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决算衔接策略浅谈

2020-04-26梁军

中国民商 2020年3期
关键词:预决算衔接行政事业单位

梁军

摘 要:通常情况下,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决算必然是要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和公共财政的基本要求等,按照严格的步骤将财政的支出和收入的具体情况,按照报表的形式在政府财政部门审核之后反映上报的。行政事业部门预决算一般也是由政府的財政部门,根据财务会计决算和汇总出相应的收支情况。本文便对预决算衔接问题的原因与对策作出了一系列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预决算;衔接;问题;策略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管理体制的完善,政府财政管理的效率也随之提高,这样便促进我国政府机关和国企事业单位的财政预决算工作,可以运用更为科学的管理模式。但是,在实际的预决算工作进行过程中,由于政府财政部门的预算统计情况和和实际的决算数额总是存在着一些差异,或者由于决策管理的方式和模式不适合,导致行政事业单位部门容易产生预决算衔接差异等问题。所以,为了促进我国财政预决算工作的科学顺利的完成和提高管理的效率,必然要求相关部门在做工作时,要按照相关的法律规定和工作流程等基本要求进行管理,以下便针对此提出了相对应的预决算衔接策略。

一、对预决算衔接差异问题出现的原因分析及相关研究

(一)部门预决算不准确

为了部门预决算工作的顺利完成,行政事业部门必然要从多方面进行分析并结合各种因素进行编制,但是在实际的部门财政预决算工作中经常存在着一些漏洞问题未能考虑,没有办法考虑到所有的影响因素使得单位财政预决餐工作出现连接差异问题。比如,在一些行政事业单位中由于对于财政的管理掌控力度不足和年初预不够全面等问题,都会导致行政事业部门很难在较为混乱的预算结构中顺利的完成财政预决算工作,除此之外,在一些具体的预算编制中也会因为编制的内容不够科学合理而导致最终的预算结果出现偏差。在决算的方向进行分析时,虽然通过对比得出年度决算编制和年初预算结果之间存在着差距问题,并且数据也并不完整缺乏其他角色形式的结算记录,就会导致决算编制不同于当初预算的收支情况。除此之外,如果编制内容中仅凭年度消费凭证和财务流量数据两个方面,就很难得出具有科学预见性的预算结果。

(二)预算收支与事实情况存在差异

虽然行政事业部门会根据相应的要求和规定,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财政预决算工作,但是总会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导致预决算结果与现实中的情况有所出入,即使每个项目都有着明确标准的支出计划,也无法确保预算结果的科学预见性。比如,现实生活中,不同地区间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规定物价的差异等情况,以及物价的周期性价格波动变化都会影响到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支出情况,导致实际支出结果与预算中的支出情况有所变化。所以,这种情况便会形成预算资金缺口导致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管理混乱,毕竟如果按照预定的支出额度的话,必然会出现实际的支出情况要超过预算中的支出水平出现资金缺口,为了解决现实中的支出问题,行政事业部门也必然需要用其他项目的资金来补贴这些资金预算的缺口,这样不仅影响到部门财政预决算结果的科学预见情况还给财政的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压力难题。同时,收入方面也会存在着预算与实际情况有差别的问题,根据我国的行政事业部门财政管理情况来分析仍存在着收入弥补支出的管理方式,这样不仅脱离了我国在当今时代对于财政部门的收支分离管理方式的要求,还会导致一些单位出现超收情况影响到预算的科学性和实际的收支平衡。

(三)对预决算工作的理解和重视程度不足

一些行政事业单位部门由于对预决算工作的理解和重视程度不足,仅仅以为只需要按照政府指出的一些指导意见按部就班的完成编制就可以了,而没有认识到预决算工作的进行需要考虑到项目的实际性和可操作性等,最终便会导致部门的财政预决算成果缺乏科学预见性,并且很可能不符于实际的部门收支情况。除此之外,有些部门也因为不够认真负责不够重视的态度而导致最终的编制内容不完善,并且编制的财政结算结构也不够完整全面,这样的预算工作最终必不能满足实际行政事业部门的资金支出额度,使得最终的预算情况与实际的支出情况有差别且降低预算管理的效率。还有部分单位因为在进行预算工作时脱离了实际上的考虑而没有参考上一年度的情况和数据,导致预算编制的内容也会脱离实际的情况出现差异问题。在当今行政事业单位部门的预算编制工作中,如果一些部门重形式与数据归纳而轻细节与实践,就很可能会导致通过审核的预算编制并不能满足实际部门财政的支出,并且预算细节的讨论和对于影响因素的分析等方面如果没有考虑到,也会导致最终预算结果脱离实际而缺乏科学预见性,这些不重视和不理解行政事业部门财政预决算工作的编制的行为,都会使得最终的预算结果只会流于表面,而不能做好实际中的财政收支管理。

