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院校劳动教育体系的构建研究

2020-04-26张健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46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职业院校劳动

张健

[摘           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经济的快速进步,现代职业院校不仅要进行专业课程知识的教授,还要通过劳动教育体系的构建,使学生的各项综合素质得到快速提升。在各项素质培育的过程中,劳动教育作为其中最为不可或缺的内容,逐渐引起了相关教师的重视。倘若能够在职业院校使用丰富的劳动教育形式来对学生进行日常的劳动教育培养,那么学生的综合素养将会得到明显的提升。据此,将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

[关    键   詞]  职业院校;劳动教育体系;构建;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46-0182-02

职业院校作为培养专业人才的主要阵地,在传统的课程教育过程中着重进行人才的专业素养培育,而忽略了人才的劳动教育。然而事实上如果不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劳动教育,那么学生很可能会成为只拥有专业素养与知识而综合实践能力低下的单一型人才。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与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向不相符,因此,想要使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得到提升,就必须着力建设劳动教育体系,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发展。

一、劳动教育的特征与内涵

想要对职业院校进行科学、合理的劳动教育体系构建,那么首先就要对劳动教育进行深入的研究。所谓的劳动教育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内涵与外延,因此,在对待劳动教育体系构建这一问题上,相关教育研究者不能够以形而上的观念来进行分析与研究,而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进行劳动教育价值理念的更新,以发展的观念来进行劳动教育体系的构建。在传统的劳动教育观念里,所谓的劳动教育指的是通过体力劳动过程的感知来达到教育的效果。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劳动形式的不断丰富,原本在劳动教育体系中占据较高比重的体力劳动内容比重逐渐下降。随着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以科学技术使用为劳动发展方向的劳动呈现形式开始逐步流行开来。以科学生产力带动经济发展不同形态的出现,导致多种多样的就业形式和劳动形式开始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进行不断的变化,因此,劳动形式也发生了多种多样不同的变化。现代职业院校的学生倘若想要在日常的劳动教育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那么劳动教育体系本身就要进行贴合时代发展特征的改革。因此,从这个层面上来看,现在的劳动教育具有与科学信息技术相结合,由体力劳动向脑力劳动不断演变,由非创造性劳动向创造性劳动演变的主要特征。

二、职业院校劳动教育体系构建的意义

想要在职业院校加强完善劳动教育体系构建,需要对现代社会职业院校劳动教育体系构建的意义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与分析。下文将对相关意义进行深入的探讨。

(一)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由于专业知识学习本身是静态的,是具有排他性的,在进行专业课程知识学习时必须专心致志、聚精会神。而一个学生除了休息时间之外,每天能够花费在学习当中的时间是有限的。倘若学生将每天有限的学习时间通通花费在专业课程知识的学习上,那么学生就无法在其他方面得到增益与长进。从这个方面来看,想要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那么就需要将原本拿来进行专业课程知识学习的时间,让出一部分进行劳动教育的学习。劳动教育的学习作为提升综合素质的一种关键手段,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接触到与专业课程知识所不同领域内的知识。脑力劳动能够让学生增强创造性以及独立思维能力,体力劳动能够让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提升。因此,进行劳动教育学习能够使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都得到提升。

(二)能够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企业及相关行业需要复合型人才来帮助整个企业与行业进步。单一的专业型人才虽然能够在专业领域出色地完成工作,但却不能够帮助整个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向更为现代化的方向迈进。为了贴合企业的人才需求,学校帮助学生进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是很有必要的。进行科学合理的劳动教育体系构建能够使学生在进行专业课程知识学习之外,核心竞争力获得较高的提升。因此,这也是进行劳动教育体系构建的最重要意义之一。

三、现阶段的问题分析

想要使我国职业院校的劳动教育体系获得不断的完善与更新,就要对现阶段职业院校的劳动教育体系建设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下文将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讨论。

(一)过于重视专业课程培养

由于相关职业院校的传统培养理念与培养目标是进行具有专业技术性的人才培养,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职业院校的日常课程培养模式主要围绕专业技术课程来展开。由于这种培养模式与理念已经实行了很长一段时间,相关教师也都习惯了在这一教育理念与培育模式下进行课程讲述与学生培养,因此,想要在短时间内将职业院校的传统培养理念与培养模式进行现代化的更新与完善,可能会遇见较大的阻力,需要较为漫长的时间来进行。因此,就现阶段而言,我国职业院校过于重视专业课程培养,而忽略劳动教育体系构建这一问题仍然存在。相关政府机构以及学校领导应当对这一问题引起重视,并且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加快职业院校劳动教育体系建设的进度。

