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0-04-25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考核成绩护理学教学效果

柴 哲

(内蒙古通辽市职业学院护理系,内蒙古 通辽 028000)

基础护理学属于临床护理专业中的重要和主干课程,同时也属于护理专业中的重点课程,是连接临床护理和基础理论课的重要桥梁,基础护理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将对护生的课程学习效果及今后临床工作能力产生直接影响。

1 资料及方法

1.1 常规资料

抽取我校自2017年1月~2019年1月在校学习的护理系学生40名,以数字法随机分组。观察组:20名,男女性别比为1/19,年龄区间处于17~22岁,均值(19.2±0.2)岁。对照组:20名,男女性别比为2/18,年龄区间处于16~22岁,均值(19.3±0.2)岁。两组线性资料比较,P均>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法,即严格依据教学大纲及基础护理学的内容及要求开展教学活动,主要以教师的知识点主导讲解为主,并通过布置作业及考核等方式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观察组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法,措施如下:(1)创设教学情境:首先根据基础护理学的教学内容及要求,建立具有仿真性的模拟教学情景,例如可通过模拟建立病房并组织学生完成教学工作;(2)学生分组:结合学生学习情况及性格特点等将其分为若干小组,每组6~8人,并在小组内选择一名具有较高组织能力的学生来作为小组长;(3)发布任务:在课前结合教学目标进行教学任务的设计,并以此为核心内容将其布置给所有学生,之后引导学生进行临床实际操作影像资料的观看并指导其分析完成任务的具体价值,来帮助提高其学习理念并改善其参与感以及对完成任务的满足感与认可度;(4)自主合作学习:由各组的小组长对本组学生的学习任务进行组织,学生在进行操作期间需要共同协商并掌握关键性的操作原则,同时共同完成任务。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充分交流及讨论,同时共同协商更加实用、合理和先进的操作方法。通过小组成员间观点碰撞来加深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对于问题的理解,同时实现学生之间的相互补充及修正,培养其良好的发散性思维;(5)解决问题:由各小组对于本组具体完成任务的情况以及探索结果等进行汇报,同时引导学生在各组之间的交流期间取长补短,并对方法进行比较和思考,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等能力。教师在进行补充说明的过程中,针对具有创新性的小组或学生给予表扬及肯定。最后由教师现场示教,使学生能够在试教期间探寻自身问题并不断对问题的解决方案进行优化;(6)巩固练习:分组开展技能练习,可于每周末或晚间由各组小组长来组织学生进行课余时间的学习与培训,来巩固学习成果。

1.3 评估标准

(1)对比两组教学效果,包括两组学生的实践能力考核成绩与基础知识考核成绩,均采取答题测试的方式进行统一考核,满分均为100分。(2)对两组学生关于教学效果满意度进行调查,主要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与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的相关数据均以软件SPSS 17.0进行统计和分析,其中均数标准差通过(±s)描述,行t检验和x2检验,P<0.05代表差异之间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教学效果对比

观察组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基础知识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教学效果对比(±s,分)

表1 两组教学效果对比(±s,分)

分组 n 实践能力 基础知识观察组 20 89.62±2.73 92.33±2.43对照组 20 73.42±3.06 83.16±2.05 t值 5.916 7.162 P值 0.001 0.000

2.2 两组学生的教学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学生的教学满意度为100.00%,对照组为90.00%(P<0.05)。

3 讨 论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新型的教学模式,是指由教师根据教学要求提出具体的问题并向学生讲解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式,在此基础上为学生布置任务,学生在进行任务完成期间能够充分发挥独立自主的能力,通过自我学习与小组协作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能够提升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良好互动效果,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综上所述,通过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法,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并提高学生的教学满意度。

猜你喜欢

考核成绩护理学教学效果
骨科临床教学中实施PBL教学法联合情景体验对教学质量、考核成绩、教学满意度的影响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整合教学模式在内分泌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对综合考核成绩的价值
《护理学杂志》稿约
基于OSCE的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践技能结业考核成绩分析
《老年护理学基础》
——老年护理学的日常生活护理要点研究
协作式见习带教模式在护理本科生中的应用效果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探讨
仲景护理学思想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