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性化护理模式用于焦虑症合并高血压的护理效果观察

2020-04-27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7期
关键词:焦虑症组间血压

邱 凤

(鞍山市精神卫生中心预防接种科,辽宁 鞍山 114001)

焦虑症是精神科常见的精神类疾病,与生物学因素异常表达、躯体疾病、社会生活及心理压力过大等因素关系密切[1],临床常表现为焦躁不安、失眠以及恐惧等障碍,消极的情绪造成其他系统功能障碍,人体免疫力降低,严重改变机体生活质量,重度焦虑患者心血管方面疾病发生风险升高,因此,本研究主要分析在焦虑症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中,人性化护理产生的护理效果观察,道如下。

表1 组间焦虑评分比较(±s,分)

表1 组间焦虑评分比较(±s,分)

注:与护理前相比,aP<0.05;与对照组相比,bP<0.0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选取本院2017年7月至2019年4月治疗的焦虑症合并高血压患者132例,纳入标准:①符合焦虑症的诊断标准[2];②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③临床诊断为高血压者;④研究期间未进行其他护理方案干预;排除标准:①伴有其他严重精神障碍及认知障碍者;②血液系统疾病者除外;③合并严重脑血管疾病者。分为实验组70例和对照组62例,实验组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男42例,女28例,病程1~13年,平均年龄(56.47±1.83)岁;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案,男37例,女25例,病程1~15年,平均年龄(54.69±1.04)岁,比较组间性别、病程及平均年龄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比性高。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模式,患者于入院后,每日检测血压两次,根据患者焦虑程度实施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责任护士介绍病房环境,嘱日常饮食注意事项,指导患者合理用药,督促进行适量运动,增强患者免疫力。实验组患者实施人性化的护理干预服务,通过访谈法关注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进行精神障碍调查,了解患者患病前性格及人际关系方面,对患者心理上存在的问题充分熟知,以避免疏导的无针对性作用,护理过程中保持言语轻柔、态度温和,有助于降低患者内心的顾虑,眼神的交流能够增强信任感,倾听时给予点头暗示能够促进沟通的进行,懂得换位思考并适当引导患者,但不可贸然打断倾诉过程,积极鼓励患者宣泄心理焦虑情绪,降低对外界事物的抵抗能力,同时进行必要的健康宣教,使患者及家属了解相关知识,避免治疗方面的误区,嘱患者按时吃药,严格避免突然断药引起的反弹现象,正确树立沟通意识,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户外锻炼,能够有效降低高血压患者引起的肥胖,低钠、低脂肪、低盐饮食,并适当补充蛋白质有助于高血压疾病的控制,同时确保患者所居住的病房环境干燥整洁,通过摆放盆栽等装饰,能够调节患者焦虑的情绪,保持轻松愉快的情绪,指导家属血压的正确测量操作,定期进行血压监测,根据医嘱按时服药,积极配合医师治疗,出院后定期进行复查。

1.3 评价指标:根据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3]和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4],HAMA量表总分7分,SAS量表分值超过50分,即具有焦虑情绪,二者均为分值越高提示焦虑程度越严重。

1.4 疗效评价:根据舒张压与收缩压的检测,经不同的护理方式比较临床效果,可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三个等级,①显效: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患者血压高值大幅度降低;②病情好转,血压轻微下降;③无效:经护理后,病情无改善,血压未出现降低,甚至有加重的可能。显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

1.5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实验数据整理,两组患者SAS和HAMA量表评分选用计量资料均数±平均数(±s)表示,组间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χ2检验,以P<0.05作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焦虑量表评估比较:观察可见,护理前,HAMA和SAS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护理后,各评分差异明显,根据HANA评分,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而SAS评分,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护理前后焦虑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疗效比较:实验组患者护理显效25例、有效42例和无效3例,总有效率(95.71%),对照组显效13例、有效31例和无效18例,总有效率(70.97%),由此可见,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日益增长,人民生存压力升高,生活节奏加快,致使精神焦虑症的患者发生率提高,患者存在免疫系统异常表现,广泛性的焦虑情绪以及难以集中注意力,直接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临床症状常表现为烦躁、神经衰弱、持续或阵发性精神紧张、心慌、厌食、不能久坐,严重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语言功能与记忆力减退,甚至出现轻生致残现象,对社会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严重危害社会的稳定发展。患者长期处于焦虑状态,能够诱导心肌细胞异常放电,造成心律失常,长此以往患者血压升高,合并心血管疾病,有研究表明[5],焦虑症合并心血管疾病者达到45%~70%,临床常依据单一疾病的诊断原则确诊,易造成漏诊与误诊,需详细询问病史,高血压的发病主要与年龄、肥胖、饮食及吸烟等关系密切,高血压患者年龄有逐年下降的趋势,而遗传因素是临床常见的类型,心脏血管神经由于紧张性刺激,大脑皮层异常兴奋,心率加快,血压异常升高。研究者对焦虑症合并高血压领域研究逐渐增多,根据患者行为、情绪变化、饮食与运动情况,制定一种特殊的临床护理方案,人性化护理模式是生理、心理与社会三种因素结合为一体是的护理工作程序[6],以患者作为服务中心,具有个体化,有效性及全局观念的特点,能够尊重患者的自身价值与人格尊严,自由而全面的发挥生命的价值,同时,患者病房阳关充足,空气清新,创造舒适整洁的环境利于疾病的恢复,护理人员在面对焦虑症患者时必须要给予足够的心理关怀,安抚紧张焦虑的情绪,实施个性化的干预,能够促进患者生理与心理的舒适,提高治疗依从性,本实验通过护理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表明护理后患者焦虑程度降低,个性化的护理模式作用显著;通过临床护理疗效能够直观显示,个性化的护理较常规护理有效性高,能够明显控制患者的血压,患者依从性较佳,并发症发生概率低,人性化护理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临床效果佳。

猜你喜欢

焦虑症组间血压
躲进“焦虑症”的刘太太
稳住血压过好冬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更 正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metallogenic regularities and the exploration of graphite deposits in China
老年焦虑症应用生物反馈治疗的效果观察
血压的形成与降压
慢性疲劳综合征与抑郁症焦虑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Numerical Solution of Fractional Fredholm-Volterra Integro-Differential Equations by Means of Generalized Hat Functions Meth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