(二)劳动教育形式单一

有许多职业院校在社会的发展以及时代的进步过程中逐步发现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开始尝试在日常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增添劳动教育的课程内容,才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但在相关的劳动教育开展过程中,有一些职业院校却又陷入了劳动教育形式单一的问题里。前文已经说到过,现在的劳动教育不单单指的是体力劳动教育,以及机械性的、重复性的、简单劳动教育。但实际上,在现代职业院校的劳动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由于场地、资金以及设备等问题的限制,职业院校的学生仍然没有机会进行现代化意义下的劳动教育体验,只能在有限的条件下,进行诸如学校大扫除、街道义务清洁以及种树、拔草等简单的劳动活动。这类简单的劳动活动固然能够在一定意义上起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但倘若长此下去,职业院校内的劳动教育体系构建就会逐步与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学生综合素质与核心竞争力相脱节。倘若这个问题得不到解决,那么现代社会的职业院校劳动教育体系构建就无法得到更进一步的完善与改进,学生也无法通过这样的劳动教育体系来进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

(三)学生缺乏劳动意识

目前,职业院校的学生多半是独生子女,因此在相关学生的成长环境以及成长轨迹中极度缺乏劳动教育。积累的生活习惯使他们较为专注于进行和现代科技相关联的新鲜事物学习与认知,但却并没有较为鲜明的劳动意识。而在许多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中,的确划分了一部分学习时间让学生进行劳动教育过程的体验。但相关院校却并没有规定劳动教育的内容以及劳动教育的实现途径,因此,很多职业院校的劳动教育体系构建往往流于形式没有付诸行动。而由于学生本身缺乏劳动意识,因此在主观能动性较强的劳动教育人才培养模块中,有些学生并不会贯彻执行学校在劳动教育体系构建中的相关教育教学要求,这就无法使劳动教育达到应有的效果。因此,该类问题也是现阶段职业院校在劳动教育体系构建中应当注意到的问题。

四、相关措施分析

要想使我国现代社会的职业院校在劳动教育体系构建上进行贴合时代发展的不断完善与改进,那么就需要针对上述问题采取具有可行性的措施来对劳动教育体系进行较为科学、合理的完善。下文将对相关措施进行研究与分析。

(一)改进教师的教育观念

前面已经说到过,由于在较为漫长的一段时期内,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理念都专注于专业课程知识的教育与培养,因此教师的教育观念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停留在进行专业课程知识教育这一层面上。职业院校要进行劳动教育体系的完善构建,那么就需要让教师的教育观念以及教育理念得到转变,只有如此,相关教师才能够在日常的课程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相应的劳动教育。为此,相关学校领导应当有意识地定期引导教师开展与劳动教育体系构建有关的课程理念讲座,以此来帮助教师进行劳动教育观念的改变。同时定期开展相关教育理念转变观念的业务培训,让教师从现代社会发展的角度出发来进行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只有改进教师的教育观念,才能够使教师站在较为合适的角度进行劳动教育体系的建设以及劳动教育内容的切入,使学生能够在日常的职业院校课程学习中对劳动教育有较为深入的理解。

(二)拓展勞动教育形式

由于现代化的劳动教育不单单只有简单、重复的体力劳动,还有与科学技术相关的脑力劳动以及创新性劳动。因此,职业院校在进行劳动教育体系的建立与建设过程中,不单单要引导学生举办简单、重复的体力劳动,而且需要通过专门的教师引导让学生对现代化的劳动教育有充分的了解。譬如相关学校可以邀请与学校开设一系列专业有关的新兴领域、行业杰出模范来校举办讲座,通过行业杰出模范的创业历史讲述,以及对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和劳动关系的分析,让学生对现代社会的劳动教育有更为深刻与直观的体验。同时高校还可以创造条件,让学生以职业体验的方式去各大企业进行劳动教育实习,使学生在进行体力劳动的同时,深度接触与现代社会发展潮流相贴合的企业岗位,从而得到不一样的劳动教育体验。这能够给学生的创新能力、独立思维能力以及科研能力带来较为明显的提升。

(三)转变学生的劳动教育观念

由于现代社会的学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正面接触劳动教育,为了使现代社会的学生能够在科学、合理的劳动教育体系构建下提升综合素质,相关学校领导要采取措施来转变学生的劳动教育观念。通过具有强制性的劳动体验课程,让学生对劳动有更加充分的认识。只有学生的吃苦精神得到了加强、奋斗拼搏的精神得到了提升,学生才能够对劳动教育有不一样的体验和感悟,在职业院校的劳动教育过程中拥有不一样的提升。

五、结语

在职业院校中进行劳动教育体系的完善与构建是很有必要的。它能够使职业院校的学生在符合社会主义发展趋向的环境下奋勇拼搏,努力劳动,以更加积极、向上的方式实现自我价值。

参考文献:

[1]陈艳红.高职院校构建劳动教育体系的路径和探索:以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0,21(7):81-84.

[2]杨秋月.新时代职业院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设计探讨[J].职教通讯,2020(6):24-30.

[3]丁志健.新时代劳动观视阈下的高职劳动教育体系构建[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4(2):5-9.

[4]荣长海,李墨.全面构建新时代职业院校劳动教育体系[N].天津日报,2020-04-17(9).

[5]李武林.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体系的构建研究[J].智库时代,2019(31):55-56.

编辑 郑晓燕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职业院校劳动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中的“双创”教育与实践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与专业课程思政的融合实践探究
“立德树人”理念下动画专业课程思政教育进课堂的思考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热爱劳动
新时期职业院校档案管理的思考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