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护理路径对鼻中隔偏曲矫正患者术后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

2020-04-26商运娟

健康大视野 2020年7期
关键词:术后疼痛临床护理路径生活质量

商运娟

【摘 要】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CPN)对鼻中隔偏曲矫正患者术后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60例鼻中隔偏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均30例。对照组采取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实施CPN护理。观察两组术后疼痛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术后12、24、72h时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等维度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PN的实施有助于缓解鼻中隔偏曲矫正患者术后疼痛,提升其生活质量,缩短治疗时间,对促进疾病康复作用显著。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术后疼痛;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7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7-132-01

鼻中隔偏曲为临床上耳鼻喉科较为常见病症,临床上多伴有头晕、鼻出血、鼻塞等症状,并可导致鼻腔、鼻窦功能异常,威胁患者身心健康。目前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为该类患者常见的治疗手段,利于快速消除病症不适症状,加快疾病恢复。临床研究发现,在积极治疗干预的同时辅以必要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利于患者获得更佳的身心照顾。鉴于此,本研究将观察CPN对鼻中隔偏曲矫正患者术后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60例鼻中隔偏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经鼻窦CT扫描、鼻内窥镜检测确诊,并择期拟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患者、家属对本研究均知情并同意参与,排除伴有精神、认知功能障碍者、严重心、肾、肝器官功能异常者,运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中女16例,男14例;年龄23~64岁,平均(44.6±4.3)岁。对照组中女18例,男12例;年龄25~67岁,平均(45.1±4.6)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临床常规护理,带领患者熟悉院内、病房环境,介绍主治医护人员相关信息,给予常规疾病护理。观察组则实施CPN护理,具体步骤如下:(1)组建由主管护师、护士长等构成的CPN小组,主要负责CPN相关知识培训、护理指导与效果评价考核,并明确各责任护理人员工作职责;(2)患者入院后由主管医师与护士对其进行综合评估,并实施详细的入院指导,CPN组内成员则对患者临床基本资料进行分析,查阅参考相关文献与该术式常规护理,制定出临床护理路径表,发放于责任护理人员并及时落实,CPN实施期间护士长做好查房监督工作,评估护理目标完成情况,并完善CPN相关护理措施,以达到最佳的预期护理目标;(3)住院第1天:向患者介绍主治医护人员、病房环境、普及CPN告知书内容,同时协助其完成术前各项常规检查,并行入院综合护理评估。住院第2天至术前1天:密切监测其生命体征变化,协助患者清洁口腔、鼻腔,并告知术前相关注意事项,对存在紧张、忧虑者则针对性采取心理疏导措施,强化家庭、社会的关怀与鼓励,以缓解其负性情绪,增强治疗信心,指导患者术中、术后咳嗽技巧,以减轻术后不适;(4)术后第1天: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并向患者普及用膨胀止血海绵填塞的必要性与其引发的不良反应与应对措施,以缓解患者过度紧张,同时指导患正确饮食与咳嗽方法,减轻术后疼痛;(5)术后第2~3天:监测患者病情变化,给予其针对性饮食指导,以促进膳食均衡,提升机体免疫力,嘱咐患者卧床休养、切勿用力碰鼻与激烈运动,避免鼻腔出血;(6)术后第4~7天:向患者讲述、演示正确的鼻腔护理方法,包括:滴鼻剂使用、鼻腔冲洗方法等,以提升其自护意识与能力;(7)出院指导:指导患者科学的饮食与自护方法,并告知若有不适及时到院复查,定期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以为其提供技术指导与心理支持。

1.3 统计学处理

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兩组患者术后疼痛比较

术后12h、24h、72h时观察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观察组干预后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等维度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住院天数与费用比较 观察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鼻中隔偏曲是由于鼻中隔软骨发育异常、异物压迫或外伤等所致,通常由于鼻腔狭窄,可导致鼻窦炎、呼吸困难与睡眠障碍,更为严重者则可引发鼻部流血、冠心病、心绞痛等,对患者健康与生命安全危害较大。目前鼻中隔偏曲术为临床上治疗该病的有效手段,但由于手术对患者身心具有一定的损伤,加之手术部位特殊,这对患者术后伤口愈合与恢复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近年来,临床实践发现,对该类患者实施必要的围手术期精心护理是保障治疗成功的重要手段,在患者术后康复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

鼻中隔偏曲术为耳鼻喉科常见术式,其治疗与护理均有规可循,极为符合CPN实施要求。CPN为标准化医疗服务和整体临床护理工作的进一步深化,有效依据临床护理路径表对该类患者实施入院评估、疾病健康指导、出院干预等连续性、系统化全程護理服务,更加规范了临床上诊疗行为,促进医护人员间的协调配合能力与临床护理质量提升。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12h、24h、72h时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且干预后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优于对照组,表明CPN可有效提升对患者疼痛效果的控制力度,并积极关注患者病情恢复、心理与社会需求,进而促进其生活质量的改善,加速疾病康复。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表明通过CPN标准化治疗及护理流程有效节约医疗成本,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轻患者家庭经济负担。

综上所述,CPN的实施有助于缓解鼻中隔偏曲矫正患者术后疼痛,提升其生活质量,缩短治疗时间,对促进疾病康复作用显著。

参考文献

[1]师艳红.护理干预对减轻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疗效观察.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2, 18(4):126-127.

[2]潘璟. 综合护理干预对耳鼻喉手术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观察. 基层医学论坛, 2014(24):3213-3214.

[3]张庆玲, 李会琴.心理护理在减轻耳鼻喉部手术术后疼痛程度的应用体会.护士进修杂志, 2013, 28(6):537-538.

猜你喜欢

术后疼痛临床护理路径生活质量
中医护理技术对肛肠病术后疼痛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普外科患者术后满意度及术后疼痛的影响
膳食纤维制剂对老年便秘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