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对降低耐药肺结核患者传染性的效果观察

2020-04-27李彦玲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90期
关键词:交叉感染耐药性肺结核

李彦玲

(山西省长子县人民医院感染科,山西 长治 046600)

肺结核是一种因结核杆菌引起的常见疾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有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世界每年新增的肺结核患者接近30万人,而在这群患者中,又有接近1/10的人会出现“耐多药”状况[1]。对于此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临床治疗较为困难。因此通过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降低肺结核患者的交叉感染,预防耐药性肺结核的传播就显得尤为重要[2]。为探究护理干预对降低耐药肺结核患者传染性的临床效果,本次研究纳入了100名研究期内我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进行分组实施不同护理模式观察期效果,详见下文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起止时间分别为2018年1月与2019年6月,将100名研究期内我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患者在入院时临床表现为盗汗、乏力、午后低热及消瘦,经血常规检查、胸部X线检查、痰涂片检查等方式确诊为肺结核,按照双色球法将100名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一组给予常规护理,一组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研究开始前本次研究方案已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相比无统计学差异,详细如下:

观察组中患者年龄最大为54岁,年龄最小为23岁,平均年龄为(43.25±1.25)岁,患者中22例为初始性耐药,占比44.00%,28例为获得性耐药,占比56.00%;

对照组中患者年龄最大为58岁,年龄最小为24岁,平均年龄为(44.06±1.47)岁,患者中20例为初始性耐药,占比40.00%,30例为获得性耐药,占比60.00%。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主要包括自我护理,按照医嘱指导患者用药,每日对患者健康情况进行观察等;

观察组患者接受综合性护理干预,具体包括:①健康宣教。在患者入院后主动与患者及其家属交流,告知患者肺结核的相关病理知识,耐药性肺结核的产生原因,肺结核自我护理的重要性等,使患者掌握一定的病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对病情传染起到自我控制意识,从主观层面提高对病情的防控力度;②呼吸道隔离。叮嘱患者在咳嗽时注意将口鼻遮住,有条件时在日常生活中佩戴口罩,注意病房隔离,日常关闭病房门;③病房消毒。每日对患者病房进行消毒,其中紫外线消毒每日1次,每次至少30min,对地面进行消毒灵溶液消毒,将消毒液洒在地面,然后拖地,每日2次;④患者痰液处理。告知患者随地吐痰可能诱发感染,叮嘱患者痰液集中吐并保持24h浸泡消毒,再集中处理;⑤陪护家属管理。对于陪护耐药性肺结核患者的家属,应当告知家属病情的传染性风险,叮嘱患者家属在看望患者时应当佩戴口罩,并且口服异烟肼以预防感染风险,在患者出现时,建议有条件的患者家属做一次胸片检查,以彻底检查是否存在潜在感染;⑥出院指导。叮嘱患者在出院后仍然需要按照医嘱要求用药,有异常情况时需及时返回医院进行治疗,并且注意不要随意吐痰,随身携带餐巾纸,将痰液吐在卫生纸上后放入垃圾袋内集中焚烧处理。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不同护理模式下下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交叉感染事件的发生情况[3]。

1.4 统计学分析

将所收集临床数据资料进行统一统计学分析,在信息软件SPSS20.00中,计量资料以(±s)表示,计数资料以[n(%)]表示,检验方式分别为t或者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比较不同护理模式下下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观察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发生并发症的发生几率(4.00%)比对照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发生并发症的发生几率(24.00%)低20.00%,(x2=8.3056,p=0.0039)。见下表1:

表1 不同护理模式下下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2.2 比较不同护理模式下患者交叉感染事件的发生情况

观察组患者在护理期间未发生交叉感染事件,对照组患者在护理期间发生交叉感染事件的总发生率为12.00(6/50),对比(x2=6.3830,P=0.0115)。

3 讨 论

临床中如肺结核患者联合应用3种或以上抗结核药物进行治疗时,出现耐药风险较小,而实际中,患者往往由于不合理用药、药物供应不足以及用药间断等人为因素导致耐药性肺结核的发生[4]。因此,对于耐药性肺结核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以降低其感染风险,避免交叉感染事件的发生十分重要。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50名耐药性肺结核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通过健康宣教提高患者对于肺结核病情的认知度,使患者对自身病情引起重视,从而增强治疗的依从性,配合医护人员的健康指导,再实施呼吸道隔离、病房消毒、痰液处理、陪护家属管理以及出院指导等一系列干预措施,一方面从环境因素入手,降低交叉感染风险,一方面从患者自身入手,提高患者的健康意识,双管齐下,最大程度上增强了治疗效果的同时降低了患者的传染风险[5]。研究结果也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发生并发症的发生几率(4.00%)比对照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发生并发症的发生几率(24.00%)低20.00%,(x2=8.3056,p=0.0039);观察组患者在护理期间未发生交叉感染事件,对照组患者在护理期间发生交叉感染事件的总发生率为12.00(6/50),对比(x2=6.3830,P=0.0115)。

综上,对耐药肺结核患者实行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患者护理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预防交叉感染事件的发生,抑制病情的传染,对患者康复具有促进意义。

猜你喜欢

交叉感染耐药性肺结核
金融风险交叉感染的最优控制策略研究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研究应对性护理模式在口腔修复科交叉感染护理中的影响
婴幼儿感染中的耐药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WHO:HIV耐药性危机升级,普及耐药性检测意义重大
爱情是一场肺结核,热恋则是一场感冒
72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护理
折痕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慎独精神与常规洗手预防交叉感染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