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肿瘤影像诊断中MRI弥散加权成像的运用评估

2020-04-27白林刚田光亮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7期
关键词:磁共振检出率部位

白林刚 田光亮

(山东聊城市传染病医院,山东 聊城 252000)

近年来随着影像学诊断的不断发展,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在医学上的普遍应用,MRI能根据从人体中获得的电磁信号重建出人体图像信息,和其他断层成像技术类似,均可以显示某种物理量(如密度)在空间的分布,同时MRI可以得到任何方向的断层图像,三维体图像,甚至可以得到空间-波谱分布的四维图像[1-2]。MRI弥散加权成像技术也越来越成熟,在诊治临床恶性肿瘤的过程中有及其重要的应用价值。MRI诊断虽并不完备,但它无辐射、无创伤、清晰度和分辨率都较高,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和良好的软组织对比度,非常适于进行肿瘤成像[3],MRI能够避免传统影像学诊断方法受到患者呼吸影像的缺陷,对人脑、肝脏、前列腺等较精密部位的诊断灵敏度较高,尤其是在复杂腺体肿瘤诊断中对发现实质性和骨性病灶优其他检查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12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接受MRI(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诊断方法。其中,男89例、女31例;其中男性32~67岁,平均年龄(45±6.9)岁,女性35~63岁,平均年龄为(48±10.3)岁,120例患者的平均病程时间为(13.68±6.43)年,平均体质量为(68.63±15.23)kg;其中手术类型:胃癌术35例、肝癌术28例、直肠癌术15例、肺癌术33例、食管癌术9例。纳入标准:①均经临床诊断及病理学检查为恶性肿瘤[4];②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肝肾功能障碍和重要脏器疾病者;②精神障碍患者;③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

1.2 方法:对所有患者均实施MRI弥散加权成像检查,选用GE7503.0T超导型扫描仪,扩散成像采用EPI-DWI系列,层厚:5 mm,间隔:1.5 mm,矩阵:128×128,视野范围230 mm×230 mm。采3个不同B值进行扩散,以三个方向为基准,每个方向扫描一次。在MRI检查前,患者需要禁食4 h,患者检查时取仰卧位,以自然状态接受检查,采用7段扫描的形式,实施翻转多面扫描。扫描区域从头部至大腿,患者接受检查时要自由呼吸,每段扫描39层共1分45秒,整体扫描时长12分27秒。动态增强层距10 mm、扫描层厚10 mm,静脉注射Gd-DTPA总注射量10~12 mL,速率0.2~0.3 mL/s,扫描可分3期实施。

1.3 影像学评价方法:影像资料均由2名及2名以上诊断经验丰富的医师进行采集和分析,按照淋巴结、肝、腹部脏器、中枢神经、消化道、盆腔以及骨骼等其他组织部位采取双盲评价对患者病灶部位、病变类型、病变程度进行分析,评价患者全身脏器转移的情况[5]。

1.4 统计学分析:用SPSS 20.0,计数资料(%)进行Kappa分析,采用μ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CT和MRI弥散加权成像检出率比较:病理诊断中120例恶性肿瘤患者中共203个病灶,而肿瘤患者的阳性和阴性诊断结果分析,CT检出173个(85.22%),MRI弥散加权成像则检出199个(98.03%),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检测结果分析

2.2 MRI弥散加权成像肿瘤评估:MRI弥散加权成像具有统共1023个部位,其中199个瘤灶部位,2个假阳性,822个未检出瘤灶部位,1个假阴性。MRI弥散加权成像下肿瘤患者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7.23%、98.49%,见表2。

表2 120例患者MRI弥散加权成像评价结果分析

3 讨 论

磁共振常用的核是氢原子核质子(1H),信号最强,广泛存在于人体组织内,质子密度、脑脊液和血液流动、弛豫时间长短、顺磁性物质以及蛋白质均可以影响磁共振影像[6-7]。本研究对203个病灶先后进行CT和MRI弥散加权成像检查,共扫描1023个部位,其中CT检出173个病灶,检出率为85.22%,MRI弥散加权成像则检出199个病灶,检出率高达为98.03%,而肿瘤患者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在97%以上,其中病灶直径为0.5~18 cm,边界均清晰可见,多数表现为类圆形或小规则分叶状肿块影。T2W1表现为不均匀高信号状态,T1W1以低信号为主,肿块表现出较高信号现象,间隔则变现为相对低信号,因此MRI弥散加权成像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8-9]。

磁共振通过将某种特定频率的射频脉冲施加于静磁场中的人体,从而激励人体中氢质子发生磁共振现象,停止脉冲后,质子在弛豫过程中产生MR信号。诊断图像是通过对MR信号的接收、空间编码和图像重建等形成[10-11]。MRI弥散加权成像技术能够检测病变组织内部水分子自由运动是否受限,病变过程中水分子自由扩散,表现为水分子失相位,信号强度降低,于是在这种功能状态改变的基础上,MRI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实现对疾病的诊断与鉴别[12-13]。MRI弥散加权成像能够准确反应患者机体内的水分子运动情况,为医师及早提供早期病灶变化情况[14]。

综上所述,MRI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在病理学和细胞学等方面提供了较为准确的诊断信息,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但仍然存在缺陷,而我们在提高MRI弥散加权成像诊断效率方面仍然有所欠缺,如何降低MRI弥散加权成像中的伪影情况目前尚有待去解决。

猜你喜欢

磁共振检出率部位
每个女孩都有不允许别人触碰的隐私部位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每个女孩都有不允许别人触碰的隐私部位
安宁市老年人高血压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超声及磁共振诊断骶尾部藏毛窦1例
长程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分析
分析当归中不同部位有效化学成分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五个部位冬天尤其要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