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0-04-27张艳秋
张艳秋
(辽宁省大连市中心医院神经外三科,辽宁 大连 116033)
重型颅脑损伤属于临床治疗中一种较为常见的危重病症,其主要是由于患者经受锐器撞击、交通事故以及高空坠落等重大事故引起的一种颅脑损伤现象,临床急救中具有病情复杂和生存质量低的特点[1]。针对患者在急救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也可以使患者获得良好的预后情况[3]。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属于一种新的护理模式,其主要通过相关护理人员在患者急救措施中采取一定的护理措施,从而整体提高患者的临床急救效果,本文将通过对本院收治的80例患有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在急救中采用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后的临床效果进行深刻的研究分析,现将主要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研究资料为选取80例在本院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患有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按照数字法将所有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每组40例;常规组,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5例;患者的最小年龄为35岁,患者的最大年龄为52岁,平均年龄(42.5±4.5)岁;其中,24例患者由于交通事故所致,10例患者由于锐器撞击所致,6例患者由于高空坠落所致;脑挫裂伤患者23例,颅内血肿患者10例,颅骨骨折患者5例,脑干损伤患者2例;实验组,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8例;患者的最小年龄为35岁,患者的最大年龄为55岁,平均年龄(42.0±5.5)岁;其中,22例患者由于交通事故所致,10例患者由于锐器撞击所致,8例患者由于高空坠落所致;脑挫裂伤患者20例,颅内血肿患者11例,颅骨骨折患者6例,脑干损伤患者3例;所有患者根据格拉斯哥昏迷分数(分数越低,表明意识障碍越重)将患者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进行划分,13~15分,共有患者45例;9~12分,共有患者18例;6~8分,共有患者12例;3~5分,共有患者5例;两组患者的基数资料组成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常规组患者实施传统的急救护理模式,需要全体护士轮流值班随急救车进行紧急救治。
1.2.2 对实验组患者采取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主要内容包括:①组建专业护理人员进行急救:由本院相关护理主任以及具有经验丰富的急诊护理人员组建护理小组,按照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准将其分布在院前急救处和院内急救处;②完善急救团队管理:由相关医护骨干人员组建急救团队,并根据所有人员的相关职称以及技术能力水平设立呼吸支持组、循环支持组以及联络组和处置组等急救护理小组,并且由一名总组长对所有抢救工作进行指挥和协调;③急救措施:当医院接到求救电话时,院前急救人员和院内急救人员两组同时进行准备,院前急救人员迅速出诊并保证救护车在10 min内赶到,对其家属或者求救人员叮嘱不要随意挪动患者的身体,使其保持平躺姿势,尽量与患者沟通保持患者的意识清醒;接到患者后由急诊护士对患者实施基础的急救措施,询问家属或者求救人员患者的基本情况以及昏倒原因,除此之外需要给予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的监测以及通过车载GPS可视移动终端系统,将患者实时病情、监护数据,甚至影像画面向院内急救组进行传递,并实施边询问、边检查、边急救的护理措施;当院内急救人员利用车载GPS可视移动终端系统对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以后,需要立即准备相应的抢救措施与护理,待患者达到医院后,为了进行确诊需要进一步对患者进行全身检查,之后给予患者进行呼吸循环支持、监护、伤情处置、术前准备、检查、转送等项目开展抢救;急救完毕之后,由联络组人员在院内及时建立绿色通道,并通知各科室进行接诊准备,将可移动检查仪器最好放置在患者的床边,根据患者的病情直接转入相关科室并进行交接签字;④临床观察与护理:对患者的生命体征、生理指标和血糖、血压情况进行临床观察;给予患者呼吸、体位以及提问的相关护理措施。
表1 80例患者的急救护理情况比较
1.3 指标观察: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院前急救反应时间和急诊科救治时间,并同时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了解其预后情况,其中主要包括治愈率和病死率。
1.4 统计学分析:针对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应用SPSS 23.0统计学进行处理,计数资料(%)和(±s)表示,组间χ2/t值检验;组间差异明显,表示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80例患者的急救护理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急救效果比较明显,实验组患者的急救质量显著优于常规组,且实验组的治愈率和病死率分别为95.00%和5.00%,显著优于常规组的80.00%和20.00%,组间差异明显,(P<0.05),见表1。
3 讨 论
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质量以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致使创伤急救学理念不断推陈出新,创建出更加先进的护理模式。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属于一种新型的护理急救模式逐渐被广泛应用在各大医院的急诊救治中[3],其主要通过专业以及具有相关经验且丰富的护理人员共同创建相关的护理急救小组以及救治中各种抢救措施小组,以接到患者的求救电话为主,为患者开始建立急救护理新模式的相关措施,争分夺秒在第一时间对患者进行基础救治和相关护理措施,并利用相关先进仪器将患者的实际情况传递给院内急救组,使急救组更加充分的准备救治措施,之后给予患者相关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整体使患者在急救过程中提高了院前急救护理质量、院内急诊科抢救时效以及保障了患者的急救安全。
综上分析所述,在针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急救过程中采用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可以有效条患者的急救质量,同时降低了患者的病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