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不同植入物内固定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效果

2020-04-27李元林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89期
关键词:实验组发生率骨折

李元林,庞 敏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独山县中医院骨一科,贵州 黔南 558200)

通常情况下,人体骨组织具有超强的修复能力。当人肢体出现骨折后,借助外界治疗,骨折处可在一定期限内高效恢复,进而促使患者可正常活动。但有时,也由于供血不足、骨折处稳定性较差、骨折端分离及感染等各种因素导致患者骨折处无法有效愈合,此种现象通常被称为骨不连。骨不连症状不仅使患者身体产生强烈疼痛感,同时还严重限制患者日常活动性等,促使患者生活质量急剧下降[1]。当前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病症的方式有多种,不同治疗方式,其临床治疗效果也存在显著差异。因此,为促使患者可享受更为高效的治疗方式,本文将主要研究不同植入物内固定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8年10月-2019年11月接诊120例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至对照组与实验组中,对照组男37例,女23例,年龄21-67岁,平均(42.36±4.53)岁;实验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26-65岁,平均(42.51±4.5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研究可比性。本次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时患者及家属已签署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引导患者保持仰卧位,并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在患侧选取合适位置做切口,并进行逐层剥离,促使骨折处完全暴露在术野中;对骨不连位置的骨膜进行剥离,将加压钢板放置其中,并安置好螺钉,促使加压钢板被高效固定;其后医生为患者植骨,帮助患者骨头复位;当复位动作完成且检查完毕后,冲洗术区并进行切口缝合。

实验组:给予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患者麻醉方式、卧床方式、切口及剥离等均与对照组相同;待骨不连骨膜剥离后,先对患者骨不连端骨头进行修复,将其修复成梯形、截断横面,利用骨刀清除掉表层的硬化骨质,并对其进行阔髓处理;从大转子顶部进行针刺,并将髂骨块植入骨不连端,利用透视机对骨不连处进行复位处理;当复位效果良好时,医生利用髓内钉对患者骨不连位置进行固定处理,同时再利用锁钉进行上、下固定;冲洗术区并进行切口缝合。

1.3 观察指标

临床治疗效果主要包括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等。IKDC评分由医生根据患者活动水平、活动项目、僵硬和肿胀程度、疼痛程度、疼痛频率及日常活动量等进行评定,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状态越好[2]。Lysholm评分由医生根据患者爬楼梯、下蹲、交锁、支撑、肿胀及疼痛等状况进行评定,分数越高,表明患者恢复效果越可观[3]。并发症主要包括切口感染、关节僵硬、关节疼痛、愈合不良等。

1.4 统计学分析

此次研究运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相关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平均值±表示,标准差用(±s)表示,t用于计量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

2 结 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实验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输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下表1中所示)。

2.2 对比两组患者IKDC评分、Lysholm评分

实验组患者IKDC评分、Lysholm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IKDC评分、Lysholm评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如下表2中所示)。

表1 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s)

表1 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s)

组别 骨折愈合时间(周) 住院时间(d) 术中输血量(ml) 术后引流量(ml)对照组(n=60) 29.81±2.54 19.13±1.76 478.69±136.42 159.95±41.26实验组(n=60) 22.63±1.79 11.53±1.24 358.42±114.53 137.51±36.37 t 17.898 27.344 5.230 3.160 P 0.000 0.000 0.000 0.002

2.3 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下表3中所示)。

表2 对比两组患者IKDC评分、Lysholm评分( ±s,分)

表2 对比两组患者IKDC评分、Lysholm评分( ±s,分)

组别 IKDC 评分 Lysholm 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60)53.74±5.48 74.96±6.19 56.28±6.17 78.57±4.64实验组(n=60)53.81±5.45 93.29±4.62 56.19±6.08 92.49±5.12 t 0.070 18.382 0.081 15.605 P 0.944 0.000 0.936 0.000

表3 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n,%)

3 讨 论

本文通过对不同植入物内固定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临床效果的探讨,为患者分析出更为有效的治疗方式,进而高效保障患者生存质量及生活质量。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术中,医生仅在植骨后进行骨头复位动作,难以高效保证骨头复位效果,促使临床治疗效果被有效降低。同时,医生在术中仅采取一次固定措施,难以高效保证患者骨不连处稳定性,易使并发症发生率升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另外,医生在患者骨不连处直接放置加压钢板,使患者术中输血量被有效增高,加大患者手术治疗风险性,同时患者在后期并发症发生率也会随之提高,影响临床治疗效果及患者后期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与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术相比,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病症的临床效果更为显著,可显著提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IKDC与Lysholm评分,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因此,应将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术推广至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实验组发生率骨折
王阿姨骨折康复记
不可忽视的“一点点”骨折
BRA V600E 抗体的几种手工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情况比较*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发生率的meta分析
急诊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昏迷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吸附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功能性训练手段对大学生基本运动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伤筋动骨怎么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