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驱动雾化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护理
2020-04-27张倩
张 倩
(辽宁省鞍山市中心医院儿科病房,辽宁 鞍山 114000)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呼吸道疾病,这种病情一般多发生在小儿群体当中,临床上对于小儿支气管哮喘,在进行治疗时所选择的药物主要为沙丁氨醇,为患儿经常选择以雾化吸入的方式进行治疗[1]。有一些临床研究认为,在应用沙丁氨醇进行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过程中对于患儿进行的护理要求相对较高,常规的护理容易导致小儿出现一些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不利于临床效果的提升,所以为患儿分析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和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基于此分析选择采用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方式对于小儿支气管哮喘进行治疗过程中的有效护理配合,并且将主要的研究情况作出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选择的研究对象均为我院在2017年1月至2008年4月所收治的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本研究选择其中的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于所有的患儿进行分组对照研究,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平均每组患儿均为43例。本研究观察组患儿当中,男性患儿23例,女性患儿20例,患儿的最大年龄为7岁,最小年龄为1岁,平均年龄为(3.5±0.4)岁;本研究观察组患儿当中,男性患儿22例,女性患21例,患儿的最大年龄为8岁,最小年龄为0.8岁,平均年龄为(3.6±0.7)岁。本研究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均被确诊为小儿支气管哮喘,所有患儿在入院的时候存在有咳嗽和气喘症状,甚至存在有呼吸困难和肺部哮鸣音症状,本研究所有患儿均选择采用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患儿不存在药物过敏史。采用统计学软件检验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两组患儿在一般资料方面没有差异,可以进行比较研究。
1.2 方法
1.2.1 氧驱动雾化治疗:孩子入院后为孩子选择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去痰药,针对咳嗽和抗哮喘进行常规治疗,做好静脉补液和其他相关常规干预措施。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选择沙丁胺醇联合氧疗进行治疗。同时根据儿童的实际情况,条件和个体差异调整相关喷雾剂。为患儿连接氧气驱动管和喷嘴,将氧驱动的流量控制在每分钟6~8 L,每次雾化吸入时间维持在15 min,每日对患儿进行3次治疗,连续为患者治疗1周左右[2]。
1.2.2 护理干预方法:在对患儿进行护理干预的过程中,本研究的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具体的护理方法因本研究篇幅有限,所以不作详细的赘述。对于本研究的观察组患儿在护理过程中,为患儿选择采用综合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具体的护理方法如下:①心理指导:虽然患儿年龄较小,但是为患儿提供必要的心理护理也是十分重要的。在患儿入院以后,因为陌生环境会导致患儿出现一些紧张,恐惧等不良的心理反应,特别是对于一些年龄较小的,还没有语言能力的患儿。临床上,因为大多数患者对于孩子过于溺爱,同时对于病情不了解,所以在治疗的过程中存在有一定的焦躁情绪,导致患者家属无法配合护理人员进行相关的治疗[3]。因此在患儿入院之后,作为护理人员,应该为了拉近患儿和医护人员之间的关系,要热情地与患儿以及患儿家属进行沟通和交流,采用和蔼可亲的态度和患儿打招呼,拉近和患儿之间的关系。②体位护理:氧驱动雾化治疗的过程中,应保证患儿具有良好的体位,一般为患儿选择采用坐位或者半坐位,这能够有助于膈肌的下降,提升了患儿肺组织当中气体交换的能力和药物的弥散的面积。在进行氧驱动雾化吸入的治疗过程中,需尽量减少体位变动,密切地对氧驱动装置的工作状态进行观察,如果患儿体位变动,而导致的喷嘴或者氧驱动接管存在分离和脱落或者存在堵塞,应该及时地进行相关的休整,保证药物有效地吸入。③用药护理:护理人员在进行相关操作的时候,必须要坚持无菌操作的原则,在具体的护理干预过程当中,需要了解雾化吸入装置是否连接正常,将配制好的雾化吸入剂充分的放入吸入瓶当中,对于雾化吸入装置进行连接检查连接是否紧密,与此同时,要叮嘱患儿配合,将雾化吸入嘴,放入到患儿口中.同时要指导患儿用力吸气,然后缓慢的用鼻呼气,在整个雾化吸入的过程当中,尽量避免患儿摇头晃脑,可以保证吸管不会拔出,同时要保证药物的充分吸入,还要观察,在具体的雾化吸入过程中管子是否存在有弯折情况和漏气情况[4]。④环境干预:对患儿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应保证环境的整洁和安静,需要合理的控制室温,必须保证室内温度维持在22~25 ℃,同时也要保证患儿病房的空气湿度,大约为50%到60%之间,在对患儿进行雾化吸入治疗之后,对于患儿病房进行通风和换气工作,确保患儿能够吸入新鲜的空气。⑤饮食指导:对患儿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应必要的做好对于患儿饮食的调整,患儿饮食应坚持以半流质为主,要避免患儿食用刺激性和辛辣的食物,同时患儿应该忌海鲜、过甜的食物。⑥出院指导:做好患儿的出院指导工作,叮嘱患儿的家长,要做好对患儿的饮食、衣着和环境的保护工作,适当的指导患儿进行相关的体育锻炼,保证以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逐步的增强患儿的体质[5]。
1.3 观察指标:评价本研究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同时对于本研究两组患儿的相关临床症状的消失事件进行比较。如果治疗结束之后,本研究两组患儿的喘息、咳嗽、呼吸困难、缺氧性症状全部消失,患儿的心率情况恢复正常,对于患儿进行肺部哮鸣音和湿啰音的检查,显示全部消失,胸片检测患儿病灶消失,说明临床治疗显效;如果经过治疗以后,患儿的相关临床症状均得到明显的改善,这表示患儿的临床治疗有效;如果经过治疗之后,患儿的上述临床症状均没有明显的改善,甚至存在加重的情况,说明患儿治疗无效。
1.4 统计学分析:本研究采用IBMSPSS26.0进行统计学分析,t值检验资料,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研究观察组全部患儿均得到有效的治疗,治疗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患儿37例患儿得到有效治疗,治疗总有效率为86.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对于本研究两组患儿的相关症状的消失时间进行比较,明显比对照组更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情况请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的相关症状的消失时间(±s)
表1 两组患儿的相关症状的消失时间(±s)
3 讨 论
综上所述,临床在对于小儿支气管哮喘进行氧驱动雾化治疗的过程中,为患儿选择采用综合护理措施进行护理指导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并且能够有效的缩短患儿相关临床指标的消失时间,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