泮托拉唑联合多潘立酮片及铝碳酸镁咀嚼片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2020-04-27刘永丹
刘永丹
(凤城丝绸厂职工医院内科,辽宁 凤城 118100)
由于人们生活、饮食习惯的改变,导致消化内科慢性胃炎患病率逐年递增趋势。慢性胃炎作为常见病、多发病代表,属于胃黏膜慢性炎症,患者有反酸、恶心、嗳气、腹部不适等表现,病情加重期间患者有胃出血以及穿孔等常见并发症风险,需积极用药治疗。当前,针对慢性胃炎的治疗药物种类较多,一般采取联合药物手段,临床中以质子泵抑制剂联合胃动力药物治疗为主,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基于此,本文就我院慢性胃炎患者为例,总结联合治疗药物的预后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试验对象选自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总计96例。纳入标准:①检查确诊的慢性胃炎患者,患者有腹部不适、嗳气、恶心呕吐等表现;②伦理委员会批准;③试验涉及药物患者无过敏史;④患者知情配合参与。排除标准:①妊娠、哺乳特殊阶段患者;②试验用药禁忌;③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慢性胃炎患者分组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对照组(n=48)中男性、女性患者比例25∶23;患者年龄20~63岁,平均(39.3±3.5)岁;患者病程2~10年,平均(5.5±1.5)年。联合组(n=48)中男性、女性患者比例27∶21;患者年龄21~62岁,平均(39.6±2.9)岁;患者病程2~12年,平均(5.8±1.2)年。对照组与联合组慢性胃炎患者基线资料比较,P>0.05。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多潘立酮片+铝碳酸镁咀嚼片治疗。铝碳酸镁咀嚼片口服1.0克/次,3次/天;多潘立酮片餐前30 min口服10毫克/次,3次/天。联合组:泮托拉唑+多潘立酮片+铝碳酸镁咀嚼片治疗。多潘立酮片、铝碳酸镁咀嚼片用药方法同对照组,泮托拉唑肠溶片饭后口服40毫克/次,1次/天。另外,治疗期间嘱患者合理饮食,禁烟酒以及其他同类药物。
1.3 观察指标:记录慢性胃炎患者治疗后效果、症状积分改善情况。
1.4 指标评价标准[1]
1.4.1 效果评价标准。治愈:治疗后慢性胃炎患者的腹部不适、嗳气、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均消失。有效:治疗后慢性胃炎患者的腹部不适、嗳气、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改善。无效:治疗前后慢性胃炎患者相关症状无改善。
1.4.2 症状积分评价标准:取慢性胃炎患者的上腹不适、早饱、腹胀、恶心、嗳气、食欲不振、呕吐主要症状,单个症状总分分别为0~3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症状越严重。
1.5 数据分析:慢性胃炎患者的试验观察指标以SPSS19.0处理。计数型指标慢性胃炎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以例(n)、率(%)的形式描述,并进行(χ2)检验;计量型指标慢性胃炎患者的症状积分情况以(±s)的形式描述,并进行(t)检验。统计学计算结果P<0.05,说明慢性胃炎患者治疗后观察指标差异明显。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比较:治疗后,联合组与对照组慢性胃炎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7.91%、85.41%。2组慢性胃炎患者治疗效果比较,P<0.05。
2.2 症状积分比较:治疗前,联合组慢性胃炎患者症状积分为(17.5±2.5)分、对照组慢性胃炎患者症状积分为(17.3±2.3)分;治疗后,联合组慢性胃炎患者症状积分为(4.0±0.3)分、对照组慢性胃炎患者症状积分为(8.5±0.5)分。2组慢性胃炎患者治疗后症状积分比较,t=53.4679,P=00000。
表1 慢性胃炎患者治疗组间临床疗效分析(n)
3 讨 论
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等原因,导致慢性胃炎发病率越来越高。针对慢性胃炎疾病以促动力药、黏膜保护剂、抑酸剂治疗为主,单一药物治疗效果欠佳,仅可部分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为了提高治疗效果,多采取联合治疗手段。泮托拉唑是质子泵抑制剂,抑制胃壁细胞分泌胃酸终末环节的基础上抗酸,抑酸作用强且持续时间长。多潘立酮片是外周多巴胺受体阻滞剂,用药后可以促进胃排空,阻止胆汁、胃内容物反流。铝碳酸镁是胃黏膜保护剂,用药后能够增强黏膜屏障功能,从而保护患者的创面,降低胃内胆酸浓度,药物联合应用在协同作用基础上提高治疗效果。谢本江,李学志,香云轩研究指出,慢性胃炎行泮托拉唑联合多潘立酮片、铝碳酸镁咀嚼片治疗疗效好,可以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2]。
试验结果和李桂环研究结果有一致性,观察组治疗后症状积分(4.39±1.03)分较治疗前(18.39±3.28)分、对照组治疗后积分(9.30±1.78)分,P<0.05,且临床总有效率92.0%高于对照组74.0%,P<0.05[3]。
综上所述,慢性胃炎行联合治疗效果显著,泮托拉唑、多潘立酮片、铝碳酸镁咀嚼片联合方案具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