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在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应用

2020-04-27侯华成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克氏肘关节肱骨

侯华成,杨 柳

(南阳市骨科医院,河南 南阳 473000)

肱骨踝上骨折占儿童肘部骨折的40%,多见于伸直行骨折。该部位位于骨密质和骨松质交界处,骨皮质结构薄弱,容易出现神经肌肉组织缺血坏死,遗留功能障碍。部分骨折患儿由于骨折线穿过骨骺板,可能影响复位效果,导致肱骨生长不平衡,继而出现缺血性肌挛缩、活动受限、关节僵直及肘内翻等并发症[1]。目前,针对小儿肱骨踝上骨折临床主要采用手术闭合复位,手法闭合复位后可逐渐消除骨折周围肿胀情况,但小儿活动容易导致骨折移位,因此还需要有效固定[2]。常规牵引疗效好,但卧床时间较长,患儿依从性差。克氏针内固定具有微创性,对于Gartland Ⅱ、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有很好的固定效果,而石膏外固定多用于Gartland Ⅰ型骨折患者。收集2018年2月~2020年2月期间收治的不稳定肱骨踝上骨折患儿156例,分析手法闭合复位联合经皮克氏针内固定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南阳市骨科医院2018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肱骨踝上骨折患儿156例,纳入标准:符合美国骨科医师学会(AAOS)制定的小儿肱骨髁上骨折(Supracondylar fracture of hummers,PSHF)诊断标准;患儿年龄3~12岁,首次发病;X线检查诊断Gartland Ⅱ、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新鲜闭合性骨折(骨折时间≤2周);患儿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开放性骨折;骨筋膜间室综合征;合并病理性因素骨折者;凝血功能异常;既往肘关节损伤;合并严重神经、血管损伤;免疫性疾病;精神病史。采用信封法进行分组,分为两组各78例,其中观察组男50例,女28例,年龄3~11岁,平均(7.03±3.26)岁,骨折到手术时间2~15h,平均(8.26±3.2)h,骨折部位:左侧50例,右侧28例,骨折原因,跌落30例,摔伤20例,车祸伤28例,Gartland Ⅱ 35例、Gartland Ⅲ 43例;对照组男53例,女25例,年龄3~12岁,平均(7.65±3.54)岁,骨折到手术时间2~16 h,平均(8.03±5.0)h,骨折部位:左侧47例,右侧31例,骨折原因,跌落29例,摔伤22例,车祸伤27例,Gartland Ⅱ 38例、Gartland Ⅲ 4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用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术,一个月后拆除石膏。观察组患儿采用手法闭合复位联合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手法闭合复位:患儿取仰卧位,于C型臂机X线下实施闭合复位操作,术者一手握住肱骨近端,另一手握住前臂近端实施纵向牵引复位,然后在牵引下调整、改善移位情况,复位满意后行固定术。固定术:采用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术,患儿肘关节过屈位,于外踝最高点向下距离1.0 cm处,分别在内外两侧交叉置入1.5 mm克氏针,克氏针外端折弯置于皮外,术后石膏固定患肢1个月。

1.3 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术后记录两组患者肘关节主动活动度;采用Flynn肘关节功能评定标准评估患者肘关节功能,分为优、良、可、差四个等级,记录优良率;记录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包括尺神经损伤、感染、骨折延迟愈合、肘内翻。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 d

2.2 两组术后肘关节活动度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肘关节活动度比较 %

2.3 两组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对照组患者优44例、良10例、可22例、差2例,优良率69.23%,观察组患者优54例、良22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97.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6,P=0.02)。

2.4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患者尺神经损伤0例、感染0例、延迟愈合3例、肘内翻5例,发生率10.26%,观察组患者尺神经损伤1例、感染2例、延迟愈合0例、肘内翻0例,发生率3.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6,P=0.02)。

3 讨论

肱骨踝上骨折是儿童常见肘部骨折疾病,该部位骨皮质结构薄弱,尤其是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移位大,复位有一定难度。目前,临床针对小儿肱骨踝上骨折可选择手术复位加内固定治疗,其中对于Gartland I型骨折患儿多选择单纯石膏固定,对于Gartland Ⅱ、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则可以采用闭合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能有效恢复肱骨髁生物力学特点,提高关节结构稳定性[3]。临床实际中,闭合复位加石膏外固定关节由于关节制动时间较长,容易出现关节僵硬、肌肉粘连挛缩等症状,影响肘关节功能重建。另外,患儿活动情况下容易出现骨折移位,导致肘内翻、肘外翻畸形并发症。麻醉下内外侧交叉克氏针固定可以经C型臂机X线透视操作,具有生物力学优势及微创治疗特点,术中可以根据复位情况调整对位线,骨折复位准确可靠,术后并发症少,患儿肘关节功能恢复满意[4]。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且患者伸直受限度数、屈曲受限度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认为,经皮克氏针内固定对骨折周围组织损伤小,术中能够实时观察肱骨前缘线位置,固定效果牢靠,有效避免小儿活动时发生复位丢失,术后患儿提携角及活动度均恢复满意。本次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尺神经损伤1例、感染2例、延迟愈合0例、肘内翻0例,发生率3.8%,对照组患者尺神经损伤0例、感染0例、延迟愈合3例、肘内翻5例,发生率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相较于石膏固定,闭合复位加内外侧交叉克氏针固定能有效防止复位丢失,矫正尺偏,降低肘内翻并发症发生风险[2,4]。石膏内固定术对操作熟练度要求较高,盲目操作可能导致骨折远端内倾,造成术后患儿肘内翻。本研究所采用的内外侧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术后所有患儿均无复位良好。

综上所述,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小儿Gartland Ⅱ、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疗效满意,有效改善患儿肘关节活动度,促进骨折愈合。

猜你喜欢

克氏肘关节肱骨
微创克氏针经皮固定治疗第5掌骨骨折
微型锁定钢板螺钉与克氏针治疗闭合性掌骨骨折的疗效分析
钢板内固定与半肩关节置换治疗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效果的meta分析
胳膊肘僵硬是咋回事
除草剂敌草快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的毒性研究
右肱骨巨大骨囊肿1例
双钢板与锁定钢板在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比较
克氏针髓内固定治疗第5掌骨颈骨折
铰链式外固定器重建肘关节稳定性的进展研究*
手法复位治疗骨折性肘关节脱位临床意义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