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险管理在住院患者跌倒/坠床预防中的应用效果

2020-04-25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病区风险管理科室

刘 璐

(溧水区人民医院,江苏 南京 211200)

临床常见跌倒/坠床患者,应做好预防,及时发现,若患者躁动不安、意识不清或者癫痫发作,依从性及配合度较差,均可能导致患者坠床。因此,在住院患者跌倒/坠床预防中应开展风险管理,目的是增强患者安全意识及保证患者生命安全。本文综合分析了50例住院患者跌倒/坠床预防中开展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从我院选择50例住院病例,时间2018年4月~2019年3月,男女比例30:20,年龄分布是28岁~85岁,中位年龄是54.5岁,包括内科、外科及产科的住院患者,分别是40例、8例、2例,均知情同意。

1.2 方法

在患者跌倒/坠床预防中开展风险管理:一、合理评估及识别患者坠床/跌倒风险,包括风险潜在影响、风险级别、风险应急预案等,入院时评分大于等于1分即为有跌倒坠床的风险,4分为高危患者。所有新入院患者三天内需要进行复评分一次,三天后每周进行复评一次,所有有跌倒/坠床风险的患者均需有护理措施记录,根据评分不同采取不同的安全指导,并在床头悬挂防跌/倒坠床标识。在患者转科、手术、病情变化时需再次进行评分。二、将风险管理纳入疾病护理常规,护士在接收患者时明确知晓哪类疾病存在潜在的跌倒/坠床高风险,给予预防性护理措施。三、我院成立预防跌倒/坠床专科护理小组1.由内科片区护士长担任组长。小组核心成员为易发生跌倒/坠床高风险科室的护士长,每个病区有一名联络员。2.每季度小组活动,活动内容包括:①业务讲座②案例分析,每季度由跌倒/坠床发生最多的科室准备案例,从案例分析寻找原因、找对策③沙龙,畅谈自己科室是如何做好预防跌倒的,分享交流经验。3.小组核心成员每月参与各病区针对如何做好预防跌倒/坠床的专题公休座谈会。4.小组成员对所有病区每季度进行一次质控检查,内容包括制度、应急预案的完善,风险评估、高风险处置是否落实及健康教育的知晓程度。对质控分低于平均分的科室发不合格整改单,要求其进行持续改进。

1.3 统计学计算

本文临床分析计量资料、计数资料,行t检验、x2检验,使用SPSS 19.0软件,利用(±s)、率的形式表示,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

2 结 果

管理后跌倒/坠床发生率显著下降,护理质量评分显著升高,对比管理前,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管理前后跌倒/坠床发生率、护理质量评分对比

3 讨 论

分析得出,风险管理在临床上常用,可将护理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有系统、有组织的减少,可有效减少护理风险带来的损失,对于医院护士来说,相应分析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1],可有效预防住院患者发生坠床/跌倒,根据护理工作风险具体防范措施,可有效提高患者整体治疗效果、保证患者生命安全。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具体内容包括风险评估、风险管理纳入护理常规、成立预防跌倒/坠床专科护理小组等,可行性较高[2]。

本组实验结果:管理后跌倒/坠床发生率显著下降,护理质量评分显著升高。

综合以上数据及结论,在住院患者跌倒/坠床预防中开展风险管理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荐。

猜你喜欢

病区风险管理科室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PDCA循环法在基层新冠肺炎定点医院隔离病区职业防护中的应用研究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基于循证的层级管理模式在手外科病区质量改进中的应用研究
爱紧张的猫大夫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闭环管理在儿科病区医院感染防控中作用研究
视歧——一位住错科室的患者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