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症肌无力治疗中糖皮质激素的应用

2020-04-27刘艳全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7期
关键词:肌无力皮质激素病症

刘艳全

(大石桥市中心医院,辽宁 营口 115100)

在临床上重症肌无力属于一种神经肌肉接头部位传递介质发生障碍性的病症,对重症肌无力患者进行治疗方法众多,可以对患者通过采用激素类药物进行干预,能够几乎适用于对所有患者的治疗,可发挥一定的治疗效果。激素类药物在对患者治疗的过程中可有效降低患者的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功能,这样就能够使淋巴细胞重新分布到没有免疫活性的组织当中,这样就会对细胞基因表达产生影响[1]。而且激素药物的应用还能够对胸腺进行诱导,使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不可逆转的退化,它能够抵抗胸腺肿瘤的活性[2]。本文主要分析对重症肌无力患者治疗时通过糖皮质激素所取得的效果,同时将相关情况进行如下的论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我院在2018年4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重症肌无力患者44例作为本文的观察组,选择同期来我院进行治疗的另外44例重症肌无力患者作为本文的对照组,确保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临床资料基本一致,以方便分组对照研究。观察组患者的男性发病24例,女性发病20例,对照组患者存在男性发病是23例,女性发病21例,χ2=0.0457,Z=0.2125,P=0.8317;观察组患者的最大年龄为82岁,最小年龄为58岁,平均年龄(72.54±6.14)岁,对照组患者最大年龄为83岁,最小年龄为60岁,平均年龄(71.23±7.18)岁,t=0.9841,P=0.3278。两组患者经诊断均为重症肌无力,诊断符合病症的标准,所有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临床资料方面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入组标准

1.2.1 重症肌无力诊断标准:根据2015年《中国重症肌无力诊断和治疗指南》当中关于重症肌无力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①临床特征:某些特定横纹肌群肌力表现存在波动性和易疲惫性,并且通常以眼外肌受累最为常见,肌无力的临床症状早上较轻,晚上较重,患者存在持续的活动后加重表现,并且休息之后能够得到一定的改善;②药理学特征:通过注射胆碱之酶抑制剂甲基硫酸新斯的明以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单项绝对分数计算相对评分,各项的相对评分存在一项为阳性,则说明新斯的明阳性试验为阳性;③电生理学特征:通过低频重复的电刺激检验可看出波幅递减超过10%,通过单纤维机电图检验可看出“颤抖”增宽,伴随或不伴随阻滞情况发生;④血清学特征:能够检查到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抗肌肉特异性激酶抗体。在重症肌无力临床特征基础之上,患者具备药理学特征或神经电学特征,则证明患者为重症肌无力[3-4]。

1.2.2 纳入标准:①本文所有患者经诊断均符合重症肌无力的诊断标准;②所有患者重症肌无力分型均为1型和2a型;③所有患者年龄均为18~65周岁;④对患者进行血常规、心电图检验和肝肾功能检验正常;⑤所有研究对象签署知情同意书,临床检验均具有完整的临床资料。

1.2.3 排除标准:①排除存在胸腺CT检验为胸腺瘤的患者;②排除近两个月之内进行过激素治疗或免疫抑制剂治疗,或者近1个月之内进行血浆置换、人免疫球蛋白治疗,或曾经进行过胸腺切除、放疗化疗治疗的患者;③排除存在大量吸烟或饮酒的患者[4];④排除合并严重的心脑肝肾,以及造血系统严重原发性病症和精神类病症的患者;⑤排除合并有自身免疫性病症的患者;⑥排除存在过敏体质或者妊娠期哺乳期女性;⑦排除对本文所应用的药物过敏或不耐受的患者;⑧排除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完成调查,而中途退出研究组的患者。

表1 两组调查对象经过不同干预以后的相关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调查对象经过不同干预以后的相关指标比较(±s)

1.3 方法:本文所有观察组患者均选择采用糖皮质激素醋酸泼尼松进行治疗,为患者应用醋酸泼尼松片,初始计量为1.0 mg/(kg·d),为患者分3次用药。治疗的过程当中可以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状况来对药物剂量进行调解,患者在将用药剂量维持在5~15 mg/d的时候即可。对所有的对照组患者选择采用糖皮质激素甲基强地松龙进行治疗,为患者选择40 mg的甲基强地松龙注射液进行治疗,按照500 mg/d、250 mg/d、125 mg/d的继2例患者连续用药3 d,之后为患者选择强的松进行用药,患者晨起顿服,连续为患者经过4周治疗之后,每2周减少5 mg,直到将药物剂量减到30 mg的时候可以为患者每月减少5 mg,直到将药物剂量维持在5~10 mg。

