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外合治方案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远期疗效观察
2020-04-27金刚
金 刚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急诊中心,辽宁 沈阳 110032)
社区获得性肺炎主要是在医院以外所罹患的一种感染性肺实质炎性反应病症,这种病变的患者存在有含肺泡壁以上的广义肺间质炎症病变[1],包括存在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在入院以后的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患者,这在临床上是比较常见的,对于人群健康产生严重威胁的病症[2]。临床应该注意对于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工作,最近这几年中医治疗方案在不断的发展,临床开始通过中医学科对于各个病症进行治疗[3]。从中医学角度而言,社区获得性肺炎但主要发病原因是因为外邪入侵导致患者的肺部受邪气的侵扰导致内需出现,进而使得患者出现病理性产物的堆积,再加之患者抗邪无力,使患者病症严重。本文主要分析通过中医治疗内外合治方案对社区获得性肺炎进行治疗的效果,同时将主要的研究情况进行如下的论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13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作为本文的观察组,另外选择同期来我院进行治疗的13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作为本文的对照组,保证观察组和对照组基线资料基本一致,方便进行分组对照研究。本文观察组当中男性患者为62例,女性患者68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65例,女性患者同样为65例,χ2=0.1385,Z=0.3715,P=0.7103;观察组患者当中年龄最大为68岁,年龄最小为18岁,年龄平均为(42.52±13.05)岁,对照组患者年龄最大为67岁,年龄最小为20岁,年龄平均为(44.06±12.08)岁,t=0.98974,P=0.3244;观察组的病程时间为2~38个月,平均病程时间为(12.05±2.06)个月,对照组的病程时间为1~37个月,平均病程时间为(12.23±2.16)个月,t=0.6876,P=0.4923。本文两组患者经过临床检验均被诊断为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诊断符合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标准。通过统计学方法检验两组患者的临床一般资料,P>0.05,两组之间无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1.2.1 诊断标准:①患者存在有发热、咳嗽、咳痰、吸气凹陷、喘憋、呼吸频率增快的症状;②患者的肺部听诊能够听到吸气末固定的中细湿啰音或干啰音;③对患者选择采用X线检验显示患者的显示患者胸部存在有斑片状和片状的浸润阴影,同时存在间质性改变,可伴随或不伴随胸腔积液;③对患者进行免疫荧光方法检验患者的鼻咽分泌物,患者的呼吸道抗原为阳性。
1.2.2 纳入标准:①本文所有患者符合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标准;②本文所选择的患者符合中医肺炎喘息风热闭肺证症型标准;③本文所有患者均年满18周岁;④所有患者病程均在72 h内;⑤所有调查对象签署知情同意书;⑥所有调查对象均进行支原体抗原或进行抗体检验。
表1 两组患者经不同治疗之后的生活质量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经不同治疗之后的生活质量比较(±s)
1.2.3 排除标准:①本文所选择的调查对象均排除其他肺炎的患者;②排除合并肺炎以外的其他呼吸系统病症发作患者;③排除合并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炎等相关的患者;④排除存在造血系统等原发性病症或存在精神障碍的患者;⑤排除最近3个月以内应用过抗生素治疗的患者;⑥排出对本文所使用的治疗方法过敏或不耐受的患者;⑦排除因各种原因无法完成调查而中途退出研究组的患者。
1.3 方法:对本文的所有对照组患者均采用常规基础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经验性的对患者进行细菌性肺炎的诊断,如患者白细胞总数超过11×109/L,患者的NE%超过70%,CRP超过10 mg/L,则为患者选择采用静脉滴注二代头孢类抗菌药物进行干预。如果患者支原体抗原或抗体检验显示为阳性,则通过静脉为患者滴注红霉素或阿奇霉素(选择20~30 mg/kg的混合浓度为5%的葡萄糖溶液250 mL对患儿进行静脉滴注,每日进行一次治疗,连续治疗10日/选择阿奇霉素0.25 g加入到250 mL或500 mL的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中,使最终阿奇霉素浓度为1.0~2.0 mg/mL静脉滴注,滴注时间不少于60 min。每日进行一次治疗,连续治疗10 d)。如果患者病毒病原检验为阳性,血清抗体检验为阳性,可应用喜炎平为患者进行静脉滴注,对喜炎平的用药需要符合2012年8月1日开始实行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对本文的所有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时均选择采用中医内外合治疗法进行治疗,具体治疗方案如下:①中医内治:对患者主要以麻杏石甘汤为基础的方药加减治疗风热闭肺症患者,该药的主要方剂为:炙麻黄25 g,炒杏仁20 g,甘草12 g,金银花18 g,石膏12 g,连翘24 g,苏子20 g,牛蒡子22 g。