(四)管理机制不够健全,完善

在实际的行政事业部门财政管理工作中,管理机制不够健全的问题会让有些部门的监督和管理流于形式而无实际效果,并且监管无法到位的问题可能会缩小预算的讨论范围和减少预算的科学性。除此之外,有些行政事业单位并没有设立独立的监管部门来加强预决算的管理,这便很有可能出现预决算衔接问题增强管理方面的压力。而且管理机制中如果没有具备赏罚分明的奖惩机制,就很难对一些积极工作的有建树的工作人员进行奖励和激励,而对于一些消极怠工且无法认真完成工作的工作人员加以惩处减少部门损失,而且相应的监管预算人员的考核制度也很难随之开展。

二、解决部门财政预决算衔接问题的方案策略

(一)制定出规范的编制标准和增强预算的编制基础

在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部门的财政预决算工作,必须按照政府所规定的一系列文件和相关单位的基本要求进行编制,所以政府必须要制定出规范的编制标准和增强预算的编制基础,实现预决算编制工作的顺利高效完成。并且在实际的预决算管理中,行政事业部门必然要对政府提出的相关数据进行参考而非完全遵照,更重要的应是根据实际的单位财政情况和相应的标来进行预算编制,确保预算编制结果的科学预见性。减少预算编制的内容和实际的财政支出情况之间的差距和提高编制的可行性。建立健全预算参考体系可以提高今年预算结果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所以单位部门可以按照上一年度的预决算情况和实际运行的数据等来完善今年的决算参考体系。除此之外,行政事业单位一定要改变传统的用收入补贴支出的财政管理方式,实行国家规定的收支分离的管理模式,这样才能确保行政事业单位的收入可以得到专门的管理,支出是按照严格的标准规定进行的,才能帮助行政事业部门合理的安排预决算工作解决工作中的衔接问题。

(二)规范预算定额的标准,使其符合实际情况

行政事业部门需要规范预算定额的标准,并考虑现实中的多方面因素使其符合实际情况,比如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是直接关系到财政部门的收支情况的,而行政事业单位在财政管理工作中的实际需求,也细化到不同职能的各部门和资金不同的用途等情况。所以,在行政事业部门进行预算编制工作时,便要考虑到不同部门的职能情况和不同项目间的资金额度需求等多种问题,通过对部门智能和项目的特殊性的了解来避免不公正现象的出现。所以,行政事业部门只有能够结合实际工作特点,才能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并减少衔接问题。

(三)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和激励考核机制

针对以上提出的问题,政府必然要建立健全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机制和激励考核机制,量化行政事业单位的预决算标准和提高部门人员对于预决算工作的重视程度,将预算准确性规划到激励考核机制的一个考核任务点,来提升行政事业部门人员积极性和重视心理。在实际的行政事业单位日常工作过程中,通常是对数据和依照政府所提供的标准等作为参照,根据相关单位的基本要求来进行预算编制工作,没有考虑到实际的财政收支情况和可操作性的内容,导致预算结果与实际情况有所偏差,这些都是由于管理机制不够完善不够健全,所以行政事业单位内必然要建立健全管理机制,使用政府制定的管理模式进行预决算工作。而且还要设立相应的考核监督机制,依据相应的奖惩激励措施来强化工作人员的职能监督。

三、结语

综上所述,行政事业单位部门管理工作中,必须要做好财政的预决算编制,才能实现现实中的项目资金的良好的收支管理。为了解决预决算的衔接差异问题,行政事业部门需要建立健全管理和奖惩考核等机制,并明确相应的规范标准。

参考文献:

[1]刘琼.行政单位与事业单位预决算研究及差异分析[J].当代经济,2018(24):160-161.

[2]周琼.如何做好行政单位财政预决算管理[J].财会学习,2018(11):53-54.

[3]杨琴.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决算差异与衔接探析[J].企业导报,2018(9):92-92.

猜你喜欢

预决算衔接行政事业单位
刍议建筑工程全过程预决算管理策略
试析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
论刑事技术与刑事侦查的衔接与配合
高一英语教学不可忽视的环节
财务管理视域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途径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物资采购管理的难点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思考
高职数学与高中数学衔接问题的对策分析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浅谈工程预决算高估冒算的原因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