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颈部血管超声检测粥样斑块在预防缺血性脑梗死方面的价值

2020-04-26刘晓璇

健康大视野 2020年7期
关键词:临床效果

刘晓璇

【摘 要】目的:探讨对缺血性脑梗死患者拟定颈部血管超声检测方案实施粥样斑块诊断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56例缺血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实验组;同时间段选择56例非缺血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参照组;对于两组患者于临床均拟定颈部血管超声检测方案完成疾病诊断,就组间颈动脉斑块检出率、颈内动脉颅外段内径左侧参数、颈内动脉颅外段内径右侧参数、颈总动脉内径左侧参数以及颈总动脉内径右侧参数展开对比。结果:实验组缺血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检出率(94.64%)高于参照组非缺血性脑梗死(44.64%)患者明显(P<0.05);实验组缺血性脑梗死患者颈内动脉颅外段内径左侧参数、颈内动脉颅外段内径右侧参数、颈总动脉内径左侧参数以及颈总动脉内径右侧参数均小于参照组非缺血性脑梗死患者明显(P<0.05)。结论:缺血性脑梗死患者于临床接受颈部血管超声诊断后,利于颈动脉斑块检出率的提升,就患者颈内动脉颅外段内径左侧参数、颈内动脉颅外段内径右侧参数、颈总动脉内径左侧参数以及颈总动脉内径右侧参数可以充分明确,最终促进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疾病预防效果提升以及早期诊治方案的拟定与应用。

【关键词】颈部血管超声检测;粥样斑块;缺血性脑梗死;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志码】C【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7-247-01

对脑梗死疾病诱因进行分析,同局部脑组织区域血液供应呈现出系列障碍表现出相关性,会导致患者呈现出缺氧性病变坏死以及脑组织缺血的现象,对此拟定方案展开缺血性脑梗死疾病诊断意义显著[1-2]。本次研究将针对缺血性脑梗死患者探究擬定颈部血管超声检测方案并应用可行性,以利于缺血性脑梗死疾病预防效果的提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56例缺血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实验组;同时间段选择56例非缺血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参照组;参照组(56例):男32例,女24例;年龄分布范围为52岁~77岁,平均年龄为(62.16±2.16)岁;实验组(56例):男33例,女23例;年龄分布范围为53岁~79岁,平均年龄为(63.65±2.79)岁;纳入标准:①患者均接受颈部血管超声检测;②知情同意书签署;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①患有严重内科疾病;②表现出相关脑血管疾病史;观察对比两组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性别、年龄,结果均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对于两组缺血性脑梗死以及非缺血性脑梗死患者于临床均拟定颈部血管超声检测方案完成疾病诊断,对患者平卧位采取辅助完成,将患者颈部进行充分暴露,针对患者的颈内动脉颅外段内径以及颈总动脉内径等情况,利用超声探头分别展开检查工作。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缺血性脑梗死患者以及非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颈内动脉颅外段内径左侧参数、颈内动脉颅外段内径右侧参数、颈总动脉内径左侧参数以及颈总动脉内径右侧参数。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展开两组颈部血管超声检测患者诊断结果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颈动脉斑块检出率)以n(%)表示,行X2检验,计量资料(颈内动脉颅外段内径左侧参数等)以x±s表示,行t检验,结果P<0.05证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颈动脉斑块检出率对比

实验组缺血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检出率(94.64%)高于参照组非缺血性脑梗死(44.64%)患者明显(P<0.05),见表1。

2.2 颈内动脉颅外段内径左侧参数等对比 实验组缺血性脑梗死患者颈内动脉颅外段内径左侧参数、颈内动脉颅外段内径右侧参数、颈总动脉内径左侧参数以及颈总动脉内径右侧参数均小于参照组非缺血性脑梗死患者明显(P<0.05),见表2。

3 讨论

针对脑梗死患者在实施颈动脉斑块诊断期间,颈部血管超声检测方案的拟定与应用,可以对患者颈部血管病变程度以及位置加以充分明确,对于患者血管内斑块形成情况以及中膜增厚情况可以清晰呈现,并且就斑块各参数能够详细了解,从而获得确切诊断效果[3-6]。

综上所述,缺血性脑梗死患者于临床接受颈部血管超声诊断后,利于颈动脉斑块检出率的提升,就患者颈内动脉颅外段内径左侧参数、颈内动脉颅外段内径右侧参数、颈总动脉内径左侧参数以及颈总动脉内径右侧参数可以充分明确,最终促进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疾病预防效果提升以及早期诊治方案的拟定与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华琼.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粥样斑块对预防缺血性脑梗死的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7):229+236.

[2]张亮.颈部血管粥样斑块超声诊断早期预防缺血性脑梗死的作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12):111-112.

[3]刘艳丽,林弋轩.缺血性脑梗死患者颈部血管粥样斑块分析性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7,25(S1):115-116.

[4]白雪萍,张亚民,杨晓娟.高频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对缺血性脑卒中诊疗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7,17(06):824-825.

[5]张小娟.早期预防缺血性脑梗死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粥样斑块的价值探讨[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03):111-112.

[6]杨庆华,沈文,贾贤达,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超声检测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6,22(15):1755-1757.

猜你喜欢

临床效果
紧急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致宫颈扩张临床分析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中风后眩晕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临床效果初步评定
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病38例临床观察
早期应用大剂量美托洛尔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