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疗效比较观察
2020-04-27王震宇
王震宇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空军医院,辽宁 沈阳 110042)
消化性溃疡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疾病,据估计,约有1/10的人口一生中患有这种疾病。胃溃疡是最常见的消化性溃疡疾病之一。男性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研究显示,消化性溃疡可能与吸烟,饮食不当、工作和外部压力以及心理和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另外消化性溃疡也和胃酸异常分泌、胃黏膜损伤因子与黏膜防御因子和修复因子之间的失衡有关,和幽门螺杆菌感染、非甾体抗炎药服用有关[1],本文比较埃索美拉唑和奥美拉唑的疗效并报告结果如下。本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90例胃溃疡患者分成不同组,分析了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90例胃溃疡患者分成不同组。观察组男22例,女23例;年龄21~77岁,平均(43.71±2.63)岁。发病时间0.2~4年,平均(1.21±0.11)年。溃疡大小在6~21 mm,平均(11.21±0.34)mm。发病次数:初次发病35例,复发性溃疡10例。对照组男23例,女22例;年龄22~77岁,平均(43.56±2.91)岁。发病时间0.2~4年,平均(1.26±0.23)年。溃疡大小在5~21 mm,平均(11.26±0.31)mm。发病次数:初次发病34例,复发性溃疡11例。两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
1.2 方法:所有患者进行常规的饮食指导,在此基础上,所有患者给予阿莫西林丁+克拉霉素治疗,其中,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625 mg,而克拉霉素0.5 g,2次/天,均为清晨和睡前空腹服用。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每晚睡前服用20 mg,治疗6周。观察组则给予埃索美拉唑治疗。每晚睡前服用40 mg,治疗6周。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胃溃疡转归率;起效的时间、溃疡痊愈时间、胃镜检查复常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炎性因子、SF-36评分;不良作用率。显效:炎性因子正常,溃疡消失,胃镜检查正常,症状显著改善;有效:炎性因子、溃疡面积降低,但未达到正常范围,症状有所缓解;无效:症状、炎性因子、溃疡面积等情况均无改善。胃溃疡转归率为显效、有效百分率之和[2]。
1.4 统计学方法:SPSS18.0统计,计数资料卡方检验,计量数据t检验,差异显著则以P<0.05表示。
2 结果
2.1 两组胃溃疡转归率比较:观察组胃溃疡转归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胃溃疡转归率比较(n)
2.2 治疗前后炎性因子、SF-36评分相较:治疗前两组炎性因子、SF-36评分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炎性因子、SF-36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如表2。
2.3 两组起效的时间、溃疡痊愈时间、胃镜检查复常时间比较:观察组起效的时间、溃疡痊愈时间、胃镜检查复常时间(6.11±1.41)d、(17.11±1.41)d、(19.13±0.21)d优于对照组(9.42±2.21)d、(21.42±2.25)d、(25.23±1.52)d,P<0.05。
2.4 两组不良作用率比较:观察组不良作用率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其中,对照组有1例嗜睡,有1例头晕和1例皮疹,观察组有1例嗜睡,有1例头晕和1例皮疹,1例乏力。
3 讨 论
胃溃疡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有较高的发病率,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最近的研究表明,高胃酸,黏膜保护减弱,幽门螺杆菌感染、非甾体抗炎药长期使用等是最重要的原因,也可能和饮食失调有关。因此,抑制胃酸分泌是治疗胃溃疡的主要方法之一。奥美拉唑是第一代PPI,可以有效抑制胃酸的分泌[3-4]。埃索美拉唑是一种新型质子泵抑制剂,是奥美拉唑的S异构体。它主要在肝脏中代谢。其药用机制是对胃壁细胞的不可逆抑制,可明显抑制迷走神经、胃泌素等引起的胃酸分泌,起效快,可更为持久发挥抑酸的作用[5-7]。
本研究中,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埃索美拉唑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胃溃疡转归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起效的时间、溃疡痊愈时间、胃镜检查复常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炎性因子、SF-36评分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炎性因子、SF-36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作用率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炎性因子、SF-36评分比较(±s)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炎性因子、SF-36评分比较(±s)
综上所述,埃索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症状,控制炎症,起效快,生活质量改善显著,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