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孩子在心,游戏随行

2020-04-26陶瑛华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 2020年1期
关键词:特质内涵新课程

陶瑛华

表演游戏作为游戏课程内容之一,因其对幼儿具有独特的发展价值,课改以来逐渐得到了各幼儿园的重视。但在对基层幼儿园进行视导调研中,我们发现当前不少教师存在对新课程理念下表演游戏的内涵特质不清晰、对表演游戏的组织实施概念模糊以及在组织实施表演游戏时存在教学行为上的偏差等问题,以致影响了游戏课程的整体质量。

因此,基于幼儿园游戏课程的需要以及教师存在的上述问题,我们组建了游戏研究指导团,以“相信、追随、支持儿童”为研究理念,深入基层潜心研究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表演游戏实施模式。

梳理内涵特质——帮助教师明确新理念

⒈新课程理念下表演游戏的内涵。我们站位于幼儿的角度,对表演游戏的内涵重新进行了审视与分析。我们发现,当今时代的幼儿获得各种信息的渠道被拓宽了,各类生活经验也愈加丰富。他们已不再满足于传统的以故事表演为主要内容的表演游戏,他们需要通过多种形式来创造性地复制、演绎,真切体验自己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的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满足于对自我的认可。

由此,我们将新课程理念下表演游戏的内涵在传统表演游戏的基础上做了拓展与补充,即:一切由幼儿自由、自主、自发的,按自己兴趣需要所开展的一系列装扮性表演活动都可以被纳入表演游戏的范畴。也就是说,我们鼓励幼儿在表演游戏中除了可以进行故事表演外,还可以进行魔术表演、模特走秀、歌舞、杂耍等,从而尽可能满足他们体验快乐、展现自我的游戏需求。

⒉新课程理念下表演游戏的特质。针对不少教师会将表演游戏与角色游戏中的小舞台表演、音乐区活动以及各种舞台剧表演相混淆的问题,我们将表演游戏与这几类活动一一比照,来帮助教师明确表演游戏的特质。

表演游戏与角色游戏虽都有装扮行为,但角色扮演的性质不同,由此所产生的游戏行为也不尽相同;表演游戏与小舞台的表演,因两者在环境与材料方面的保障不同,造成幼儿在游戏中的满足度也是不同的;表演游戏与音乐区活动,前者更关注幼儿扮演方面的能力发展,而后者却更关注幼儿对于音乐的感受与体验,两者活动本质不同;表演游戏与各种舞台剧表演所追求的结果是不同的,在表演游戏中幼儿享受的是自主表达表现的快乐,而舞台剧却因追求完美的舞台效果必须强调幼儿的表演技能,在这一系列比较中,我们厘清了表演游戏的特质:环境更开放,材料更多元,重游戏、轻表演。

开发工具表——为教师提供操作支架

在明晰了表演游戏的内涵特质后,我们以“求真”为出发点,并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及上海市教委教研室的《游戏观察量表》等为依据,立足现场,开展基于问题的行动研究。在大量的实践案例中提炼经验与方法,形成了一系列工具表,帮助教师从“茫然无措”走向“有据可依”。

⒈基于游戏环境的思考——“表演游戏环境创设观察量表”。游戏环境是影响幼儿游戏行为最直接的因素之一,幼儿的游戏水平、幼儿在游戏中的发展直接取决于教师为其创设的游戏环境。因此,如何创设一个有利于引发幼儿多种经验、有利于支持幼儿与之自由互动的游戏环境,是值得我们去深思熟虑的问题之一。

在走进游戏现场,开展大量实践研究后,我们设计了“表演游戏环境创设观察量表”(见表1)。教师可以以此為参照对游戏场地进行系统规划、合理布局,尽可能地使有限的活动空间富有层次性,并呈现出开放性与动态性,让环境真正成为焕发幼儿游戏活力的殿堂。

⒉基于游戏材料的思考——“表演游戏材料投放参考表”。在表演游戏中,幼儿与材料进行着各种互动。但老师们往往会因表演游戏材料种类繁杂,在进行材料准备时无从下手。为此,我们将纷繁杂乱的材料按其功能及特性进行整理与归类,梳理了《表演游戏材料种类及内容参考表》(见表2)。有了这张参考表,教师在进行材料准备时就有了方向。

我们在进行材料投放时注重关注幼儿的年龄特点,各年龄段幼儿因生活经验、认知能力、游戏特点等方面的不同,而对材料的需求也是不同的。为此,我们通过《各年龄段幼儿表演游戏材料投放参考表》(见表3),帮助教师把握各年龄段幼儿游戏特点,并从材料数量及材料特征等方面进行合理配置,并随时根据幼儿的兴趣点对材料进行调整与补充,以更好地促进幼儿在游戏中的发展。

⒊基于解读幼儿游戏需求的思考——“幼儿表演游戏行为观察量表”。幼儿园教师应读懂幼儿在游戏中的发展及需求,这就要求教师对幼儿的行为进行细致而专业的观察。但一提起观察,老师们往往会用“观察难、记录烦、分析判断没把握”来概括自己的无助。我们认为:问题的症结就在于教师对观察要点不明晰,一旦观察不到位,那么接下来的分析判断、支持回应就会产生偏差。

为此,我们从表演游戏的“观察维度”“观察要点”及“典型行为表现”等三方面入手,构建了《幼儿表演游戏行为观察记录表》(见表4),解决了游戏中教师观察方向不明确、观察不精准的问题。同时,也为教师分析、识别幼儿游戏行为背后的发展与需求提供了依据。

⒋基于顺应幼儿发展的思考——“表演游戏分享形式参考表”。在游戏实施中,教师越来越重视分享交流环节对推进幼儿发展的价值。表演游戏中的分享交流究竟可以采用哪些形式呢?这也是不少教师感到非常迷茫和头痛的一件事。为此,我们根据表演游戏特质梳理了看一看、演一演、说一说、学一学、画一画等分享形式,提炼了各种分享形式的相关操作要点,并将这些内容整理成了《表演游戏分享形式参考表》(见表5)。

教师可以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及游戏现场实际状况灵活选用表中的分享形式,通过机智地引领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的提升。

我们希望这一系列工具表就像拐杖一样支撑着教师在表演游戏课程实施之路上且思且行,举一反三。

再思考——研究之路没有终点

一路走来,当看到幼儿每天期待着游戏、情感充沛地投入到游戏之中时,我们感受到了游戏精神在他们身上的彰显——自由、愉悦、体验、创造,这贯穿于幼儿的整个游戏活动。幼儿在游戏中释放着最真实的内心和真正的情感,我们在游戏中发现和欣赏着幼儿的“力量”,感受着“放手”与“支持”之后的可喜变化。

我们从中不仅体悟到了游戏的真谛,也再次点燃了我们的思考:

我们的心与孩子的心是否还可以近些,再近些?我们是否还可以更精准地读懂孩子的童心世界?我们的回应是否还可以更贴近孩子的需要,做到因人而异、顺势而为 ?甚至,我们是否还可以有一个更科学实用的评价体系,为孩子在游戏中的深度学习保驾护航?等等。研究之路永远没有终点,我们将一直行走在路上……

猜你喜欢

特质内涵新课程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好校长应该具备的三大特质——兼谈校长培训的几点思考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喜新厌旧与神经特质有关
你看见了什么
有理数的数学内涵
Crying baby mammals all sound the same to Mama
木木相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