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媒体时代党报记者站“以稿立站”的创新

2020-04-26卞军凯

新闻世界 2020年4期
关键词:记者站全媒体创新

卞军凯

【摘    要】“以稿立站”是省级党报地方记者站业务建设的指南,但在全媒体时代这一理念遇到挑战。福建日报对“以稿立站”展开创新探索,引导地方记者站挖掘优势、增加人手、提升技能、拓展平台、加强策划,创作出一系列叫好又叫座的全媒体作品,为党报记者站在全媒体时代更好地做到“以稿立站”探索了新路径。

【关键词】全媒体;记者站;以稿立站;创新

“以稿立站”,又称好稿立站、报道立站、好作品立站,是省级党报地方记者站对自身使命和工作方向的概括,即地方记者站要围绕新闻宣传主业主责,用稿件履行职责,完成使命。福建日报长期将“以稿立站”作为记者站业务指南,河南日报积极树立“好稿带动”“好稿立站”鲜明导向,贵州日报等也确立了“好作品立站”等类似理念。

由于省级党报地方记者站成立时间较早,传统意义上的“以稿立站”,仅要求记者站围绕地方采写文字、图片类稿件,主要通过独家新闻、深度报道确立优势。全媒体时代,新媒体平台层出不穷,即时传播成为主流,地方记者站很难再挖出独家新闻,也无法保持深度报道的优势,而且由于人员较少、技能单一等先天不足,一时无法适应文字、图片、短视频、抖音作品等融合传播的要求,给传统“以稿立站”理念带来了冲击。

一、传统“以稿立站”理念面临的挑战

全媒体时代,微博、微信公众号、新闻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不断涌现,公众号文章、H5页面、短视频等全新稿件类型涌现。此外,各类自媒体大行其道,“人人都是通讯社,个个都有麦克风”,传播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所以,诞生于纸媒时期的传统“以稿立站”理念面临以下几个挑战。

(一)以贴近性为依托,发布地方独家新闻的优势不复存在

省级党报设立记者站的一个初衷,就是将地方改革发展中的亮点率先向全省乃至全国发布。与此同时,地方党委政府也希望借助省级党报平台向外界传播改革上的突破和发展成就。所以,记者站在发布独家新闻方面一直颇有建树。

进入全媒体时代,面对突发事件、重大改革等关键时刻,记者站通过党报纸媒发布独家新闻的可能性已经微乎其微。首先,随着微博、微信公众号、新闻客户端等移动化传播平台的广泛应用,突发事件开始被即时发布、滚动发布,党报纸媒次日见报的滞后性缺陷,无法弥补。其次,全媒体时代的来临,带动信息发布者即地方党委政府的传播理念更新,在发布重大改革举措等新闻信息时注重多平台应用、全媒体传播,甚至直播新闻发布会成为流行趋势,导致记者站无法再独享信息,发布独家新闻的机会因此丧失。

(二)以站位高为特点,推出深度报道的优势日渐消退

“站在田埂上,眼望天安门”,是地方记者站的一项业务追求,要求驻站记者在写稿时既要勤走基层、到一线发掘最鲜活的素材,又要有高于地方媒体的眼光、统揽一省全局的高度。“吃透两头”的深度报道曾经是记者站的核心优势。新形势下,这种优势日渐消退。

其原因包括:近年来,中央媒体持续加大下沉力度,经常性推出聚焦地市级甚至县区级改革发展成就的深度报道,而其天然自带的高站位、大格局、全国影响力等优势,让省级党报地方记者站的同类型报道逊色不少。另外,当前自媒体发展如火如荼,有些专家型人才、专业机构创办的行业自媒体,可以从全行业、全产业链、全球产业布局等宏观视角考察地方产业发展问题,而且不受版面、时段限制,观察更深刻,表达更直白,让记者站的深度报道很难再体现自身优势。

(三)因人员少、技能单一、缺少平台等不足,形成明显短板

首先,记者站由于人员有限,根据工作安排,主要是向党报纸媒供稿,稿件类型单一。而本地媒体则是团队化作战,遇到地方“两会”、大项目开工等重要时刻,分工协作,链条式生产文字、图片、短视频、H5页面等多类型产品,实现全媒体传播。其次,驻站记者从招聘人员要求、平时工作布置、考核机制倾斜等方面,注重选拔、培养的是文字能力突出的人才,他们的摄影摄像、视频剪辑、新媒体产品制作等技能欠缺。同时,记者站因人手较少、技能欠缺,难以依托微博、微信公众平台、新闻客户端等开设新媒体平台,缺少自主发稿渠道。

二、创新“以稿立站”需把握的优势

进入全媒体时代,各省级党报积极顺应传播环境变革,从整体上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笔者认为,作为党报分支机构的地方记者站,为了履行好工作职责,担当好为地方发展“鼓与呼”的责任,首先需要打破传统“以稿立站”理念的束缚,展开创新和转型探索。在创新过程中,要把握以下几个优势。

(一)从趋势来看,“内容为王”仍是党报的核心竞争力,决定了“以稿立站”仍具有生命力

从传播主体来看,对党报而言,无论什么时候,传播党的方针政策都是主体责任、核心任务,必須长期提供优质内容。从传播内容来看,尽管受众已经将新媒体作为接受信息的主要方式之一,但其主流内容、权威内容都来自于传统媒体,尤其是党报。这意味着,“以稿立站”对于记者站依然具有指导意义。

(二)整体而言,党报对媒体融合的统筹推进,为“以稿立站”提供了顶层设计

党报在研究媒体融合思路时,普遍将记者站在全媒体时代的传播力提升作为一大课题,在充分吸收、借鉴先进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政策支持、项目激励、考核倾斜等方式,在全省范围作出“以稿立站”创新的整体规划,避免了记者站走弯路。具体工作中,党报成立的融媒体中心、中央厨房等机构,推出的新闻客户端、头条号、抖音号等平台,为记者站提供了“大本营”式支持,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驻站记者在图片制作、视频剪辑、构图排版、H5页面制作等方面的技能短板。

(三)由于党报记者站服务当地的特点,创新“以稿立站”能争取到地方党委政府的支持

顺应媒体融合趋势而进行的“以稿立站”创新,意味着记者站的稿件将向着“做优存量,做大增量”方向转型,这对地方党委政府的宣传需求是一大利好,所以普遍能够得到地方的支持。同时,近年来国家层面出台了支持媒体融合发展的一系列政策,为地方经济发展带来了财力提升,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过程中集聚了人才、整合了力量,让地方党委政府可以为记者站提供切实的政策、财力、人力等保障。

猜你喜欢

记者站全媒体创新
浅析电视民生新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全媒体环境下主持人竞争力的提升
打造微公益品牌的“全媒体路径”
禁止记者站私自开展批评报道
《中国教育报》江西记者站连年被评为全国先进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