将诸药加入1000 mL水煎至400 mL,对患者分早晚两次温服。对合并痰热闭肺症的患者,用药主要方剂为:炙麻黄25 g,炒杏仁25 g,甘草12 g,石膏12 g,炒葶苈25g,瓜蒌18 g,鱼腥草20 g。将诸药加入1000 mL水煎至400mL,对患者分早晚两次温服。②中药外治:为患者应用敷胸散进行外敷治疗,与此同时为患者进行中医拔罐。对于合并有风热袭肺症的患者,主要选择患者的肺俞穴、大椎穴、大抒穴、风门穴和肺底部阿是穴;如患者合并有痰热壅肺症状,则应该为患者选择肾俞穴、脾俞穴、大肠俞穴、风门穴、肺俞穴、大抒穴、肺底部阿是穴等;如果患者合并有痰湿阻肺症状则为患者选择肾俞穴、脾俞穴、风门穴、肺俞穴、大抒穴、肺底部阿是穴等。在对患者治疗的过程中,使患者选择俯卧位,将枕头垫在患者的胸部,是一名操作者站在患者的一侧,在患者的背部涂上一层液体的石蜡或凡士林,选择适当大小的火罐,对火罐口是否光滑有裂痕进行检验,选择95%的酒精棉球点燃,通过对闪火法的应用在罐内闪动一周,并将其吸附在患者的后背,当火罐吸住患者皮肤后,为患者留罐10 min,习惯的时候用左手按住患者灌口的皮肤,右手按住罐体,使空气进入罐内,火罐儿就可脱落。如果没有呼吸困难的患者,当体温恢复到正常范围,呼吸困难症状改善以后,且没有发绀症状,则可以为患者开始进行拔罐,对所有患者选择左右配对方法配穴,每日为患者进行一次治疗,油罐大约10~15 min连续治疗10 d。
1.4 观察指标:统计本文所有患者经过不同治疗以后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一年的随访,统计患者的复发情况。如果患者经过治疗以后,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经过影像学检验和实验室检查,显示患者病症恢复正常,则说明临床治疗痊愈;经过临床治疗以后,如果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得到明显的改善,患者经过影像学检验和实验室检验以后基本恢复正常,则说明临床治疗显效;经过治疗以后,如果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得到减轻,患者的影像学检验和实验室检验和治疗之前有明显的好转,这说明临床治疗有效;如果治疗以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没有达到上述标准,甚至存在病症加重,则说明临床治疗无效。注:治疗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随访1年以后,对两组患者采用SF-36量表评价患者的生存质量,主要从患者的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关系、一般健康情况等角度进行评价,每个维度为100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1.5 统计学分析:启动统计学软件IBM SPSS25.0对本文的所有标本资料和数据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本文所有的计量资料,并且计量资料检验采用t值,采用n/%表示本文所有调查对象的计数资料,采用卡方(χ2)进行检验,两组差异采用P<0.05表示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文观察组有效治疗122例患者,总有效率为93.85%,对照组有效治疗10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9.23%,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性;观察组治疗以后出现不良反应8例,发生率为6.15%,对照组不良反应21例发生率为16.1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性;对本文所有患者进行为期一年的随访,观察组复发15例,复发率为11.54%,对照组复发48例,复发率为36.92%,P<0.05;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经过不同干预以后的生活质量,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 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临床生活质量情况,见表1。
3 讨 论
从中医角度来说肺炎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寒温失常、疲倦或最后当风等相关原因使得体内正气不足,这样就会导致肺卫失恒,在因为火热风邪之毒侵犯以后会导致患者发病。这种病症的发病原因主要是肺气失宣,治疗的过程中应该为患者进行宣肺透邪的治疗。常规治疗方法对肺炎进行治疗,其效果存在着一定的不足,而且患者治疗以后具有较高的复发率,生活质量相对较低,本文从中医角度出发,分析中医治疗方案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治疗的价值,通过本文结果能够证实中医治疗方案的可行性,中医采用内外合治的方法能够更好的促进患者病症的恢复,内服药物治疗能对患者的相关病机进行调整,配合外用药物治疗,可以有效的促进患者体外病症的恢复,促进内外合治,达到一个整体的平衡角度。
综上所述,通过中医内外合治方案对于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升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并且降低不良反应对患者的影响,提升患者远期的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