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伤昏迷患者行早期针灸联合运动疗法的临床效果以及促醒作用

2020-04-27章宏志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90期
关键词:优良率苏醒西医

章宏志,李 强

(东部战区总医院(原第一四九医院)骨科中心,江苏 连云港 222042)

患者在遭受跌落或撞击等严重创伤后,会对其神经功能造成严重影响,出现意识障碍、脑水肿、脑出血等情况,若不及时进行促醒治疗,极易发展为植物人状态[1]。创伤后发生昏迷实际上是一种脑功能衰竭作用,患者在持续性丧失意识的情况下,需要长期卧床,除呼吸、营养代谢等基础功能正常外,生活完全无法自理,西药可以对病情发展起到抑制效果,但长期给药会对患者机体造成严重损伤,也会增加并发症的诱发风险。近些年临床研究发现,非给药针对性治疗方法均对该病有明显的疗效,其中早期针灸及运动治疗均有良好疗效,且预后效果更好。本研究分别给予患者单纯西医干预治疗方式和早期针灸联合运动疗法,对其促醒相关参数及疗效优良率进行比对,数据结论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列入2018年3月—2020年3月我院收治创伤昏迷的患者46例,通过随机掷骰子法将其分为常例、综合两组,各23 例。常例组患者男13 例、女10 例,年龄28 ~75周岁,平均(51.25±11.75)周岁,其中高处跌落患者3例,交通意外患者5例,爆炸创伤患者15例;综合组患者男14例、女9例,年龄29~72周岁,平均(50.28±10.72)周岁,其中高处跌落患者5例,交通意外患者5例,爆炸创伤13例。患者基本资料比照结果不具备统计差别(P>0.05),校对合格。纳入标准:(1)患者均为创伤所致昏迷,GCS平均评分(3.48±0.36)分;(2)均为患者家属讲解研究治疗的相关办法,并得到知情同意签字。排除标准:(1)由于缺氧缺血性脑部疾病、脑血管意外症、中毒、肿瘤压迫及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导致昏迷的患者。

1.2 方法

常例组患者采用西医治疗措施:(1)脱水治疗,以对颅内压进行降低,稳定水电解质稳定,给予抗感染药物治疗;(2)对于创伤造成脑出血的患者,进行开颅手术或脑室穿刺治疗,清除干净颅内血肿。

综合组在常例组西医治疗的同时,实施早期针灸联合运动疗法:(1)早期针灸。在患者血氧饱和度及血压平稳状态下,给予针灸十三鬼穴进行干预治疗。男性患者从左侧进行针灸,后针右侧,女性患者反之。对皮肤进行科学消毒后,于人中穴、少商穴、隐白穴、大陵穴、申脉穴、风府穴、颊车穴、承浆穴、劳宫穴、上星穴、会阴穴、曲池穴,采用直刺捻转手法,部分需要小幅高频提插及留针,舌下中缝刺入,需见出血,1次/d,视患者情况持续治疗4周-8周;(2)运动疗法。以被动屈伸方式,对患者的手指、手腕、肩颈、肘关节及髋关节等进行外展及内旋运动,配合对上、下肢肌肉组织等部位进行按摩。做好防护措施,保证每日在床边站立2h。

1.3 观察指标

对比常例、综合两组患者的促醒相关参数及疗效优良率。患者促醒相关参数包括苏醒率及苏醒用时2项。优秀:患者苏醒且逐渐恢复生活自理能力,进一步治疗即可痊愈;良好:患者苏醒,但无生活自理能力,需进一步观察治疗;欠佳:患者未苏醒,出现了重症残疾、植物状态或死亡情况。疗效优良率=优秀+良好。患者的苏醒率越高,苏醒用时越短,疗效优良率越高,治疗效果越显著。

1.4 统计学分析

本文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比对分析。计量数据t检验校准,表达“均数±标准差”,计数数据x2检验校准,表达“n%”,在P<0.05时,有统计价值。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疗效优良率比较

综合组患者疗效优良率显著高于常例组患者疗效优良率。数据具备统计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优良率比较(%)

2.2 两组患者的促醒相关参数比较

综合组苏醒率显著高于常例组苏醒率;综合组苏醒用时显著短于常例组苏醒用时。数据具备统计差异P<0.05,见表2。

3 讨 论

创伤昏迷患者对外界刺激无主观意识反应,仅保留低级生命功能。长时间的昏迷会造成患者出现脑积水、肺部感染及肢体痉挛等并发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损伤及意识功能障碍情况[2]。促醒是患者提升疗效的重要环节,通常临床多采用西医治疗办法,即通过给药干预,降低感染风险,营养大脑神经,或以电刺激等治疗办法激活大脑皮层,但仅适用于短期治疗,长期给药会对患者造成永久性损伤,自身无法代谢恢复,预后效果较差。

表2 两组患者促醒相关参数比较

中医认为,昏迷由气滞血瘀形成,呈现清窍蒙蔽症状,因此应对患者进行扶正补虚治疗[3]。针灸可以针对不同穴位进行治疗,帮助患者醒脑开窍,改善患者脑内血液循环问题及缺氧情况。有效调整颅内压,使大脑皮层快速恢复正常状态,对神经生理兴奋信号提升强度,从帮助血氧水平改善,增强脑血流灌注,对提升脑细胞的活性有重要辅助作用。也可帮助舒缓肌肉紧张感,疏通血瘀压迫。早期进行针灸治疗更利于患者早日苏醒,缩短苏醒治疗时间,提升苏醒率。

运动疗法采用按摩、被动屈伸及辅助站立的方式,帮助脑细胞代谢调整,对脑部微循环起到改善作用,减少脑水肿等并发症影响,激活脑干网状系统,有效改善患者全身的血循环,缓解肌肉痉挛、萎缩及关节肿胀、僵硬等[4]。联合治疗的方法可以更为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加速苏醒时间。

综上所述,为创伤昏迷患者提供早期针灸联合运动疗法,可以缩短患者的苏醒用时,减少昏迷对脑组织等造成的损伤,提升整体苏醒率,提高了治疗效果,弥补了西医治疗对患者机体的二次损伤问题,安全性更高,值得普及使用。

猜你喜欢

优良率苏醒西医
植物人也能苏醒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绿野仙踪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会搬家的苏醒树
浅谈心房颤动的蒙西医治疗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蒙西医结合治疗眼底出血的临床疗效
向春困Say No,春季“苏醒”小技巧
展望蒙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