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门诊胎心监护异常待产初产妇中的效果分析

2020-04-27程秀媚苏艳艳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90期
关键词:待产胎心初产妇

程秀媚,苏艳艳

(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妇幼保健院注射室,广东 茂名 525200)

近年来,电子胎心监护被应用于国内外众多医院的常规检查领域,且国外在80年代初即将胎心监护作为待产妇监测、判断胎儿宫内健康的一种方法[1]。胎心监护属于检测胎心变化情况的重要方式,能够及时发现胎儿有无缺氧状况,及时进行胎心监护,并对胎心监护异常待产妇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减少不良妊娠结局,尤其是对于没有分娩经验的初产妇而言,胎心监护和对应的护理干预更加重要[2]。本文主要研究针对性护理干预对门诊胎心监护异常待产初产妇的护理价值,详细内容和结果总结如下文所述。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纳入2017年1月-2019年10月在我院门诊进行胎心监护的待产初产妇共计88例进行研究,按照抛硬币法将产妇划分成两个组别,各组均为44例。对照组中,年龄最小者20岁,年龄最大者33岁,平均年龄为(27.99±2.38)岁;孕周36-41周,平均孕周(39.58±0.13)周;体质量指数23-33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27.71±1.37)kg/m2;学历水平:小学、初中、高中、大专、本科及以上,例数分别为8例、8例、9例、9例、10例。研究组中,年龄最小者21岁,年龄最大者34岁,平均年龄为(26.15±3.47)岁;孕周37-42周,平均孕周(38.18±1.20)周;体质量指数24-34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28.62±0.49)kg/m2;学历水平:小学、初中、高中、大专、本科及以上,例数分别为7例、8例、10例、10例、9例。两组产妇均对本研究有所掌握,且签订同意意向书,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已经批准本研究开展,相比后可见,两组产妇的临床资料并无显著差别,可以彼此对比,P值大于0.05。

1.2 方法

胎心监护:两组产妇全部使用多参数监护仪进行胎心监护,并在产妇没有饥饿感的情况下监护,并在监护前排空膀胱,将超声多普勒探头放在产妇腹部胎心最明显的位置,宫缩探头放在宫底下二横指部位,通过腹带固定宫缩探头于腹壁之上,确保胎心、胎动、宫缩的信号能够清晰接收,每天进行胎心监护1次以上,每次20分钟,根据产妇实际状况适当调节监护的时间和次数,走纸速度设置为每分钟3厘米。

对照组:为产妇进行常规护理,为产妇讲解胎心监护的过程,向产妇介绍胎心监护的作用、意义,并告知产妇胎心监护对胎儿不会造成不良影响。在进行胎心监护时,护理工作者和产妇积极交流,通过友好的语气和态度,降低产妇不安心理,提升产妇对护理工作者的信任度,促进产妇对胎心监护工作的配合,确保图像质量达标。护理工作者对监测的内容进行准确的记录和判断,并进行对症处理。研究组:为产妇进行针对性护理,具体内容包括:第一,胎心监护护理,首先安放超声传感器,然后安放传感器,安放之前通过四部触诊法掌握胎心位置。均匀涂抹耦合剂,正确连接涂层和传感器,根据实际状况对耦合剂的量进行增减,当胎心曲线描记图产生断连状况,则调整超声传感器位置。第二,不同胎心、胎动情况的护理,胎儿心动过速情况下,护理工作者对产妇的不当用药、饮酒等不良行为进行了解,了解产妇有无近期频繁胎动情况,如果不是病理原因,则让产妇放松心情,确保产妇保持左侧半卧姿势,并为其进行低流量吸氧操作。胎儿心动过缓,则即刻调整产妇姿势,持续进行低流量吸氧操作,如有需要对其阴道进行检查,掌握胎位和脐带状况,并往上推动胎儿头部,防止胎头挤压,减轻胎儿宫内缺氧状况,并马上通知医生,进行对症处理。如果20分钟内没有胎动,或胎动没有加速,则马上确定是否与胎儿睡眠、产妇体位、精神状况的因素有关,如无关,则持续低流量吸氧,同时轻摇产妇腹部,诱发胎动。晚期减速、延长减速大部分是因为缺氧造成的,属于胎盘功能表现不佳状况,应该马上让产妇采取仰卧体位,并时刻关注产妇有无低血压、子宫收缩过强情况,如产生晚期、延长减速情况,则应马上结束分娩。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不良妊娠结局、分娩方式、传感器安放情况进行研究。护理满意度包括满意、较满意、不满意三方面,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评估,问卷内容包括护理态度、护理技巧、专业知识等方面,总分100分,分数越高表明满意度越高;不良妊娠结局包括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两方面,新生儿窒息分为轻度窒息、重度窒息两种情况;分娩方式包括自然分娩、剖宫产、阴道助产三方面。

1.4 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22.0软件为相关数据实施统计学计算,计量数据行t检验,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护理满意度、不良妊娠结局、分娩方式、传感器安放错误发生率)行卡方验证,以n(%)形式展现,当P值小于0.05时,表明对比结果有意义,存在统计价值。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不良妊娠结局、传感器安放错误发生率的比较

研究组患者胎儿窘迫率更低、新生儿窒息率、传感器安放错误发生率更低,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价值,即P值小于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不良妊娠结局的比较[n(%)]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更高,两组差别明显,具有统计价值,即P值小于0.05,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的比较[n(%)]

2.3 两组分娩方式的比较

研究组自然分娩率更高、剖宫产率、阴道助产率更低,两组差别明显,具有统计价值,即P值小于0.05,如表3所示。

表3 两组分娩方式的比较[n(%)]

3 讨 论

胎心监护指的是利用胎心监护仪对胎儿胎心进行监测,利用胎心监测图形曲线掌握宫缩压力和胎心率等信息,便于对胎儿宫内情况进行早期掌握。利用胎心监护可以及早发现胎儿异常,从而及早进行干预,对胎儿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3]。

通过胎心监护了解待产妇的异常情况后,需要为其进行对应护理,从而保证妊娠结局良好。在常规护理干预中,护理人员根据临床经验进行护理,内容比较单一,对产妇的高需求无法充分满足,护理效果并不理想[4]。针对性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具有针对性和全面性,可以充分满足产妇多方面需求,对于护理效率、护理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5]。本文研究中,为产妇进行针对性护理,结合胎心异常情况,为产进行低流量吸氧、体位调整、阴道检查等针对性处理措施,并根据胎心监护出现的不同减速情况采取不同对应方式。从研究结果可见,针对性护理干预后,待产初产妇的不良妊娠结局明显减少,且产妇护理满意度提升,自然分娩率升高,足见针对性护理对门诊胎心监护异常待产初产妇的重要价值。

综上所述,门诊胎心监护异常待产初产妇在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后,可以减少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利于产妇自然分娩,对传感器的安放正确率具有提升作用,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猜你喜欢

待产胎心初产妇
胎心监护仪的多发故障解析与日常维护
基于联合聚类分析的单通道腹部心电信号的胎心率提取
无保护助产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助产师对初产妇分娩疼痛的认识分析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自由体位待产及分娩对活跃期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分析
胎心监护:胎儿健康早知道
胎心监护,聆听宝宝的心声
持续全程胎心监护在待产孕妇中的应用分析
LK程式按摩联合第一产程自由体位待产对分娩结局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