工作鞘留置。在电视监视辅助下沿鞘进入输尿管镜,确定结石后用钬激光机沿结石边缘开始碎石,由浅入深,逐层粉碎,尽量使结石碎成粉末状或很小的碎屑。术中高压灌注冲洗,稍大点的可以用钳夹取出。治疗3~4周之后,将输尿管支架管拔除,在4~6周后进行复查。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结石清除率及并发症(腰腹疼痛、血尿、结石残留)情况,治疗前后抽取静脉血3 m l,以3000 r/min离心10 min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10(IL-10)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所涉及的数据应用SPSS 24.0 统计学软件,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计数资料(±s)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结石清除率比较

观察组结石清除24例,清除率为96.00%,对照组结石清除23 例,清除率为92.00%,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在CRP、IL-10 水平上,两组治疗前无显著差异( P >0 .05 ),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水平更低(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n CRP(mg/L) IL-10(ng/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25 5.41±1.25 29.15±3.26#* 4.68±0.89 25.46±5.51#*对照组 25 5.42±1.34 20.51±2.69# 4.71±0.92 15.91±4.28#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3 讨 论

孤立肾是指移植肾、先天性孤立肾、切除留存肾,孤立肾负担着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作用。由于健肾代偿功能的丧失,结石在流经局部肾脏结构时,浓度会相对较高,梗阻和结石发生的可能性会比正常人显著高。孤立肾肾结石的出现常常伴随尿路梗阻、感染,严重的会损坏肾功能,如果治疗不及时,还会危及生命安全。孤立肾肾结石的治疗应该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基础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在以往的研究中表明传统的治疗方法PCNL,容易引发大量的并发症,且对患者的损伤也比较大[3]。FURL是治疗孤立肾肾结石的有效方法,此方法可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出血量,对患者的损害小,促进术后患者早日下床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的率明显降低。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结石清除率可达96.00%,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CRP、IL-10炎性因子水平更低(P<0.05),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

综上所述,FURL治疗有更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患者能更快的恢复,创伤损害也更小,该方法值得推广和使用。

猜你喜欢

肾盂导丝肾结石
肾结石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应用
基于高频超声引导的乳腺包块导丝定位在乳腺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经输尿管软镜钬激光内切开引流治疗肾盂旁囊肿21例体会
祛除肾结石,鸡中有内“金”
超声引导动静脉内瘘经皮血管成形术(二)
——导丝概述及导丝通过病变技巧
彩超对预测胎儿肾盂分离转归的临床价值
维生素D、高钙尿和肾结石的关系探讨
胎儿肾盂扩张相关疾病的三维超声诊断研究
肾衰合剂对大鼠肾盂高灌注压损伤的保护作用
超声引导经皮穿刺导丝定位在乳腺隐匿性病灶切除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