1.4 评价标准:对本文所有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和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统计,并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

对患者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绝对评分和相对评分进行统计,并且在治疗之前和治疗12周以后通过绝对评分记录患者受累肌群无力和易疲劳的程度,并且通过相对平分对整体治疗效果进行评价,计算方法:临床相对评分=(治疗前临床绝对平分-治疗后临床绝对平分)/治疗前临床绝对平分×100%。临床相对评分超过95%则说明治疗痊愈,临床相对平分为80%~94%,则为临床治疗基本痊愈;临床相对评分为50%~79%则说明治疗显效;临床相对评分为25%~49%,说明临床治疗好转;如果没有达到上述标准,则说明临床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治疗痊愈率、基本痊愈率、显效率和有效率之和。

对本文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治疗以后的血清白细胞介素水平、血清乙酰胆碱受体滴度等相关指标进行比较。

1.5 统计学分析:本文通过IBM SPSS25.0作为主要统计学软件对所有的标本、资料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文中的所有计量资料均通过以平均数±标准差(±s)为主要的表达方式进行表示,同时选择以t值对所有计量值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选择采用以自然数/百分数(n/%)为主要的表达方式进行表示,并且通过采用卡方值(χ2)对所有计数值进行检验;等级资料选择Z值为主要表达方式进行表示,并且以秩和检验与Ridit分析的方法进行验证;数据之间的差异性通过采用P<0.05表示,说明两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18%(41/44),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95.45%(42/44),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82%(3/44),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9%(4/44),P>0.05;对两组患者治疗以后的血清白细胞介素水平和血清乙酰胆碱受体滴度进行比较,两组患者之间也无明显的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治疗以后的相关指标情况比较请参见表1。

3 讨 论

重症肌无力是因为神经接头部位的乙酰胆碱受体出现破坏而导致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病症,这种病症发病的主要机制是患者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和乙酰胆碱受体介导的体液免疫[5-6]。T细胞会对乙酰胆碱受体产生调控作用,所以会导致Th2细胞产生大量的血清白细胞结束,并且能够对巨噬细胞抗原产生抑制作用,这样也会对Th1细胞的应答产生一定的影响,进而促进B细胞的迅速分化和增值,并且会产生抗体[7]。这会间接性的对NK细胞的活性产生抑制作用[8]。有临床研究表明,血清白细胞结束对重症肌无力患者的发病机制具有重要的作用[9],通过本文分析重症肌无力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效果可看出,本文应用甲基强地松龙和醋酸泼尼松对重症肌无力患者进行治疗,在临床治疗效果方面均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因此能够说明两种药物都可以有效对患者病症加以控制。重症肌无力患者传统治疗一般是通过胆碱酯酶抑制剂进行干预,临床效果并不明显,再加上患者因长时间应用药物容易对乙酰胆碱受体产生损伤[10],所以会使患者产生耐药性。当患者病情恶化以后,对患者进行再次治疗的时候就会显得较为棘手。现阶段临床对重症肌无力患者治疗,主要是通过对糖皮质激素的应用,能够发挥理想的治疗效果,但是临床用药方案却没有统一的标准。所以有研究人员认为应用糖皮质激素对患者进行短时间的大量冲击治疗会导致患者出现一过性肌无力加重,并表现出严重的不良反应[11]。而本文对患者进行治疗主要以小剂量的糖皮质激素进行干预,发现两组患者治疗均具有理想的效果。

综上所述,临床对重症肌无力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通过糖皮质激素甲基强的松龙和醋酸泼尼松进行治疗均可以发挥理想的治疗效果,临床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药物进行干预。

猜你喜欢

肌无力皮质激素病症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炙甘草汤,适用于哪些病症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观察
青春期病症
中医药治疗重症肌无力系统评价的再评价
以肌无力为首发症状的肺内结外NK/T细胞淋巴瘤PET/CT显像一例
“脾主肌肉”在治疗ICU获得性肌无力中的应用
Titin抗体检测在重症肌无力并发胸腺瘤诊断中的价值
生发Ⅰ号联合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斑秃患者秃眉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