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排螺旋CT在老年急性脑出血患者诊断中的临床分析
2020-04-27李秀梅
李秀梅
(辽宁省盘锦市中心医院辽河院区,辽宁 盘锦 124000)
急性脑出血作为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是非外伤导致的脑内血管破裂,多发于老年群体。由于老年人的发病率较高,容易导致患者肢体残疾,严重会造成生命的威胁,需要及时的诊断和治疗,最大化的降低损害[1]。目前,临床上主要以检查作为诊断依据,而64排螺旋CT,能够作为辅助患者的治疗设备,更准确的对患者的脑出血部位、出血量等进行评估,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成功率。同时,通过64排螺旋CT检查,能够更加直观的观察到患者的脑内血肿位置和数量大小,有助于医师更加准确合理的制定出治疗方案,确保患者的良好预后[2]。基于此,我院尝试选取近两年的56例老年急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开展相关的临床研究,现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从2017年2月至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56例老年急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CT检查,观察组患者则选用64排螺旋CT检查。其中观察组男患者15例,女患者13例,年龄58~78岁,平均年龄(64.37±4.18)岁;对照组男患者14例,女患者14例,年龄60~81岁,平均年龄(65.79±4.26)岁[3]。两组患者的年龄等资料的统计学没有差异,可以进行比较,(P>0.05),且患者及其家属已知晓。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CT检查程序和方法,进行脑出血部位的平扫。观察组患者则采用64排螺旋CT,选取美国公司所生产的螺旋VCT机。首先,将患者的含有金属的佩戴物去除,取患者为仰卧位。其次,选择140 kV,160 mV,且5~10 mm扫描层厚,并扫描层距也为5~10 mm进行头部的平扫[4]。最终根据不同患者的病情进行局部的动态增强扫描。
1.3 观察指标:经过两组患者的检查后,比较患者的检查结果,详细记录患者的出血部位、出血量、病死率等指标。并且,分析两组患者的中线位移情况[5]。
1.4 统计学分析: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采用χ2进行计数资料的检验比较,最终以P<0.05作为依据,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采用64排螺旋CT的观察组患者的检查结果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观察组患者的检查结果[n(%)]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中线位移情况:观察组患者的中线结构移位发生率也高于对照组,(P<0.05)。详细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中线结构移位情况比较
3 讨 论
急性脑出血在老年群体中多为常见,主要是由于其血压较高,导致小动脉硬化,或者脑血管畸形,以及脑颅内静脉形成血栓等。患者的临床表现大部分为呕吐头晕、意识模糊、语言出现障碍等,严重可导致患者出现残疾或偏瘫,甚至死亡的现象。患者的脑内血肿、颅内压过高,都会导致患者的头痛、恶心等,当血液破入脑实质,就会直接造成面瘫、语言功能的丧失,感官功能受到阻碍等一系列的严重症状。如若对患者不进行及时诊断,极大可能造成较高的病死率,并且手术预后效果较差[6]。而临床上目前常用的检测方法为CT、TCD、MRA等检查设备,后二者具有高昂的检查费用,在临床应用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采用64排螺旋CT检查,不仅价格美观,还有较高的诊断性,能够直接显示出患者的出血部位、出血量以及病灶大小,能够准确的观察到患者血肿周围的脑积水,以及患者的脑组织位移情况等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7]。
为了进一步验证其检查的临床推广价值,我院尝试选取近两年的56例老年急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患者的出血部位、出血量和病死率,以及中线结构移位情况详细记录。根据统计结果显示出,老年急性脑出血患者的出血部位多于基底节区,且对其该部位出血患者进行治疗后的存活率较高[8]。同时,大部分<30 mL出血量的患者较多,中线结构位移程度越大,患者的出血量就越多,导致病死率就越高,尤其是脑干出血的患者,病死率高达21.42%。并且,在研究中表明患者的中线结构移位发生率为60.71%,足以说明出中线结构移位是老年急性脑出血的主要状况,与患者的脑部占位紧密联系,患者的中线位移距离大,患者的脑部占位也更为严重。
而对患者进行64排螺旋CT检查,作为一种被广泛应用的影像学检查设备,具备了较短的扫描时间、较快的成像速度、以及较为清晰的图像等优势,能够检测到患者的脑内出血溢到血管之外的血肿,当CT值超过50 Hu时,患者基本在脑出血3 d后,脑内脑出血就会高于30 mL,内侧型的患者就会出现水肿的占位现象[9]。当患者脑出血在1周左右,属于脑出血急性期,但不会增强,超过2周后,脑内的血肿就会向心性缩减,在28 d时进行吸收,脑内血肿旁会开始以环状进行增强。最终,在脑出血两个月后,脑内血肿被完全吸收,且水肿也消失,解决了占位现象。因此,通过64排螺旋CT检查,医师能够更好的观察到患者的脑内血肿位置和大小,了解到患者的占位现象等多个信息,从而使医师进行治疗的预判,提高治疗的准确性和成功率[10]。从而根据研究结果显示,采用64排螺旋CT的观察组患者的检查结果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的中线结构移位发生率也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64排螺旋CT在老年急性脑出血患者诊断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安全可靠,同时对医师制定治疗方案,以及患者的预后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