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谈恋爱般去走心创作
2020-04-26陈小娅
陈小娅
摘要:人的精神世界之广阔,情感世界之丰富,难以想象。闲暇时,常会和一些同行探讨交流业务,在一个问题上,业内人士均达成过共识,那就是——新闻创作中,最难的是就是人物的报道。为此,本文提出“如谈恋爱般去走心创作”理念,来分析如何进行新闻人物创作。
关键词:恋爱;创作;新闻人物;采访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这条来自中国古代的汉语成语告诉我们:人是有思想感情的,容易为外界事物所打动,不同于无生命、无知觉、无感情的青草树木。此前,《新闻联播》播出了一段“神仙爱情故事”火遍大江南北、线上线下,成为人们传颂的佳话。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除了和其他人一样,被新闻人物的爱情故事打动,更感兴趣的是则是新闻本身的创作过程,在网上找了记者的采访手记认真进行了研读。
一、新闻人物“走心”创作体会的由来
“神仙爱情故事”这条新闻的采编记者说过一段话:“作为记者,对于新闻的传播效果,我压根没去想过,每一次采访,我们能做的都是全情投入!我一直信赖一句话:能力不够,努力来凑。我相信,只有真实,才能动人;埋头苦干,总会有个好结果……”就像这位记者所说的,“我们能做的都是全情投入!”怎么个投入法?我想,这世间没有任何一样投入,能像对待心上人般的精诚和极致吧!当然,这只是打个形象的比喻!其实,世间还有很多种情愫让人牵肠挂肚,我们追求的不是过是新闻创作中的“走心”二字。
二、新闻人物“走心”创作实现的载体
前面说了很多,都主要表达了一层意思,要全情投入到新闻采访中。当我们酝酿好了一腔真情,怎样把这种真情传递给受众,让他们也感同身受,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充分运用好三个方面的载体:
(一)文稿
一百个人就有一百个不同的故事,一百种不同的性格,因此人物写作也不同于传统意义的新闻写作。只有记者准确把握好了文字的表达,新闻人物形象才能真实、立体、丰满地得以呈现。对于记者而言,文学修养的提升极其重要。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个人文风的修炼,和自己的生活阅历和阅读的文学作品有很大的关系。日本文学家的文笔往往较为细腻,非常擅长人物心理活动和细节的描述。我個人非常喜欢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东野圭吾,有兴趣的记者可以去看看。另外,日本人在细节上的极致追求,值得影视从业人员学习和借鉴,这从他们所拍的心理类恐怖片和文艺片中,就能有所感知。总之,新闻人物的写作,一定要贴合人物实际和本身特点,最忌讳生搬硬套和“假大空”。
(二)镜头语言
在人物类新闻中,除了基本的一些摄像技巧,人物面部表情的捕捉和与主题相关的动作捕捉极其重要,因为表情往往体现了一个人的心理活动。比如,我们采访一名帮扶干部真情结对的人物故事。这种新闻展现的主题之一就是“干群一家亲”,镜头语言中,我们应该多捕捉一些比如“握手”“拉家常”“两人相对而笑”的细节镜头。其次,记者在采访现场一定要做一个有心人,快速、敏锐的反应必不可少,这样才能随时随地抓拍一切有利于新闻主题表达的镜头。2016年,我采写的《新闻特写:沙滩下的美容师》被《重庆新闻联播》单条播发,通联部在点评中专门提到并肯定了这篇报道中的一个细节:采访中,一个小家伙突然闯进了记者的镜头,原来,她帮刘大姐(新闻主角环卫工)捡了一块石头。这是我当时意外抓拍到的一个细节,虽然镜头有些差亮度,却成为稿中的一个暖心的亮点,这个小男孩显得可爱又羞涩,他急匆匆捡了一块石头放在刘大姐垃圾袋里转身而去,显得可爱至极。在这里,小男孩的举动代表着市民对环卫工的尊重,让主题得到了升华。
(三)声音语言
在影视艺术中,声音语言的作用最不能小觑!在我们的人物类报道中,现场声的充分运用、音乐的铺垫极其重要,可以说,某些特殊的地方甚至超过了镜头语言。在人物类新闻中,当人物故事介绍或是人物同期声讲到一些触动人心的点时,音乐是必需的,但音乐的运用要恰到好处。在配乐方面,记者应该多学习一些大型纪录片或影视大片,比如我平常看片都会仔细留意,这些片子当中哪些地方起的什么音乐,是如何转场、转接的。
三、总结
作为一名记者,他一定要努力成为一名杂家,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我觉得,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记者,你首先必得是一个情感丰富的人,时而有梁山好汉般的粗犷豪迈,时而有黛玉般的多愁善感……笔者想说的是,如果你在采访中感动了自己,并充分运用各种元素,把这份感动真实、生动、自然地浸润进新闻作品当中,那么受众也一定会接收并感知到。
【参考文献】
[1]张惠程.小事小人物 大爱大情怀——从"神仙爱情故事"看电视新闻的故事性表达[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9(11):110-112.
[2]任云霞.电视新闻人物专题片的创作对策分析[J].传播力研究,2019,3(04):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